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頌》教學設計(精選14篇)
《竹頌》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閱讀這篇抒情散文,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于竹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于竹的贊美之情
教學方法:研體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人貴有志,竹貴有節”。挺拔的翠竹,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有著令人臣服的謙遜氣度,它立身千巖萬壑,笑對風雨雷電,為人間輸爽送綠,這是多么無私的品質!今天我們學習《竹頌》,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內涵。
二、自主學習:
1.讀標注音:勁(jìng)竹僵(jiāng)石堅貞(zhēn)攀附(pān)不朽(xiǔ)搖曳(yè)
吞沒(mò)郁郁(yù)蔥蔥(cōng)塵埃(āi )潛藏(qián)千仞(rèn)
2.解詞:
a) 凌云:在空中,升高,登上。
b) 攀附:跟地位高的人拉關系。
c) 積習:經過長時間積累而形成的。
d) 郁郁蔥蔥:(草木)繁盛。
三、合作學習: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1、2段,寫作者對勁竹的熱愛。
第3 段,寫勁竹的奉獻精神。
第4 段,寫勁竹給人帶來的精神慰藉。
2、感知文章主題:本文描繪竹子外形、生長、氣節等方面,突出他的堅毅頑強、純潔樸素、虛心有節、無私奉獻的精神。
3、重點分析竹的精神:如板書
四、探究學習:
1、文中寫桃花,紫羅蘭,牡丹等花的作用是什么?(明確:與竹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蒼松一般抗擊風雪,并在酷熱的夏天里,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
2、找出表現竹子抗擊惡劣環境的頑強精神的句子:(明確:在命運的風暴中,你轟響著翻卷碧波,擊打著洶涌的云海。你全身閃耀著電光,你的吼聲吞沒了雷聲。為了給人間以春天的綠色,寒霜冰雪里你更加郁郁蔥蔥。)
3、本文中用“你”稱呼勁竹,讀一讀,體會作者需要表達怎樣的情感?(明確:“你”是擬人化的稱呼。作者表面贊“竹”,實際贊美具有高風亮節的人)
五、回顧反思:
1、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2、通過對《墨竹圖題詩》和《竹頌》的學習,談談對你的啟示?
板書設計:
外形——堅毅頑強
生長——純潔樸素
氣節——虛心有節
態度——無私奉獻
教后記:
《竹頌》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竹頌》是管樺寫的一篇贊頌勁竹的抒情散文。作者從勁竹的生長、氣節、氣度等多方面著手,寫出了勁竹堅毅頑強的品格、質樸清新的本質。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1、2自然段寫得很有層次,用十分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勁竹的熱愛。第3自然段采取對比的方法,把桃花、紫羅蘭、牡丹等花和勁竹進行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松柏一樣抗擊風雪,并在酷熱的夏天,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第4、5自然段側重寫勁竹給人們帶來的精神慰藉,寫它的情操和美德已經成為鼓舞人們向上的精神力量。
文章詞句優美,感情濃烈,極易打動讀者。作者采取多種表現手法——擬人、比喻、排比、對比等,把勁竹的品質、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在誦讀中對勁竹油然而生敬意。
文章表面上看是在寫勁竹,實際上是在借物言志,表達了作者美好而崇高的人生觀、價值觀。
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前接觸過抒情散文,借物言志類的文章也不是第一次接觸。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文章本身的內容和中心思想不難理解。因此,學習本文的時候,應該采取在充分放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和欣賞作者的表現手法,并且借鑒和學習這些手法。
教學重點:通過自學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學習勁竹的精神。體會課文多種表現手法,并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欣賞引路,激發期待(課前)
師:老師昨天逛書店的時候發現了這么美麗的圖,就買過來和你們一起欣賞。看了這些竹圖,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說閱圖感受,教師小結每一幅圖旁都是畫家的題詞,表達自己對竹子的喜愛之情。)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竹子不知傾注了多少情。竹子以它虛心進取、高風亮節、無私奉獻的情操與美德給人留下完美的形象。在本單元中,也有寫竹子的詩,我們一起來背背它。(學生背誦《墨竹圖題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有關竹子的詩句,我們一起來讀讀它。
教師出示小黑板: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唐.張必)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元.吳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清.鄭燮)
教師出示管樺的墨竹圖。
師:這是管樺爺爺所畫的竹子圖。它以粗干葉大,撐天柱地為特點。艾青題詞說: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愛其竹,更愛其人。竹在管爺爺的筆下顯示如此的魅力,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管老爺爺一篇有關竹子的文章。教師板書課題:《竹頌》。
二、據題質疑,提領期待
t:“人貴有志,竹貴有節”。挺拔的翠竹,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有著令人臣服的謙遜氣度,它立身千巖萬壑,笑對風雨雷電,為人間輸爽送綠,這是多么無私的品質!今天我們學習《竹頌》,要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內涵。
1、解題。s 齊讀課題。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課題。你認為題目中的關鍵詞是什么?你來給頌組個詞,“頌”是什么意思?(歌頌、贊揚),那么你能告訴老師題目的意思嗎?
2、質疑。
師:文章的題目蘊藏著無限的玄機,是我們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入口。你能圍繞這個課題提出你在這篇文章中最想讀明白的一個問題嗎?
預設學生的問題:①贊頌竹子的什么品格? ②竹子有什么特點? ③作者是怎么樣來贊頌竹子的?④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三、基于期待,樂讀課文
師:同學們所提的問題,也就是這節課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的內容,老師把它們歸納成閱讀提示。
1、教師出示閱讀提示:①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②想想課文每個段落寫的是什么?③文章贊頌了竹子的什么品格?是怎樣贊頌竹子的?④溫馨提示:在讀的過程中,別忘記把你印象深刻的句詞圈一圈、畫一畫,積累起來,并在深刻的句子旁寫上你的感受。
師:先輕聲讀讀閱讀提示,然后根據閱讀提示,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先自己完成,再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師:老師發現同學剛才的學習活動中有兩個值得繼續發揚的品質。一是:邊學邊做批注,交流探討的學習方式真好。二是:讀的態度真好。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大的收獲。老師要來檢查同學們完成的情況。(教師出示小黑板,生讀。)
2、檢查閱讀效果。①正音:勁(jìng)竹 僵(jiāng)石 堅貞(zhēn)攀附(pān)不朽(xiǔ) 搖曳(yè)吞沒(mò)郁郁(yù)蔥蔥(cōng)塵埃(āi ) 潛藏(qián)千仞(rèn)
②、師:誰愿意帶著自己的理解來把文章讀一遍。(學生讀,教師評價)
四、合作探究,引領期待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同學們關注到了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你能告訴老師這一段講什么?哪個字突出竹子的“精神氣魂”, (s:“勁”板書)。這個“勁”高度概括出竹子的特點——堅強有力,也為下文寫竹子的品格奠定了基礎,也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熱愛。
2、學習第二、三段
①師:竹子的“勁”到底表現在什么地方呢?請同學們合作學習,先默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①哪些語句突出了竹子的“勁”。②你讀出作者的什么心情。注意:在交流中,請小組長做好記錄。
(學生小組學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真舍不得打斷同學們的交流,但是老師好想知道你們討論的結果。你們小組來告訴老師,哪些語句突出了竹子的“勁”?
學生小組匯報,如果有不懂的同學可以讓其他成員代替回答。
句子一:我驚異地望著你尖尖的竹筍,堅毅頑強地頂開壓在你頭上僵石般的硬土。
師: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勁”(堅毅頑強)你感受到作者在描寫時是什么樣的心情。(驚異。引導學生:一個小小的竹筍是這般的堅強有力,讓“我”覺得震撼。你能再讀讀這一句嗎?)
