政治教案-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馬克思主義關于政黨產生、特征、性質等基本知識。理解現代國家與政黨的關系;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領導地位的確立;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領導方式;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堅持與改善黨的領導,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和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思想的必要性等。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社會走訪、調查或探究性學習等形式,逐步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全面分析問題的方法,在分析社會政黨現象及政黨與國家之間關系基礎上,探究現實社會政黨制度,培養(yǎng)學生的鑒別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⑴.明確作為當代中國青年學生應具備的政黨觀念和信賴中國共產黨的情感,確立維護中國共產黨在我國國家領導地位的信念,引導學生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真理;
⑵.幫助學生提高執(zhí)行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堅定性,并立志在黨的領導下,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教學設計示例
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的領導核心
設問:①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什么?②新中國的建立表明了什么?
(設問這兩個題目,目的一是復習上節(jié)課知識,二是建立在對上節(jié)知識的基礎上,是對本節(jié)知識深入認識和理解)
新課導入 :
有人曾提出,搞革命、砸爛舊世界,建立新中國要由共產黨領導,這是正確的,而且實踐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但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一宏大而艱巨的任務中國共產黨是否能領導?并能否在我國實現現代化?本課內容就是要進一步證明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也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
三、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板書)
怎理解這個核心問題?毛澤東同志曾給予精辟地說明: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的一個領導核心,社會主義事業(yè)就不能勝利。
問題一:
①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為什么要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由什么決定的?
②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從哪幾方面體現其核心地位和作用的?
③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是如何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的?
(教師指導同學們看書,并結合實際做出歸納說明。)
1、社會主義事業(yè)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板書)
對這個問題我們應從三個角度來認識:一是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的執(zhí)政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必然性;二是從中國共產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來認識;三是從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成功。
⑴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黨的性質決定的(板書)
我國憲法規(guī)定: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中國共產黨章程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鋒隊,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思想為指導思想,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工人階級在國家中的領導作用是通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來實現的,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是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所以,離開了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就會改變,我們所進行的現代化也就談不上社會主義性質的現代化。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共產黨領導現代化建設具有必然性。
⑵堅持共產黨領導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板書)
主要從三方面理解其重要性:
第一、只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板書)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認識:國家性質與執(zhí)政黨的性質是一致的,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與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統(tǒng)一的,這種統(tǒng)一性體現在,鞏固人民的政權,維護人民的利益,必然通過其政黨的領導體現出來。中國共產黨集中了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張和政策,通過國家法定程序,形成國家的法律以實現其領導。
現階段,我國的中心任務就是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的現代化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所以我們進行現代化建設不能背離社會主義方向,不能改變社會主義性質。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來解決現代化建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比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系統(tǒng)地提出了關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定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還制定了一系列經濟、政治、科學、教育、文化、軍事、外交等方針政策,使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健康發(fā)展。
(可指導學生列舉有關實例說明這點,還可觀看“十三屆四中全會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十四大的歷史貢獻、十五大報告——江澤民發(fā)言等視頻資料)
第二、只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chuàng)造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板書)
(主要明確兩點:①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必須要有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的動亂、一盤散沙決不可能順利進行建設。②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會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取消黨的領導,必然會導致社會的混亂。)
創(chuàng)造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具備的社會環(huán)境。而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在為維護政權的工人階級性質、在對國家政權實施領導時,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一方面對廣大人民實行廣泛的民主,使人民真正享有當家作主的權利,并在制度、法律、物質上給予保證;另一方面對極少數敵視破壞社會主義的敵人進行有效的專政,以保證人民民主權利的實行。其結果,政權得以鞏固,社會得到安定和實現人民的團結。這就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可靠的政治保證。正是由于我國政局穩(wěn)定,港澳得以順利回歸,吸引了許多海外和外國投資,至1997年6月底,全國外商投資企業(yè)約23萬家,已開業(yè)投資企業(yè)14.5萬家,使我國經濟發(fā)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勢。
相反,如果脫離黨的領導,我國的社會將會出現動亂,“文革”實例就說明這點。
(視頻)“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踢開黨委鬧革命”的十年,是“打、砸、搶、抄、斗”一片混亂的十年。當時中國的社會是“工廠停工、學校停課、農田荒蕪”的狀況,致使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脫離黨的領導,否定黨的領導,給社會經濟發(fā)展造成極大的破壞,也給人民帶來災難。從這些失誤中我們認識到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會具備進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第三、只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才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板書)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全國人民宏偉而艱巨的事業(yè),只有依靠和充分發(fā)揮全國人民的智慧和積極性、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因素共同參與才能實現。那么,誰來調動?
