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通用12篇)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篇1
德化五中 陳志明
一、激情導入 課文
1.同學們知道了每個動物都有適合自己的尾巴,那么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人類如果也有尾巴會是什么情況?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美國作家坎斯·彼勒的科學小品:“如果人類也有尾巴”。
1、思考:
(1)作者是由什么而想到人類會有尾巴? (“被看的動物都有尾巴”——“看動物的動物——人”都沒有尾巴這個客觀事實引發出來的)
作者通過奇特而有據的想象入題,提出“如果人類也有尾巴”的設想。
(2)如果人類有了尾巴,那么人類的尾巴該是什么樣的?
(不會太長,不會長毛;男尾比女尾粗壯些,女尾巴會更柔美;尾巴外裹著一層薄薄的皮;尾巴都會露在外面。)
(3)有尾巴的人們又會如何去珍視自己的尾巴?
(會對尾巴加以裝點和保護,以使尾巴更美麗,更耐用)
(4)人類的尾巴有哪些功能?
A.生理上有表情達意的作用(表示歉意、表示贊同、表示友好、表示愛戀);
B.有保健的作用(更方便地感知外界的溫度、豐富的穴位可以用來治療凝難病癥);
C.尾巴可以帶來操作之便(木工用尾巴夾住木頭、女人用尾巴圈緊小孩,運動場上用尾巴拔河,使體操動作更精彩)。
(5)最后作者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
愿世上人人都有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
(6)你們還有什么大膽的想象?
(二)學習課文的重點:合理而奇特的想象是開啟本文思路的鑰匙,更是展開本文的翅膀。
同學們,剛才我們學習的內容,都源于作者大膽的想象,作者的想象雖然大膽而奇特,但它都有著合理推導,現在我們一起來探討作者在文中是怎樣體現新奇和合理的?
1.人類有尾巴——“被看的動物都有尾巴”,看動物的動物——人都沒有尾巴引發出來的。
2.想象人類尾巴的樣子——有尾巴的基礎上——根據人類身體發膚的特征及男人、女人體態差異上進行的。
3.尾巴的生理功能,工作之便——是從尾巴與人類參加社會活動的聯系想象出來的。
4.化妝品商店會有“尾巴專柜”,醫院開設尾巴的專門門診,也都是從與人體相關的社會服務項目誘導出來的想象。
5.文章最后說:“人們之所以貧困,之所以壽命不長,之所以行動不便……都是因為人們沒有尾巴”——這驚世駭俗的想象,作者雖然難以將“貧困、短壽、行動不便”同尾巴的關系一一說明,但由于全文的想象都是有據的,所以讀者對最后的驚人之語,雖然感到奇異,都又不覺其荒唐。
師:請一位同學朗讀3、4兩段。
生1:做錯了事,垂下尾巴。表示贊同,搖尾巴。選舉領導,舉尾巴。初次見面,握尾巴。得意的時候,翹尾巴。害羞的時候紅尾巴。巴結對方,蹭尾巴。年輕人談戀愛,尾巴拉在一起。
生2:尾巴還可以感覺空氣的溫度,有保健的作用,治療疑難病癥。還可以幫助人們騰出手來干其他的活等等。
師:同學們都講得很好,那除了文中列舉的以外,你還能舉出一些嗎?試舉一兩例。
生:生氣的時候,抖尾巴。高興的時候,甩尾巴。
師: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然后“用之所以……,之所以……,之所以……,之所以……,都是因為……”仿造一句話。
生1:我國近年來,之所以南方常鬧水災,之所以北方常遭沙塵暴,之所以氣候反常,之所以有地區發生泥石流,都是因為在發展經濟中忽視了環境保護。
生2:地球媽媽之所以在哭泣,之所以渾身臟兮兮,之所以長年累月營養不良,之所以面容樵碎,都是因為長期以來受到人類折磨與虐待。
生3:中國之所以人民能過上幸福生活,之所以祖國能繁榮昌盛,之所以經濟能騰飛,都是因為有黨的好政策。
(三)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
1、尾巴帶來的煩惱(想象力的遷移)。
教師:尾巴有種種好處,如果給每個人都裝上一條尾巴,會不會帶來什么煩惱?請聯系生活展開想象(學生發言)。
2、“理想的尾巴”設計方案(想象力、創制力的遷移)。
教師:既然尾巴有種種功能,它也可能帶來很多麻煩,讓我們為自己設計一條理想的尾巴,要聯系生活,揚長避短。
具體方法:
內容:①從“樣子”“裝飾”“作用”三個方面展開想象,為自己設計一條理想的尾巴。
②方案由圖案、說明文字兩部分組成。
形式:①小組討論,共同完成一份設計方案。
注意:能寫的寫,能畫的畫,能說的說,每一個人都要有一個點子。
②方案展示:小組共同上臺展示作品,口頭說明方案。(每個成員參與)
作者大膽地想象了“如果人類也有尾巴”的一片天地,同學們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現在我們來認真地想一想,如果作者的這一愿望實現,那么我們人類人人都會擁有一條美麗的尾巴,作者筆下尾巴有很多的用處和好處,現在我們一起來發揮想象:如果這一愿望真的成為現實,尾巴會給我們帶來些什么麻煩?