句子二:啊,你未出土便已有節,直到凌云高處依然虛心。
師:(讓學生說:我從什么詞感受到竹子的勁,也感受到作者什么樣的心情。)師:是啊,這樣的品質讓作者有種地發出了感嘆。
句子三:你的純潔,使人想起清晨的露水,和那雨后草原上的云影。你的青枝碧葉顯示著大自然中最樸素的美,無數人的坦直、忠誠和堅貞的艾青,都保留在你的世代傳說中。(師:你感受到什么?)
句子四:在那春之宮殿,同粉蝶追歡取樂的桃花,自下而上、攀附他物的紫羅蘭,還有那以富貴夸耀人世的牡丹,早已沉沒在塵俗的荒漠里。獨有勁竹,如同不朽的松柏一般,站立在蒼茫的山野間。(你感受到什么?)
師:作者拿什么來與勁竹對比?(桃花、紫羅蘭、牡丹)怎么樣對比的?(桃花追歡取樂,多少粉蝶圍繞著它轉,可見它有好多的追捧。紫羅蘭攀附他物,可見它不是靠自己的實力。牡丹炫耀自己,沽名釣譽。)它們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呢?(春之宮殿)當這些生活在春之宮殿溫暖舒適環境中的桃花、紫羅蘭、牡丹,一如過眼云煙,早已沉沒在塵俗的荒漠里。而竹子呢?它怎么做?
(學生回答,教師出示小黑板)
獨有勁竹,如同不朽的松柏一般,站立在蒼茫的山野間。上有千仞高峰,下臨百丈深淵,經歷著風云的變幻。在命運的風暴中,你轟響的翻卷碧波,擊打這洶涌的云海。你全身閃耀這電光,你的吼聲吞沒了雷聲。為了給人間以春天的綠色,寒霜冰雪李你更加郁郁蔥蔥。在盛夏的烈日下,你又給人們送出暑天的涼風。
師:同這些生活在春之宮殿溫暖、舒適環境中的桃花、紫羅蘭、牡丹相比,竹子是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引導學生畫出詞語)從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學生談感受)
②引讀提升。
師:是啊!如此堅毅頑強的竹子,仿佛就是一位巨人,讓我們在這里高歌,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在命運的風暴中:(教師引讀)
師:如此有節無私的竹子啊,你是我學習的榜樣,我要永遠記住,為了給人間以春天的綠色:(教師引讀)
③體會對比的作用。
師:通過對比來描寫竹子,讓我們更深認識到竹子“勁”的品格,也讓竹子更彰顯魅力。這樣的竹子你喜歡它嗎?讓我們再來讀讀二、三自然段,來感受它的美。(配樂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學習第四段
師:竹子深深地打動我們,那它對作者有產生影響嗎?請同學們自由讀第四段。思考:竹子對“我“有什么影響?
句子:每當我踏著野草掩沒的山徑,走進濃蔭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搖曳著碧綠的枝葉,掃掉積習留在我靈魂中的塵埃。
師:塵埃指的是什么?(作者的一切不好的事情)是什么掃掉他的塵埃?(竹子的品格)
師:是啊,竹子的這種美好的品格已給作者帶來了精神慰藉,所以每每畫竹子的時候,都不由地希望竹子的情操和美德潛藏在我生命的深處。大家關注到了沒有,最后一段話也只有一句話,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前后呼應)
師:我們再來瀏覽整篇文章,你知道用得最多的一個字是什么?(你)用“你“的稱呼有什么好處?(親切自然)整篇文章都是采用擬人的手法。作者表面是贊美竹子,實際上是贊美有高風亮節的人。我們的生活中,有像竹子這樣的人嗎?(學生舉例)
師: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華夏文明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五、回顧反思,擴大視野
預案一、1、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2、通過對《墨竹圖題詩》和《竹頌》的學習,談談對你的啟示。
3、引導課外閱讀。
預案二、小組合作練筆:給《墨竹圖》擬寫題詞。
《竹頌》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竹頌》是管樺寫的一篇贊頌勁竹的抒情散文。作者從勁竹的生長、氣節、氣度等多方面著手,寫出了勁竹堅毅頑強的品格、質樸清新的本質。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1、2自然段寫得很有層次,用十分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勁竹的熱愛。第3自然段采取對比的方法,把桃花、紫羅蘭、牡丹等花和勁竹進行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松柏一樣抗擊風雪,并在酷熱的夏天,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第4、5自然段側重寫勁竹給人們帶來的精神慰藉,寫它的情操和美德已經成為鼓舞人們向上的精神力量。
文章詞句優美,感情濃烈,極易打動讀者。作者采取多種表現手法——擬人、比喻、排比、對比等,把勁竹的品質、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在誦讀中對勁竹油然而生敬意。
文章表面上看是在寫勁竹,實際上是在借物言志,表達了作者美好而崇高的人生觀、價值觀。
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前接觸過抒情散文,借物言志類的文章也不是第一次接觸。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文章本身的內容和中心思想不難理解。因此,學習本文的時候,應該采取在充分放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和欣賞作者的表現手法,并且借鑒和學習這些手法。
教學重點:通過自學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學習勁竹的精神。體會課文多種表現手法,并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欣賞引路,激發期待(課前)
師:老師昨天逛書店的時候發現了這么美麗的圖,就買過來和你們一起欣賞。看了這些竹圖,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說感受。
師:是啊,但是畫家們對竹子的熱愛,除了用畫畫出來之外,有的還在旁邊題上詞,這詞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名言或者詩句。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竹子不知傾注了多少情。竹子以它虛心進取、高風亮節、無私奉獻的情操與美德給人留下完美的形象。在本單元中,也有寫竹子的詩,我們一起來背背它。(學生背誦《墨竹圖題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有關竹子的詩句,我們一起來讀讀它。
教師出示小黑板,欣賞有關竹的詩。
教師出示管樺的墨竹圖,了解作者,引出課題。
二、據題質疑,提領期待
t:俗話說:“人貴有志,竹貴有節”。挺拔的翠竹,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有著令人臣服的謙遜氣度,它立身千巖萬壑,笑對風雨雷電,為人間輸爽送綠,這是多么無私的品質!今天我們學習《竹頌》,要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內涵。
1、解題。生齊讀課題。
2、質疑。
三、基于期待,樂讀課文
師:同學們所提的問題,也就是這節課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的內容,老師把它們歸納成閱讀提示。
1、教師出示閱讀提示:①大聲讀文,注意讀準字音。②想想課文每個段落寫的是什么?贊頌了竹子的什么品格?③溫馨提示:在讀的過程中,別忘記把你印象深刻的句詞圈一圈、畫一畫,積累起來,并在深刻的句子旁寫上你的感受。
師:先輕聲讀讀閱讀提示,然后根據閱讀提示,自己獨立完成。
(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2、檢查閱讀效果。
①正音:勁(jìng)竹 僵(jiāng)石 堅貞(zhēn)攀附(pān)不朽(xiǔ) 搖曳(yè)吞沒(mò)郁郁(yù)蔥蔥(cōng)塵埃(āi ) 潛藏(qián)千仞(rèn)
②、師:誰愿意帶著自己的理解來把文章讀一遍。(學生讀,師生一起評價)
四、合作探究,引領期待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同學們關注到了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段話。你能告訴老師這一段講什么?
生:作者對竹子的熱愛。
師:你能從這段話的哪個子看出來?
生:勁。
師:勁是什么意思?誰來告訴老師?