中國共產黨代表全體人民共同利益,同廣大人民群眾密切聯系,能夠團體全體人民步調一致地奮斗。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充滿生機與活力。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制定了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我國的具體國情,才能調動和組織全國人民,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克服前進中的種種困難,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努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
(可指導學生列舉有關實例說明這點,還可聯接視頻“鄧小平與上海浦東開發(fā)”文本“中國共產黨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充滿生機與活力”等資料)
(3)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板書)
(閱讀課本P76楷體及影像資料“‘八五’光輝成就”、“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圖片:中國躍身世界制造業(yè)大國行業(yè)、中國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躍居世界第六、中國公路建設駛入快車道、中國成為投資熱土、我國固定資產投資持續(xù)高速增長。)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旗幟,不斷在改革開放中探索,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經過不懈的努力,取得矚目的光輝成就。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認為,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來說,中國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榜樣”。
當然,我們黨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也曾出現過失誤,但還應看主流。而且我們黨能勇于承認錯誤,大膽地糾正錯誤。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后,果斷地提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帶領12億人民集中精力搞現代化建設,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正是如此,才更加體現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有這樣的能力、膽識;在中國,沒有哪個政黨、政治團體和階級能有如此的力量。
小結一: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也只能由共產黨領導,這是我國的國家性質、黨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是被實踐證明了的。
問題二:
中國共產黨以什么方式實現其領導?
2、中國共產黨對國國家的領導方式(板書)
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和社會生活的領導方式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板書)
問題三:
什么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三者的關系是怎樣的?
(可聯接視頻“十四大的貢獻——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四屆三中全會、十五大報告具體內容、十五大報告理論貢獻、加強黨的建設的決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具體領會)
⑴政治領導(板書)
從根本上說,政治領導就是政治方向和重大決策的領導。通過黨制定出的路線、方針、政策,規(guī)定奮斗目標,并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給人民群眾指出前進方向。比如,黨的十五大通過了江澤民同志的報告《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跨世紀的發(fā)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我們黨面向新世紀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⑵思想領導(板書)
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提高思想覺悟水平,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比如,黨中央號召全體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要帶頭認真學習馬列主義理論、毛澤思想,特別是深刻學習和掌握鄧小平理論的精髓,以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和領導能力。
⑶組織領導(板書)
從組織上保證黨的綱領、路線 的實施,選拔、考核干部,向國家政權機關推薦德才兼?zhèn)涞母刹浚WC黨和國家的領導權牢牢掌握在馬克思主義者手中。比如,黨的十五大就特別提出:選拔干部,必須全面貫徹德才兼?zhèn)湓瓌t,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方針,建設一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這是我們的事業(yè)不斷取得成功的關鍵,
三者的關系(可由學生歸納):
政治領導是根本,思想領導是靈魂,組織領導是保證。三者不可偏廢。
導語 :要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切實改善黨的領導,努力提高執(zhí)政黨水平和領導水平,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才能更好地在現代化建設中發(fā)揮領導核心的作用。
3、改善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板書)
問題四:
①現階段我們?yōu)槭裁匆獜娀纳泣h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
②我們黨是如何加強黨的建設的?