生:精神
師:是啊,這個勁字既字突出竹子的“精神氣魂”, (s:“勁”板書)。又高度概括出竹子的特點——堅強有力,也為下文寫竹子的品格奠定了基礎,也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熱愛。
2、學習第二、三段
①師:竹子的“勁”到底表現在什么地方呢?請同學們合作學習,先默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教師出示閱讀提示):①哪些語句突出了竹子的“勁”。②你讀出作者的什么心情。注意:在交流中,請小組長做好記錄。
(學生小組學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學生小組匯報,如果有不懂的同學可以讓其他成員代替回答。
師根據學生的理解來解讀重點句,以讀為主,體味作者的感情。
3、學習第四段
師:竹子深深地打動我們,那它對作者有產生影響嗎?請同學們自由讀第四段。思考:竹子對“我“有什么影響?
句子:每當我踏著野草掩沒的山徑,走進濃蔭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搖曳著碧綠的枝葉,掃掉積習留在我靈魂中的塵埃。
師:塵埃指的是什么?(作者的一切不好的事情)是什么掃掉他的塵埃?(竹子的品格)
師:大家關注到了沒有,最后一段話也只有一句話,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前后呼應)
師:我們的生活中,有像竹子這樣的人嗎?
(學生舉例)
師: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讓我們來對竹子說:愿你的情操和美德永遠潛藏在我生命的深處。讓我們來對自己說:愿竹子的情操和美德永遠潛藏在我們生命的深處。
五、回顧反思,擴大視野
師:老師昨天討得一幅墨寶,相愛在就要請同學們來幫個忙,請你們結合學文后的感受,小組合作,來給它題個詞。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題詞。
《竹頌》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竹頌》是管樺寫的一篇贊頌勁竹的抒情散文。作者從勁竹的生長、氣節、氣度等多方面著手,寫出了勁竹堅毅頑強的品格、質樸清新的本質。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1、2自然段寫得很有層次,用十分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勁竹的熱愛。第3自然段采取對比的方法,把桃花、紫羅蘭、牡丹等花和勁竹進行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松柏一樣抗擊風雪,并在酷熱的夏天,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第4、5自然段側重寫勁竹給人們帶來的精神慰藉,寫它的情操和美德已經成為鼓舞人們向上的精神力量。
作者采取多種表現手法——擬人、比喻、排比、對比等,把勁竹的品質、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在誦讀中對勁竹油然而生敬意。
文章表面上看是在寫勁竹,實際上是在借物言志,表達了作者美好而崇高的人生觀、價值觀。
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前接觸過抒情散文,借物言志類的文章也不是第一次接觸。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文章本身的內容和中心思想不難理解。因此,學習本文的時候,應該采取在充分放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和欣賞作者的表現手法,并且借鑒和學習這些手法。
教學重點:通過自學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學習勁竹的精神。體會課文多種表現手法,并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欣賞引路
ppt出示管樺的墨竹圖,師:看了這些竹圖,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說閱圖感受,師:穿通畫面、鉆天入地的竹竿讓你覺得他的梢頭需仰首才能看見,而它的根扎在地層的深而又深之處。隨后橫撇下幾筆竹葉。肥碩厚大,一片片一簇簇昂然向上。正所謂一尺竹含千尺勢。每一幅圖旁都是畫家的題詞,表達自己對竹子的喜愛之情。)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竹子不知傾注了多少情。竹子以它虛心進取、高風亮節、無私奉獻的情操與美德給人留下完美的形象。在本單元中,也有寫竹子的詩,我們一起來背背它。(學生背誦《墨竹圖題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有關竹子的詩句,我們一起來讀讀它。
ppt出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宋.蘇軾(竹子不是俗物,它具有許多人格化的高貴精神與品格,熱愛竹子,可使人變得高尚起來。)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無論在多么惡劣的環境里,只要給它一杯泥土、一滴雨露、一縷春風、一絲陽光,就能以“更容一夜扦千尺”之勢勃發向上。)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董必武(竹子有堅忍不拔、鋼正不阿的堅貞氣節。) 未出土時尚有節,入云霄處仍虛心。 ——李苦禪(不因地位卑微而自暴自棄,不因枝葉凌云而驕傲自滿,而是始終虛心向上。)
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飲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 ——宋 蘇軾
(竹子一身都是寶,并以此奉獻社會和人類,有無私奉獻精神。)
ppt出示管樺的墨竹圖。
師:你知道這是誰畫的嗎?(這是管樺爺爺所畫的竹子圖。)誰從資料中了解了管樺爺爺?他的竹畫有什么特點?(它以粗干葉大,撐天柱地為特點。)所以,艾青題詞說: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愛其竹,更愛其人。竹在管爺爺的筆下顯示如此的魅力,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管老爺爺一篇有關竹子的文章。教師板書課題:《竹頌》。
二、據題質疑
師:“人貴有志,竹貴有節”。挺拔的翠竹,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有著令人臣服的謙遜氣度,它立身千巖萬壑,笑對風雨雷電,為人間輸爽送綠,這是多么無私的品質!今天我們學習(生讀題)《竹頌》,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內涵。
1、解題。你認為題目中的關鍵詞是什么?(頌)你來給“頌”組個詞,“頌”是什么意思?(歌頌、贊揚),那么你能告訴老師題目的意思嗎?
2、質疑。
師:文章的題目蘊藏著無限的玄機,是我們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入口。你能圍繞這個課題提出你在這篇文章中最想讀明白的一個問題嗎?
預設學生的問題:①贊頌竹子的什么品格? ②竹子有什么特點? ③作者是怎么樣來贊頌竹子的?④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三、樂讀課文
師:同學們所提的問題,也就是這節課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的內容,老師把它們歸納成閱讀提示。
1、課件出示閱讀提示:①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②想想課文每個段落寫的是什么?③文章贊頌了竹子的什么品格?是怎樣贊頌竹子的?④溫馨提示:在讀的過程中,別忘記把你印象深刻的句詞圈一圈、畫一畫,積累起來,并在深刻的句子旁寫上你的感受。
師:先輕聲讀讀閱讀提示,然后根據閱讀提示,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先自己完成,再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師:老師發現同學剛才的學習活動中有兩個值得繼續發揚的品質。一是:邊學邊做批注,交流探討的學習方式真好。二是:讀的態度真好。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大的收獲。老師要來檢查同學們完成的情況。
四、合作探究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同學們關注到了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你能告訴老師這一段講什么?(我描畫從大地深處生長出來的勁竹。)哪個字突出竹子的“精神氣魂”,(生:“勁”板書)。這個“勁”高度概括出竹子的什么特點?這一段表達了什么?(堅強有力,也為下文寫竹子的品格奠定了基礎,也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熱愛。)
2、學習第二、三段
①師:竹子的“勁”到底表現在什么地方呢?請同學們合作學習,先默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①哪些語句突出了竹子的“勁”。②它們寫出了竹的哪些優秀品質?③你讀出作者的什么心情。(學生小組學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真舍不得打斷同學們的交流,但是老師好想知道你們討論的結果。你們小組來告訴老師,哪些語句突出了竹子的“勁”?
學生小組匯報,如果有不懂的同學可以讓其他成員代替回答。
句子一:“我驚異地望著你尖尖的竹筍,堅毅頑強地頂開壓在你頭上僵石般的硬土。”
師: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勁”(板書:堅毅頑強)你感受到作者在描寫時是什么樣的心情。(驚異。引導學生:一個小小的竹筍是這般的堅強有力,讓“我”覺得震撼。你能再讀讀這一句嗎?)