(學生看書第78頁楷體字,并思考以上問題,教師講授)
江澤民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把我們的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關鍵在于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進一步把黨建設好。”這說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面向21世紀我們事業(yè)的關鍵。
那么應該怎樣去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一,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要地位(板書)
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根本的是堅定不移地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充分發(fā)揮黨的思想政治優(yōu)勢,保持全黨思想上、政治上高度統(tǒng)一,增強執(zhí)行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
第二,加強組織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板書)
因為實現黨的任務,必須靠組織的力量。黨的思想統(tǒng)一,要靠組織的物質力量來鞏固。截至2002年6月,全國黨員總數已達6635.5萬名,350多萬基層黨組織,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組成統(tǒng)一整體,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奮斗,這就是巨大的組織優(yōu)勢。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一是維護黨中央的權威,以保證全黨在重大問題上的統(tǒng)一行動;二是使黨組織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戰(zhàn)斗堡壘;三是形成德才兼?zhèn)涞念I導層。只有這樣才能把黨建設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第三,堅持持久地進行黨的作風建設(板書)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尤其重要
(可聯接視頻“孔繁森、權錢交易、貪欲、潘海清”圖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原副主席劉知炳受審、遠華走私案涉案官員白相圖等)。
問題五:
①黨的三大作風是什么?
②加強黨風建設最根本的是什么?
③加強黨風建設為什么要把反腐敗斗爭擺在突出位置,而且要深入持久地進行下去?
(教師指導學生讀書、討論、分析)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反對腐敗是關系黨和國家生存死亡的嚴重政治斗爭。我們黨是任何敵人都壓不倒、摧不垮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絕不能自己毀掉自己。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從這段話中可以明確,我黨把反腐敗斗爭擺在突出的位置,說明反腐敗關系到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業(yè)的興衰成敗,關系到我們黨會不會改變顏色的大問題,關系到黨心民心,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小結:
(媒體顯示)
板書設計
三、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的領導核心
1、社會主義事業(yè)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
⑴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黨的性質決定的
⑵堅持共產黨領導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第一、只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第二、只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chuàng)造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3)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中國共產黨對國國家的領導方式
⑴政治領導
⑵思想領導
⑶組織領導
3、改善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
第一,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要地位
第二,加強組織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第三,堅持持久地進行黨的作風建設。
探究活動
要正確把握“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的確立”的重點內容,建議老師和同學們設計、組織相關社會調查,之后對調查結果做出統(tǒng)計分析。
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調查統(tǒng)計
次序 | 時間 | 地點 | 主要報告 | 重要決議 | 歷史意義 |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 |||||
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 |||||
以上綜合表明: |
研究過程:
1、指導學生查詢資料。
2、指導學生整理匯編,交流。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馬克思主義關于政黨問題的基本理論
這是一個理論性很強的問題,完整準確地理解它,是正確認識我國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理論依據。因此,它既是本課的學習重點,又是本課的學習難點。
完整,準確地掌握馬克思主義關于政黨問題的基本理論,主要應正確理解政黨的產生、政黨的基本內涵、政黨的特征、政黨與國家政權的關系等。
⑴.政黨是階級斗爭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級的產物。
這里,并不是指政黨和階級、國家同時產生的。因為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專制統(tǒng)治下,是不允許有集會、結社的自由的,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以奪權、維護國家政權為目標的政黨。政黨是階級斗爭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產生的,是資本主義經濟、政治關系的產物。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政黨產生的經濟條件,資本主義民主制是政黨產生的政治條件,資產階級的民主、自由觀念是政黨產生的思想條件。因此,政黨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近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關系的產物。資產階級政黨是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革命中產生發(fā)展起來的,英國的輝格黨和托利黨是資產階級最早的兩個政黨。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無產階級政黨是在無產階級已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馬克思主義誕生并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基礎上產生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