句子二:“啊,你未出土便已有節,直到凌云高處依然虛心。”
師:(讓學生說:從什么詞感受到竹子的勁?(凌云高處)從什么詞感受到竹的品格?(板書:有節 虛心)也感受到作者什么樣的心情。)師:是啊,多么有氣節的勁竹,這樣的品質讓作者由衷地發出了感嘆。讀句子三:“你的純潔,使人想起清晨的露水,和那雨后草原上的云影。你的青枝碧葉顯示著大自然中最樸素的美,無數人的坦直、忠誠和堅貞的愛情,都保留在你的世代傳說中。”(師:你感受到竹的什么品格?(竹清新自然的本質,給人無盡遐想的空間。板書:清新)。作者由衷的贊美勁竹的什么品質?(板書:質樸,)看似寫竹,實則寫人,竹的品格正是人所追求的品格。)
句子四:“在那春之宮殿,同粉蝶追歡取樂的桃花,自下而上、攀附他物的紫羅蘭,還有那以富貴夸耀人世的牡丹,早已沉沒在塵俗的荒漠里。獨有勁竹,如同不朽的松柏一般,站立在蒼茫的山野間。”(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談體會。
師:作者拿什么來與勁竹對比?(桃花、紫羅蘭、牡丹)怎么樣對比的?(桃花追歡取樂,多少粉蝶圍繞著它轉,可見它有好多的追捧。紫羅蘭攀附他物,可見它不是靠自己的實力。牡丹炫耀自己,沽名釣譽。)它們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呢?(春之宮殿)當這些生活在春之宮殿溫暖舒適環境中的桃花、紫羅蘭、牡丹,一如過眼云煙,早已沉沒在塵俗的荒漠里。而竹子呢?它怎么做?
ppt出示
獨有勁竹,如同不朽的松柏一般,站立在蒼茫的山野間。上有千仞高峰,下臨百丈深淵,經歷著風云的變幻。在命運的風暴中,你轟響的翻卷碧波,擊打這洶涌的云海。你全身閃耀著電光,你的吼聲吞沒了雷聲。為了給人間以春天的綠色,寒霜冰雪里你更加郁郁蔥蔥。在盛夏的烈日下,你又給人們送出暑天的涼風。
師:同這些生活在春之宮殿溫暖、舒適環境中的桃花、紫羅蘭、牡丹相比,竹子是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引導學生畫出詞語)從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學生談感受,用桃花 紫羅蘭 牡丹與竹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蒼松一般抗擊風雪,堅強不屈,并在酷熱的夏天里,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板書:堅強 無私)
②引讀提升。
師:是啊!如此堅毅頑強的竹子,仿佛就是一位巨人,讓我們在這里高歌,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在命運的風暴中:(教師引讀)
師:如此有節無私的竹子啊,你是我學習的榜樣,我要永遠記住,為了給人間以春天的綠色:(教師引讀)
③體會對比的作用。
師:通過對比來描寫竹子,讓我們更深認識到竹子“勁”的品格,也讓竹子更彰顯魅力。這樣的竹子你喜歡它嗎?讓我們再來讀讀二、三自然段,(分男、女聲讀,來感受它的美,感受它的堅強。)
學習第四段
師:竹子深深地打動我們,那它對作者有產生影響嗎?請同學們自由讀第四段。思考:竹子對“我“有什么影響?
句子:每當我踏著野草掩沒的山徑,走進濃蔭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搖曳著碧綠的枝葉,掃掉積習留在我靈魂中的塵埃。
師:塵埃指的是什么?(作者的一切不好的事情)是什么掃掉他的塵埃?(竹子的品格,) 是什么樣的品格?(在濃蔭蔽日幽深的竹林里,感受著竹的清新質樸,體會這竹的堅強,無私,人也變得安詳自在了。)
師:是啊,竹子的這種美好的品格已給作者帶來了精神慰藉,所以每每畫竹子的時候,都不由地希望竹子的情操和美德潛藏在我生命的深處。在竹的世界里,竹融入人的生命中,它的青春和美德,已經成為鼓舞人們向上的精神寄托。大家關注到了沒有,最后一段話也只有一句話。讀這一句話,想想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前后呼應,點明“我”注重的不是竹子的外形,而是其情操和美德)
師:我們再來瀏覽整篇文章,你知道用得最多的一個字是什么?(你)用“你“的稱呼有什么好處?(親切自然)整篇文章都是采用擬人的手法。作者表面是贊美竹子,實際上是贊美有高風亮節的人。我們的生活中,有像竹子這樣的人嗎?(學生舉例)守衛邊疆的戰士,像竹一樣高風亮節,不折不撓,頑強拼搏,無私奉獻。每天為我們清掃大街的默默無聞的清潔工人。等
師:課件出示: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華夏文明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五、回顧反思,擴大視野
1、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2、通過對《墨竹圖題詩》和《竹頌》的學習,談談對你的啟示。
3、引導課外閱讀。
小組合作練筆:以竹的一個精神寫一個片段。
板書:
堅毅頑強
有節 虛心
竹頌歌 勁 清新 質樸 情操 美德
堅強 無私
《竹頌》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以讀為本, 為學生創設與文本對話的空間。“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所以在本節課我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根據理解需要我設計了自讀、默讀、引讀等各種形式的讀,讓讀貫穿于我的整個課堂教學,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不僅僅領悟到了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們更多更直接的與文本產生對話,使課堂教學回歸了語文的教學本色。
2以生為本,以學為教,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怎么想就怎么說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竹的品格。
3,這篇文章我在教學時,收集了管樺爺爺的幾幅畫讓學生欣賞,在引導學生觀畫時,真正起到提高學生對畫的鑒賞和審美能力。
另外,我還注意課外的資料搜集與課內學習相結合。我在課前讓學生搜集各種與竹有關的資料。學生搜集到的資料形式各樣,內容豐富。有詩歌、畫,有詩人的背景資料,有關于竹的名句積累給進一步的課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間,而這也我學完這首詩以后最想達到的目的之一。
《竹頌》教學設計 篇5
一、教 學 目 的
1、知 識: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物體,抓住特點描摹竹子“形”和“神”的方法;體會作者感情,理解課文主旨;學習擬人手法的運用。
2、能 力:分析能力;誦讀能力;表達能力。
3、德 育:學習竹子精神。
4、重點目標:通過描寫竹子的“形”,表現什么樣的“神”。
二、教 學 過 程
(一)檢查上一課的字詞和背誦
(二)簡介作者:管樺先生是我國作家、詩人和書畫家。我們所熟悉的他的作品有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我們的田野》。中篇小說《小英雄雨來》等等。管老的墨竹在畫壇獨樹一幟,獨具風格,以粗干大葉,撐天柱地為特征。所以,詩人艾青題詞暫管佬說:“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愛其竹,更愛其人。”。
下面我們來學《竹頌》,更要學習一種精神。
(三)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指導朗讀,并正音正字
1、注音:筍 曳 潛 勁竹
2、填字:pān附 消róng 青tái líng云 yōu揚 xiāo灑
3、解詞:蒼茫 洶涌 挺拔 搖曳 凌云
(四)學生自讀課文,用鉛筆劃出形神兼備狀寫竹子的語句。
(五)學生讀出這些句,師生共同研討課文
1、開頭哪個字突出竹子的“魂”,為下文寫神奠定基礎。 “勁”——堅強有力。
2、第二段突出“勁”的語句有哪些?
“形”——身軀粗壯;聲音鏗鏘。 突出“勁”
“神”——純潔、樸素
形神兼備——有節,虛心(雙關)
3、齊讀第三段。
①本段寫什么?
本段寫惡劣壞境中竹子的“形”和“神”。
②采取什么方法來描寫的? 對比的方法。
③怎樣對比的?
以春花來對比。 花謝人散;勁竹常青。
④對比的作用是什么?證明竹子有頑強的生命力,突出開頭提到的“勁”
⑤本段還描寫了竹子什么精神?
冬天送綠;暑天送涼————無私奉獻的精神。
4、自讀第四段,思考竹子對“我”有何影響?
凈化“我”的靈魂。
5、結尾一段有什么作用?
呼應開頭。點明“我”注重的不是竹子的外形,而是其情操和美德。
6、總結課文:(意在歸納主旨)
本文通過描繪竹子的外形,突出了它什么精神?你受到什么啟發?
突出竹子的堅毅頑強,純潔樸素,虛心有節,無私奉獻的精神。
(六)課堂競賽(時間不夠可作為課后作業):
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5分鐘完成的加2分)
(七)課后作業:12頁一、三、四;背誦課文第三段。
三、板 書 設 計
竹頌
管樺
形:身軀粗壯、清枝碧葉、如不朽的松柏、郁郁蔥蔥、瀟灑挺拔——堅毅頑強
神:堅毅頑強、虛心有節、純潔樸素、無私奉獻、凈化靈魂
《竹頌》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竹頌》是管樺寫的一篇贊頌勁竹的抒情散文。作者從勁竹的生長、氣節、氣度等多方面著手,寫出了勁竹堅毅頑強的品格、質樸清新的本質。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1、2自然段寫得很有層次,用十分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勁竹的熱愛。第3自然段采取對比的方法,把桃花、紫羅蘭、牡丹等花和勁竹進行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松柏一樣抗擊風雪,并在酷熱的夏天,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第4、5自然段側重寫勁竹給人們帶來的精神慰藉,寫它的情操和美德已經成為鼓舞人們向上的精神力量。
文章詞句優美,感情濃烈,極易打動讀者。作者采取多種表現手法——擬人、比喻、排比、對比等,把勁竹的品質、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在誦讀中對勁竹油然而生敬意。
文章表面上看是在寫勁竹,實際上是在借物言志,表達了作者美好而崇高的人生觀、價值觀。
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前接觸過抒情散文,借物言志類的文章也不是第一次接觸。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文章本身的內容和中心思想不難理解。因此,學習本文的時候,應該采取在充分放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和欣賞作者的表現手法,并且借鑒和學習這些手法。
教學重點:
通過自學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學習勁竹的精神。體會課文多種表現手法,并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 欣賞引路,激發期待(課前)
師:老師昨天逛書店的時候發現了這么美麗的圖,就買過來和你們一起欣賞。看了這些竹圖,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說感受。
師:是啊,但是畫家們對竹子的熱愛,除了用畫畫出來之外,有的還在旁邊題上詞,這詞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名言或者詩句。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竹子不知傾注了多少情。竹子以它虛心進取、高風亮節、無私奉獻的情操與美德給人留下完美的形象。在本單元中,也有寫竹子的詩,我們一起來背背它。(學生背誦《墨竹圖題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有關竹子的詩句,我們一起來讀讀它。
教師出示小黑板,欣賞有關竹的詩。
教師出示管樺的墨竹圖,了解作者,引出課題。
二、據題質疑,提領期待
T:俗話說:“人貴有志,竹貴有節”。挺拔的翠竹,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有著令人臣服的謙遜氣度,它立身千巖萬壑,笑對風雨雷電,為人間輸爽送綠,這是多么無私的品質!今天我們學習《竹頌》,要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內涵。
1、解題。生齊讀課題。
2、質疑。
三、基于期待,樂讀課文
師:同學們所提的問題,也就是這節課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的內容,老師把它們歸納成閱讀提示。
1、教師出示閱讀提示:①大聲讀文,注意讀準字音。②想想課文每個段落寫的是什么?贊頌了竹子的什么品格?③溫馨提示:在讀的過程中,別忘記把你印象深刻的句詞圈一圈、畫一畫,積累起來,并在深刻的句子旁寫上你的感受。
師:先輕聲讀讀閱讀提示,然后根據閱讀提示,自己獨立完成。
(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2、檢查閱讀效果。
①正音:勁(jìng)竹 僵(jiāng)石 堅貞(zhēn)攀附(pān)不朽(xiǔ) 搖曳(yè)吞沒(mò)郁郁(yù)蔥蔥(cōng)塵埃(āi ) 潛藏(qián)千仞(rèn)
②、師:誰愿意帶著自己的理解來把文章讀一遍。(學生讀,師生一起評價)
四、合作探究,引領期待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同學們關注到了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段話。你能告訴老師這一段講什么?
生:作者對竹子的熱愛。
師:你能從這段話的哪個子看出來?
生:勁。
師:勁是什么意思?誰來告訴老師?
生:精神
師:是啊,這個勁字既字突出竹子的“精神氣魂”, (S:“勁”板書)。又高度概括出竹子的特點——堅強有力,也為下文寫竹子的品格奠定了基礎,也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熱愛。
2、學習第二、三段
①師:竹子的“勁”到底表現在什么地方呢?請同學們合作學習,先默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教師出示閱讀提示):①哪些語句突出了竹子的“勁”。②你讀出作者的什么心情。注意:在交流中,請小組長做好記錄。
(學生小組學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學生小組匯報,如果有不懂的同學可以讓其他成員代替回答。
師根據學生的理解來解讀重點句,以讀為主,體味作者的感情。
3、學習第四段
師:竹子深深地打動我們,那它對作者有產生影響嗎?請同學們自由讀第四段。思考:竹子對“我“有什么影響?
句子:每當我踏著野草掩沒的山徑,走進濃蔭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搖曳著碧綠的枝葉,掃掉積習留在我靈魂中的塵埃。
師:塵埃指的是什么?(作者的一切不好的事情)是什么掃掉他的塵埃?(竹子的品格)
師:大家關注到了沒有,最后一段話也只有一句話,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前后呼應)
師:我們的生活中,有像竹子這樣的人嗎?
(學生舉例)
師: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讓我們來對竹子說:愿你的情操和美德永遠潛藏在我生命的深處。讓我們來對自己說:愿竹子的情操和美德永遠潛藏在我們生命的深處。
五、回顧反思,擴大視野
師:老師昨天討得一幅墨寶,相愛在就要請同學們來幫個忙,請你們結合學文后的感受,小組合作,來給它題個詞。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題詞。
《竹頌》教學設計 篇7
孫哲勇
教學目標 :閱讀這篇抒情散文,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于竹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于竹的贊美之情
教學方法:研體式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人貴有志,竹貴有節”。挺拔的翠竹,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有著令人臣服的謙遜氣度,它立身千巖萬壑,笑對風雨雷電,為人間輸爽送綠,這是多么無私的品質!今天我們學習《竹頌》,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內涵。
二、自主學習:
1.讀標注音: 勁(jìng)竹 僵(jiāng)石 堅貞(zhēn) 攀附(pān) 不朽(xiǔ)搖曳(yè)
吞沒(mò) 郁郁(yù)蔥蔥(cōng) 塵埃(āi ) 潛藏(qián) 千仞(rèn)
2.解詞:
a) 凌云:在空中,升高,登上。
b) 攀附:跟地位高的人拉關系。
c) 積習:經過長時間積累而形成的。
d) 郁郁蔥蔥:(草木)繁盛。
三、合作學習: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1、2段,寫作者對勁竹的熱愛。
第 3 段,寫勁竹的奉獻精神。
第 4 段,寫勁竹給人帶來的精神慰藉。
2、感知文章主題:本文描繪竹子外形、生長、氣節等方面,突出他的堅毅頑強、純潔樸素、虛心有節、無私奉獻的精神。
3、重點分析竹的精神:如板書
四、探究學習:
1、文中寫桃花,紫羅蘭,牡丹等花的作用是什么?(明確:與竹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蒼松一般抗擊風雪,并在酷熱的夏天里,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
2、找出表現竹子抗擊惡劣環境的頑強精神的句子:(明確:在命運的風暴中,你轟響著翻卷碧波,擊打著洶涌的云海。你全身閃耀著電光,你的吼聲吞沒了雷聲。為了給人間以春天的綠色,寒霜冰雪里你更加郁郁蔥蔥。)
3、本文中用“你”稱呼勁竹,讀一讀,體會作者需要表達怎樣的情感?(明確:“你”是擬人化的稱呼。作者表面贊“竹”,實際贊美具有高風亮節的人)
五、回顧反思: 1、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2、通過對《墨竹圖題詩》和《竹頌》的學習,談談對你的啟示?