在政黨的階級性問題上:資產階級政黨和共產黨都有階級性。例如,我國現階段已消滅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和意志執(zhí)掌國家政權。這里應明確的是:“人民”本身就是一個階級性的概念,它不僅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基本階級力量,也包括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者。中國共產黨的階級性鮮明表現在它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組織,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黨,而不是“全民黨”。
⑵.正確理解政黨的基本內涵及特征。
政黨是集中代表一定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的利益,并以奪取、行使或參與行使國家權力為目標的政治組織。
政黨具有三個特征:第一.具有階級性。任何政黨都是階級的政治組織,并集中代表-定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的利益,階級性是政黨的本質屬性。判斷政黨階級性質主要看它在實踐活動中所體現的階級利益。政黨按階級性可分為無產階級政黨和資產階級階級政黨。第二.具有特定的政治綱領。政治綱領明確規(guī)定了它的政治目標和為實現目標所采取的途徑和措施,奪取、維護政權是政黨的政治目標,政黨與國家政權密切聯系是政黨區(qū)別于一般政治組織、社會團體的根本標志。第三.具有自己的組織和紀律。政黨組織是政黨存在的形式,政黨紀律是約束其成員的行為規(guī)范。
⑶.政黨與國家政權的關系。
政黨是當代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力量,政黨同國家政權密切聯系,任何階級要奪取、掌握和鞏固政權,一般都需要有自己的政黨,現代各國一般由政黨領導政權,一個國家的性質通常與執(zhí)政黨的階級屬性相一致。
在當代,世界各國通常由政黨領導國家政權,這是因為:
①.領導國家政權是政黨實現本階級利益的根本途徑。要實現所在階級的根本利益,政黨必須把本階級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把政黨綱領、路線按法定程序變?yōu)閲曳伞⒄撸⒁揽繃覚嗔ΡWC其貫徹執(zhí)行。這是政黨領導國家政權的必然性。
②.政黨具備領導國家政權的主觀條件。政黨領導政權是由政黨的特征(如政治綱領,組織紀律。領導集團等)決定的,同時領導政權的黨必須是執(zhí)政黨,這為政黨領導政權提供了可能性。
在政黨與國家政權關系上,要正確看待現階段我國民主黨派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對此應當明確,民主黨派在不同歷史階段對政權的不同態(tài)度。在我國民主革命時期,民主黨派和中國共產黨共同為推翻反動政權、建立人民的國家政權做出了貢獻;在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我國的民主黨派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友黨,積極參政、議政,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因此,我國的民主黨派不是一般的文化性、政治性社會團體,而是與國家政權密切聯系的政黨。
2.堅持、改善、加強黨的領導也是本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⑴.明確此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正確理解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社會主義事業(yè)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其根本原因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因為在我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選擇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而當代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是資產階級政黨領導國家政權,至今,世界上沒有一個資產階級政黨選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也沒有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允許無產階級政黨長期執(zhí)政的。
⑵.應從以下幾方面掌握堅持、改善、加強黨的領導問題
①.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黨的性質決定的。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chuàng)造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才能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只有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才能進一步做到增強黨的觀念,堅持黨的領導,同一切否定和削弱黨的領導的言行做斗爭。
②.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
三者是統(tǒng)一不可分的,政治領導是根本,思想領導是靈魂,組織領導是保證。實行黨的正確領導,偏廢任何一方都是錯誤的。由于黨的領導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決定性和根本性作用,一切懷疑,削弱,否定黨的領導的觀點和做法其本質上都是破壞和動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事業(yè),都是違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必須堅決反對。
③.堅持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就必須重視改善和加強黨的領導。 這是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和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問題。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特別是保持密切的黨群關系和堅持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原則;
第二.懲治腐敗,從嚴治黨。要加強黨的建設必須著重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
首先應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根本的是堅定不移地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充分發(fā)揮黨的思想政治優(yōu)勢。
其次,組織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根本的是把黨建設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充分發(fā)揮黨的組織優(yōu)勢。
再次,深入持久地進行黨的作風建設。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根本的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fā)揮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yōu)勢。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在我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要使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立于不敗之地,關鍵是堅持和改善執(zhí)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加強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
④堅持、改善、加強黨的領導,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落實江澤民“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第一.什么是鄧小平理論?
首先,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新階段。
其次,可用“三個堅持”、“四個新”來說明。即:這一理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基本成果,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寬廣眼界觀察世界,對當今時代特征和國際形勢,做出了新的科學判斷,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科學理論體系。
再次,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鄧小理理論回答的根本問題是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么建設社會主義”。正是由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才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這些及其重要并且及其敏感的問題,形成了鄧小乎理論的科學體系。
第二,為什么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并將其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旗幟是一個政黨或組織的奮斗方向。鄧小平理論作為中國特色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對于我們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具體意義可歸納為:
A、這一理論幫助我們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判明形勢、預見未來,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
B、當代中國正是在這一理論指導下,解決了諸多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
C、把鄧小平理論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可以提高全黨的執(zhí)政水平和領導能力,搞好黨的建設。
第三.怎樣高舉鄧小理論的偉大旗幟(或正確認識、對待鄧小平理論)?
一要堅持、二要發(fā)展,在堅持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堅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鄧小平理論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行動指南。但也應看到,任何一種科學理論都要隨著實踐的發(fā)展不斷豐富。發(fā)展和完善,列寧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而鄧小平理論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真理具有絕對性,又具有相對性,鄧小平理論已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之一,我們應當堅持它。同時還耍隨著實踐的發(fā)展,不斷檢驗、發(fā)展和完善,這正是鄧小平理論的生命力所在。
第四.江澤民“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2000年2月21日至25日,江澤民總書記在出席廣東省高州市領導干部“三講”教育會議之后,在廣東考察工作,圍繞加強新時期黨的建設和推進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這兩個題目進行調研。在考察中,他強調,要把中國的事情辦好,關鍵取決于我們黨,取決于黨的思想、作風、組織、紀律狀況和戰(zhàn)斗力和領導水平。只要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就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永遠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并帶領人民不斷前進。這就是“三個代表”的重要論述。江澤民“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堅持“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
3.弄清我國現階段階級、國家、政黨關系。
明確階級、國家、政黨三者之間關系非常重要。把黨和工人階級分開,或把黨同國家政權混為一談、認為黨中央就是國家政權機關,都是不正確的。我國現階段階級、國家、政黨正確關系是: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的執(zhí)政黨,對我國的國家生活實行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中國共產黨的性質與我國的國家性質是根本一致的。我國國家機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代表我國的國家性質行使國家職能。
例如,不能把黨的領導和人民代表大會二者對立起來或混淆起來。全國人大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而中國共產黨是我國領導核心。正確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主要應清楚認識黨的領導方式和領導內容。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其中黨的政治領導,主要表現在黨制定的正確的綱領、路線,并通過法定程序使之變?yōu)閲业囊庵荆源_定我國社會發(fā)展的總方向和每個歷史時期的總目標,成為全體人民共同遵循的規(guī)范。這里,“通過法定程序使之變?yōu)閲乙庵尽保饕傅氖且ㄟ^人民代表大會予以討論、確定和批準使之具有廣泛的人民性和最高的法定權威性。黨作為領導核心和人大作為權力機關二者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相互統(tǒng)一的,又是不可相互替代的。
教法建議
本節(jié)涉及的馬克思主義關于政黨問題的基本理論,以及中國共產黨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關政黨問題的重要思想等,在政治學理論和我國政治活動中至關重要,與我們每個國民(包括中學生)的政治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學法上建議采取以教師為指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研究性學習模式以及社會實際調查統(tǒng)計和相關資料收集整合等方式。使學生通過政黨問題的“研究”;通過相關“調查”和“整合”的學習過程,分析、綜合或歸納、演繹課本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時,通過同學們的相關研究、調查、采訪、論證等,在有關我國政黨問題上,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和鄧小平理論、 江澤民關于“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在黨的建設方面提出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見解。
在教學手段上,建議師生互動、通過網絡查閱多種形式的相關資料,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 中的作用,并以此收集、整理有關教學資源,通過形象生動的相關材料,展現教師和學生的有關學習成果,加深對有關政黨理論知識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