板書設計 :
外形——堅毅頑強
生長——純潔樸素
氣節——虛心有節
態度——無私奉獻
[1]
《竹頌》教學設計 篇8
《竹頌》教學反思
學習拓展閱讀課文《竹頌》。同學們按照自讀、齊讀、質疑、探究、小結、背誦的要求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很快進入了質疑階段。同學們提出問題:“請問作者通過這篇文章想贊美竹的什么?”話音剛落,便有好幾只手高高舉起。我說:“不急,知其然,還得知其所以然。你們還要找出答案的依據。”手放下了,眉頭皺起來了。短暫的沉默之后,同學們自信地舉起了手,大家在探究中總結出來,這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贊美了竹的無私奉獻、堅毅剛強、純潔樸素以及坦直忠誠等品格。
接下來的課堂,你問我答,你悟我思,同學們時面眉頭緊蹙,時而互為補充,教室里一會兒沉靜無聲,一會兒辯論激烈,氣氛非常的好。看著他們專注投入的神態,我不禁欣慰地笑了。有時候,放手就意味著放飛智慧,放飛想像,放手就意味著更好地教和學
《竹頌》教學反思
同學們在學習拓展閱讀課文《竹頌》時,按照自讀、齊讀、質疑、探究、小節、背誦的要求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很快進入了質疑階段。一位同學首當其沖,提出問題:“請問作者通過這篇文章想贊美竹的什么?” 話音剛落,便有好幾只手高高舉起。我說:“不急,知其然,還得知其所以然。你們還要找出答案的依據。”小手放下了,眉頭皺起來了。短暫的沉默之后,一位女同學自信地舉起了手。她回答道:“請同學們看第3自然段的最后。‘在盛夏的烈日下,你又給人們送出暑天的涼風。’我覺得這里贊美了竹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同學們頻頻點頭。在她的帶動下,又有幾只小手舉起來了。大家在探究中總結出來,這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贊美了竹的無私奉獻、堅毅剛強、純潔樸素以及坦直忠誠等品格。
緊接著,一個同學提出了一個讓大家眉頭打結的問題:“課文中有一句話‘清新的晨霧里叮咚的泉水聲,和那鳥兒悠揚的叫聲,我的心消融在無邊的沉靜中’。既然說是沉靜,為什么又有泉水聲和鳥鳴聲呢?這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呢?”相比之下,這個問題有了難度和深度,挑戰性更大了。在思索過程中,一位同學說:“我來試試解答這個問題吧。我認為,泉水聲和鳥鳴聲給人一種聽覺上的美的享受,而無邊的沉靜則是一種心靈上的美的感受。兩者不但不矛盾,而且非常的和諧。”同學們聽了頻頻點頭,眼里流露出欽佩的神情。這個聰明的小家伙真像個小哲學家,解釋得特別有韻味,我也禁不住頷首微笑。接著他的話,我在黑板上書寫了“幽靜”兩個字。我問:“在山谷里,是不是只有一點聲音都沒有才叫做幽靜呢?”大家馬上否認,有的說:“山間的幽靜應該有鳥聲的點綴。”有人馬上補充: “還有山泉的叮咚聲,風聲、雨聲、蟲鳴等都可以加強幽靜的感覺。”
“對呀!”我進一步引導大家理解這個詞的深意,“你們還記得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個名句嗎?一個‘敲’字,讓夜顯得更加寧靜,使意境變得更加幽美。所以,動與靜有時并不矛盾,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在課文中,以動襯靜,更顯出竹林的幽靜給人帶來的那種沉靜美好的心境,讓人更加的流連忘返啊。”同學們認真聽著,若有所思的表情中顯現出了領悟和神往的的神態。
接下來的課堂,你問我答,你悟我思,同學們時面眉頭緊蹙,時而互為補充,教室里一會兒沉靜無聲,一會兒辯論激烈,氣氛非常的好。看著他們專注投入的神態,我不禁欣慰地笑了。有時候,放手就意味著放飛智慧,放飛想像,放手就意味著更好的把握啊。
《竹頌》教學設計 篇9
孫哲勇
教學目標 :閱讀這篇抒情散文,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于竹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于竹的贊美之情
教學方法:研體式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人貴有志,竹貴有節”。挺拔的翠竹,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有著令人臣服的謙遜氣度,它立身千巖萬壑,笑對風雨雷電,為人間輸爽送綠,這是多么無私的品質!今天我們學習《竹頌》,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內涵。
二、自主學習:
1.讀標注音: 勁(jìng)竹 僵(jiāng)石 堅貞(zhēn) 攀附(pān) 不朽(xiǔ)搖曳(yè)
吞沒(mò) 郁郁(yù)蔥蔥(cōng) 塵埃(āi ) 潛藏(qián) 千仞(rèn)
2.解詞:
a) 凌云:在空中,升高,登上。
b) 攀附:跟地位高的人拉關系。
c) 積習:經過長時間積累而形成的。
d) 郁郁蔥蔥:(草木)繁盛。
三、合作學習: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1、2段,寫作者對勁竹的熱愛。
第 3 段,寫勁竹的奉獻精神。
第 4 段,寫勁竹給人帶來的精神慰藉。
2、感知文章主題:本文描繪竹子外形、生長、氣節等方面,突出他的堅毅頑強、純潔樸素、虛心有節、無私奉獻的精神。
3、重點分析竹的精神:如板書
四、探究學習:
1、文中寫桃花,紫羅蘭,牡丹等花的作用是什么?(明確:與竹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蒼松一般抗擊風雪,并在酷熱的夏天里,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
2、找出表現竹子抗擊惡劣環境的頑強精神的句子:(明確:在命運的風暴中,你轟響著翻卷碧波,擊打著洶涌的云海。你全身閃耀著電光,你的吼聲吞沒了雷聲。為了給人間以春天的綠色,寒霜冰雪里你更加郁郁蔥蔥。)
3、本文中用“你”稱呼勁竹,讀一讀,體會作者需要表達怎樣的情感?(明確:“你”是擬人化的稱呼。作者表面贊“竹”,實際贊美具有高風亮節的人)
五、回顧反思: 1、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2、通過對《墨竹圖題詩》和《竹頌》的學習,談談對你的啟示?
板書設計 :
外形——堅毅頑強
生長——純潔樸素
氣節——虛心有節
態度——無私奉獻
[1]
《竹頌》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 學 目 的
1、知 識: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物體,抓住特點描摹竹子“形”和“神”的方法;體會作者感情,理解課文主旨;學習擬人手法的運用。
2、能 力:分析能力;誦讀能力;表達能力。
3、德 育:學習竹子精神。
4、重點目標:通過描寫竹子的“形”,表現什么樣的“神”。
二、教 學 過 程
(一)檢查上一課的字詞和背誦
(二)簡介作者:管樺先生是我國作家、詩人和書畫家。我們所熟悉的他的作品有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我們的田野》。中篇小說《小英雄雨來》等等。管老的墨竹在畫壇獨樹一幟,獨具風格,以粗干大葉,撐天柱地為特征。所以,詩人艾青題詞暫管佬說:“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愛其竹,更愛其人。”。
下面我們來學《竹頌》,更要學習一種精神。
(三)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指導朗讀,并正音正字
1、注音:筍 曳 潛 勁竹
2、填字:pān附 消róng 青tái líng云 yōu揚 xiāo灑
3、解詞:蒼茫 洶涌 挺拔 搖曳 凌云
(四)學生自讀課文,用鉛筆劃出形神兼備狀寫竹子的語句。
(五)學生讀出這些句,師生共同研討課文
1、開頭哪個字突出竹子的“魂”,為下文寫神奠定基礎。 “勁”——堅強有力。
2、第二段突出“勁”的語句有哪些?
“形”——身軀粗壯;聲音鏗鏘。 突出“勁”
“神”——純潔、樸素
形神兼備——有節,虛心(雙關)
3、齊讀第三段。
①本段寫什么?
本段寫惡劣壞境中竹子的“形”和“神”。
②采取什么方法來描寫的? 對比的方法。
③怎樣對比的?
以春花來對比。 花謝人散;勁竹常青。
④對比的作用是什么?證明竹子有頑強的生命力,突出開頭提到的“勁”
⑤本段還描寫了竹子什么精神?
冬天送綠;暑天送涼————無私奉獻的精神。
4、自讀第四段,思考竹子對“我”有何影響?
凈化“我”的靈魂。
5、結尾一段有什么作用?
呼應開頭。點明“我”注重的不是竹子的外形,而是其情操和美德。
6、總結課文:(意在歸納主旨)
本文通過描繪竹子的外形,突出了它什么精神?你受到什么啟發?
突出竹子的堅毅頑強,純潔樸素,虛心有節,無私奉獻的精神。
(六)課堂競賽(時間不夠可作為課后作業):
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5分鐘完成的加2分)
(七)課后作業:12頁一、三、四;背誦課文第三段。
三、板 書 設 計
竹頌
管樺
形:身軀粗壯、清枝碧葉、如不朽的松柏、郁郁蔥蔥、瀟灑挺拔——堅毅頑強
神:堅毅頑強、虛心有節、純潔樸素、無私奉獻、凈化靈魂
《竹頌》教學設計 篇11
教材分析:
《竹頌》是管樺寫的一篇贊頌勁竹的抒情散文。作者從勁竹的生長、氣節、氣度等多方面著手,寫出了勁竹堅毅頑強的品格、質樸清新的本質。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1、2自然段寫得很有層次,用十分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勁竹的熱愛。第3自然段采取對比的方法,把桃花、紫羅蘭、牡丹等花和勁竹進行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松柏一樣抗擊風雪,并在酷熱的夏天,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第4、5自然段側重寫勁竹給人們帶來的精神慰藉,寫它的情操和美德已經成為鼓舞人們向上的精神力量。
文章詞句優美,感情濃烈,極易打動讀者。作者采取多種表現手法——擬人、比喻、排比、對比等,把勁竹的品質、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在誦讀中對勁竹油然而生敬意。
文章表面上看是在寫勁竹,實際上是在借物言志,表達了作者美好而崇高的人生觀、價值觀。
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前接觸過抒情散文,借物言志類的文章也不是第一次接觸。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文章本身的內容和中心思想不難理解。因此,學習本文的時候,應該采取在充分放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和欣賞作者的表現手法,并且借鑒和學習這些手法。
教學重點:
通過自學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學習勁竹的精神。體會課文多種表現手法,并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 欣賞引路,激發期待(課前)
師:老師昨天逛書店的時候發現了這么美麗的圖,就買過來和你們一起欣賞。看了這些竹圖,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說感受。
師:是啊,但是畫家們對竹子的熱愛,除了用畫畫出來之外,有的還在旁邊題上詞,這詞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名言或者詩句。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竹子不知傾注了多少情。竹子以它虛心進取、高風亮節、無私奉獻的情操與美德給人留下完美的形象。在本單元中,也有寫竹子的詩,我們一起來背背它。(學生背誦《墨竹圖題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有關竹子的詩句,我們一起來讀讀它。
教師出示小黑板,欣賞有關竹的詩。
教師出示管樺的墨竹圖,了解作者,引出課題。
二、據題質疑,提領期待
T:俗話說:“人貴有志,竹貴有節”。挺拔的翠竹,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有著令人臣服的謙遜氣度,它立身千巖萬壑,笑對風雨雷電,為人間輸爽送綠,這是多么無私的品質!今天我們學習《竹頌》,要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內涵。
1、解題。生齊讀課題。
2、質疑。
三、基于期待,樂讀課文
師:同學們所提的問題,也就是這節課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的內容,老師把它們歸納成閱讀提示。
1、教師出示閱讀提示:①大聲讀文,注意讀準字音。②想想課文每個段落寫的是什么?贊頌了竹子的什么品格?③溫馨提示:在讀的過程中,別忘記把你印象深刻的句詞圈一圈、畫一畫,積累起來,并在深刻的句子旁寫上你的感受。
師:先輕聲讀讀閱讀提示,然后根據閱讀提示,自己獨立完成。
(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2、檢查閱讀效果。
①正音:勁(jìng)竹 僵(jiāng)石 堅貞(zhēn)攀附(pān)不朽(xiǔ) 搖曳(yè)吞沒(mò)郁郁(yù)蔥蔥(cōng)塵埃(āi ) 潛藏(qián)千仞(rèn)
②、師:誰愿意帶著自己的理解來把文章讀一遍。(學生讀,師生一起評價)
四、合作探究,引領期待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同學們關注到了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段話。你能告訴老師這一段講什么?
生:作者對竹子的熱愛。
師:你能從這段話的哪個子看出來?
生:勁。
師:勁是什么意思?誰來告訴老師?
生:精神
師:是啊,這個勁字既字突出竹子的“精神氣魂”, (S:“勁”板書)。又高度概括出竹子的特點——堅強有力,也為下文寫竹子的品格奠定了基礎,也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熱愛。
2、學習第二、三段
①師:竹子的“勁”到底表現在什么地方呢?請同學們合作學習,先默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教師出示閱讀提示):①哪些語句突出了竹子的“勁”。②你讀出作者的什么心情。注意:在交流中,請小組長做好記錄。
(學生小組學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學生小組匯報,如果有不懂的同學可以讓其他成員代替回答。
師根據學生的理解來解讀重點句,以讀為主,體味作者的感情。
3、學習第四段
師:竹子深深地打動我們,那它對作者有產生影響嗎?請同學們自由讀第四段。思考:竹子對“我“有什么影響?
句子:每當我踏著野草掩沒的山徑,走進濃蔭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搖曳著碧綠的枝葉,掃掉積習留在我靈魂中的塵埃。
師:塵埃指的是什么?(作者的一切不好的事情)是什么掃掉他的塵埃?(竹子的品格)
師:大家關注到了沒有,最后一段話也只有一句話,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前后呼應)
師:我們的生活中,有像竹子這樣的人嗎?
(學生舉例)
師: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讓我們來對竹子說:愿你的情操和美德永遠潛藏在我生命的深處。讓我們來對自己說:愿竹子的情操和美德永遠潛藏在我們生命的深處。
五、回顧反思,擴大視野
師:老師昨天討得一幅墨寶,相愛在就要請同學們來幫個忙,請你們結合學文后的感受,小組合作,來給它題個詞。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題詞。
《竹頌》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閱讀這篇抒情散文,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于竹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于竹的贊美之情
教學方法:研體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人貴有志,竹貴有節”。挺拔的翠竹,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有著令人臣服的謙遜氣度,它立身千巖萬壑,笑對風雨雷電,為人間輸爽送綠,這是多么無私的品質!今天我們學習《竹頌》,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內涵。
二、自主學習:
1.讀標注音:勁(jìng)竹僵(jiāng)石堅貞(zhēn)攀附(pān)不朽(xiǔ)搖曳(yè)
吞沒(mò)郁郁(yù)蔥蔥(cōng)塵埃(āi )潛藏(qián)千仞(rèn)
2.解詞:
a) 凌云:在空中,升高,登上。
b) 攀附:跟地位高的人拉關系。
c) 積習:經過長時間積累而形成的。
d) 郁郁蔥蔥:(草木)繁盛。
三、合作學習: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1、2段,寫作者對勁竹的熱愛。
第3 段,寫勁竹的奉獻精神。
第4 段,寫勁竹給人帶來的精神慰藉。
2、感知文章主題:本文描繪竹子外形、生長、氣節等方面,突出他的堅毅頑強、純潔樸素、虛心有節、無私奉獻的精神。
3、重點分析竹的精神:如板書
四、探究學習:
1、文中寫桃花,紫羅蘭,牡丹等花的作用是什么?(明確:與竹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蒼松一般抗擊風雪,并在酷熱的夏天里,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
2、找出表現竹子抗擊惡劣環境的頑強精神的句子:(明確:在命運的風暴中,你轟響著翻卷碧波,擊打著洶涌的云海。你全身閃耀著電光,你的吼聲吞沒了雷聲。為了給人間以春天的綠色,寒霜冰雪里你更加郁郁蔥蔥。)
3、本文中用“你”稱呼勁竹,讀一讀,體會作者需要表達怎樣的情感?(明確:“你”是擬人化的稱呼。作者表面贊“竹”,實際贊美具有高風亮節的人)
五、回顧反思:
1、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2、通過對《墨竹圖題詩》和《竹頌》的學習,談談對你的啟示?
板書設計:
外形——堅毅頑強
生長——純潔樸素
氣節——虛心有節
態度——無私奉獻
《竹頌》教學設計 篇13
“嘴尖皮厚腹中空”是竹筍一直給我的印象。所以我想竹也好不到哪里去。
今天,讀了《竹頌》這篇文章,我才發現,原來我的觀點是極其錯誤的。
自古以來,竹就以它那挺拔雄健、蒼勁有力的身姿向人們顯示著大自然中最樸素的美。畫家們愛畫竹,詩人們愛詠竹,作家們愛頌竹……
竹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外表美,更主要是它的內在美。正如文中所說的那樣,“你未出土時便已有節,直到凌云高處依然虛心。”是啊,竹還沒長成時便已有了節,可是它還那樣虛心,不像有些人剛取得了一點兒成績就高傲自大,目中無人。它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嗎?
竹不但虛心,而且還有一股頑強不屈的精神。當我讀到“我驚異地望著你尖尖的竹筍,頑強地頂開壓在你頭上僵石般的硬土。轉眼間長得同你的先輩一樣粗壯,發出一樣的蕭蕭金石之聲”時,我完全被竹的堅忍不拔的精神震撼了。同時我也感到深深的慚愧。因為我平時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就怨天尤人,導致很多事情都做不好。看來,我應該多學學竹的精神。當風來襲時,可以低頭,可以彎腰,但決不可以折腰。雖然上有千仞高峰,下臨百丈深淵,經歷著風云的變幻,也要轟響著翻卷碧波,擊打著洶涌的云海。
竹就像一把把碧綠的大掃帚,掃去積聚在我靈魂中的塵埃;竹又像一支支利箭,刺破渾濁的天空。竹啊,你的情操和美德將永遠潛藏在我生命深處,鼓勵我去拼搏,去奮發。
讀《竹頌》有感
竹,如同那四季長綠,永不言朽的松柏一樣,綠是生命的象征,在那寒冬之際,它抵御著風寒,為人們帶來生機與綠意.竹,在繽紛五彩的春天,它沒有那艷麗的色彩,沒有那濃郁的芳香,沒有那嬌麗的身姿.竹,在酷熱的夏天,是那樣的濃蔭蔽日,它,在涼風中搖曳著碧綠的枝葉,蕩滌著乘蔭者心靈上的塵埃,掃蕩著乘蔭者心靈上的污垢.竹,在金秋之時,當那落葉飄落的時候,當那美麗的花朵凋零的時候,當那楓葉火紅的時候.竹,微笑著,如樸素身著綠衣的少女,她卓爾不群、高標挺立,與那庸俗的的它物相比,她超凡脫俗,有著高尚的氣質.在生命的考驗中,"任風雨來襲",是竹堅強不息的氣魄,"我自巋然不動",是竹擁有的信念與毅力.
當雨過天晴后,竹被清洗的一塵不染,傲然挺立在那千仞高峰之中,竹的高貴品質,堅強毅力與我相比,我先的截然不同.
我有時經不起人生曲折的打擊,時常輕言放棄,對那些是是非非雖不聞不問,但卻內心深處有著一種莫名的委屈與酸楚,當我在最困難之時,我早已陷入絕望的深淵. 如果,我能有竹一般的心虛,有著竹一樣正直,剛強,廉潔的品格,對物對事,我一定能獲得別人的信任,一定能成功做好沒一件事.
在《竹頌》中,作者熱愛著勁竹,而現在,我也終于體會到了作者的愛竹之情與愛竹的原因.
《竹頌》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閱讀這篇抒情散文,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于竹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于竹的贊美之情
教學方法:研體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人貴有志,竹貴有節”。挺拔的翠竹,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有著令人臣服的謙遜氣度,它立身千巖萬壑,笑對風雨雷電,為人間輸爽送綠,這是多么無私的品質!今天我們學習《竹頌》,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內涵。
二、自主學習:
1.讀標注音:勁(jìng)竹僵(jiāng)石堅貞(zhēn)攀附(pān)不朽(xiǔ)搖曳(yè)
吞沒(mò)郁郁(yù)蔥蔥(cōng)塵埃(āi )潛藏(qián)千仞(rèn)
2.解詞:
a) 凌云:在空中,升高,登上。
b) 攀附:跟地位高的人拉關系。
c) 積習:經過長時間積累而形成的。
d) 郁郁蔥蔥:(草木)繁盛。
三、合作學習: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1、2段,寫作者對勁竹的熱愛。
第3 段,寫勁竹的奉獻精神。
第4 段,寫勁竹給人帶來的精神慰藉。
2、感知文章主題:本文描繪竹子外形、生長、氣節等方面,突出他的堅毅頑強、純潔樸素、虛心有節、無私奉獻的精神。
3、重點分析竹的精神:如板書
四、探究學習:
1、文中寫桃花,紫羅蘭,牡丹等花的作用是什么?(明確:與竹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蒼松一般抗擊風雪,并在酷熱的夏天里,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
2、找出表現竹子抗擊惡劣環境的頑強精神的句子:(明確:在命運的風暴中,你轟響著翻卷碧波,擊打著洶涌的云海。你全身閃耀著電光,你的吼聲吞沒了雷聲。為了給人間以春天的綠色,寒霜冰雪里你更加郁郁蔥蔥。)
3、本文中用“你”稱呼勁竹,讀一讀,體會作者需要表達怎樣的情感?(明確:“你”是擬人化的稱呼。作者表面贊“竹”,實際贊美具有高風亮節的人)
五、回顧反思:
1、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2、通過對《墨竹圖題詩》和《竹頌》的學習,談談對你的啟示?
板書設計:
外形——堅毅頑強
生長——純潔樸素
氣節——虛心有節
態度——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