(1)人類有尾巴不美麗,甚至是丑;(2)露著尾巴是把個人隱私暴露出來;(3)有了尾巴坐車不方便;(4)會給別人帶來騷擾……
明白:我們的祖先是有尾巴的,是因為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尾巴的功能被四肢和語言等代替,尾巴所要表達的信息,用其他都能表達,所以尾巴就漸漸消失了,應該說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
三、課堂小結
想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課文打破常規的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對同一事物提出了不同于傳統的新的見解,學習了這篇課文后,同學們也不妨試著對周圍的事物,換個角度去思考,大膽地作出假設,提出不同于傳統的新見解,也許你會獲得一種別有洞天的喜悅,現在我們以“假如……”開頭說一段話,看誰的想象豐富、奇特又合乎情理,想象越新奇越好。
例:假如人類仍能夠四肢自如地行走,就會帶來行動快捷,減少車輛擁堵等效果,也會避免或者減少大腦缺血、脊椎彎曲、勞損、胃下垂、痔瘡等疾病的發生。
師:你們看過海峽兩岸大學生辨論會嗎?那些慷慨陳辭的場面,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那妙語連珠、應對自如的口才,我深深為他們所折服,你們呢?你們也一定想有如此敏捷的頭腦、如此靈巧的口才吧!古羅馬雄辯家西賽羅曾講過,訓練有文化素養的雄辯家的方法,不在乎背誦講說規則,而在于實地訓練。讓我們這堂課來試一下辯論,增強你口頭表達的條理性、生動性。
生:論題擬為:尾巴的小時是人類的退化。贊同者將課內有尾巴的功能的作用作為依據,并結合生活實際作更廣闊的想象。不贊同者要充分展開想象力為自己的觀點找依據。(可以討論一下)要求:①快速組織語言;②語言準確;③響亮、流暢。
(這時課堂形成了高潮,出現彼此相爭的熱烈場面)
生1:我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假如人類有了尾巴,起居睡覺很不方便,例如:你趕電梯時,有時急急忙忙地趕進去,而尾巴有可能被夾在門口,這時,你將會痛苦萬分。所以我覺得尾巴只會防礙我們。
生2:我認為人類沒有尾巴是退化。因為尾巴相當于第三只手,手做得到的事情,尾巴也做得到,例如購物,收拿不完的,尾巴可以幫著拿。一些體育活動可以保護平衡,例如體操。學習起來也方便,如果你的手不小心受傷了,或寫字寫得久,太累了,就可以用尾巴寫……
生3:我不同意你的說法,我認為人類的尾巴消失是進化,因為人類的祖先是類人緣,人類逐步發展變化,手腳靈活,便不需要尾巴了,正以為尾巴不在有用武之地,因此尾巴才逐漸消失。而且人類如果還拖著條尾巴,那起居、行走起來會很不方便。例如睡覺,有尾巴的動物睡覺是趴著睡的,人類是躺著睡覺的,把尾巴壓在下面就會難受,只能側著身子睡。穿衣服也不方便。坐下休息時,要小心,免得弄傷尾巴。
生4:我認為人類沒有尾巴是退化。我并不認同有的同學說有尾巴會給睡覺帶來不便,如果人類尾巴沒有退化得獎話,現在也會像有兩只手腳一樣,習以為常。不會認為尾巴有什么麻煩。而且見面時握尾巴可以避免病毒傳染,例如肝炎、艾滋病等。可以醫治人類的一些疑難雜癥,因為醫生可以在尾巴上針灸。
生5:我認為是進化。前面同學所說的,尾巴不會傳播細菌。不,它會。尾巴神經末梢神經發達,不但不可以通過它治病,反而因此容易得神經痛之類的病,容易碰出血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行走時也會給人們增加負擔。一到冬天,讓尾巴穿上皮套。天熱會增加汗流量,這樣又要多喝水,洗澡也要洗尾巴,在水資源很缺乏的今天,人們都多了一條尾巴,那就要浪費水資源。尾巴坐時卡在臀部,穿褲子的時候,還得特意把尾巴放在褲子外面。大小便又怕弄臟了尾巴,真是麻煩透了。
生6:我認為是退化。一條尾巴等于一只手,這還是很方便的,從審美的眼光來看,有一條打扮得很時髦的尾巴拖在后面,的確很“酷”。人類會像對待頭發一樣,用最好的“洗尾巴液”、“電負離了”、“電油離子”。老人、小孩子有一條尾巴保持身體的平衡,不容易摔餃。高空作業 時可以用尾巴卷住某些東西,騰出兩手來工作,說不定有了尾巴人類動物丁樣,體格更強壯,跑得更快,爬樹、跳躍動作更靈敏。正因為人類長期不利用尾巴,尾巴才會退化。
生7:我不同意你的意見。因為動物的生活習性和人類的完全不同,它們平時生活的場所大多是在森林、海洋里,平常為了生活需要,都是布地面高速奔跑或在樹上竄來竄去,尾巴能起到各種各樣的平衡作用。而現在我們用兩只腳走路,兩手擺動起來能保持身體的平衡,而人的雙手各有五個指頭,每個指頭有三個關節可自由彎節,十個手指頭二個手掌分工合作,是尾巴所遠遠不及的。除了腳和手發達了,最主要的是人類有一個發達的大腦。人類可以利用頭腦來探索出更多尾巴不能做的事情。因此,尾巴完全是多余的。例如鯨因為經常要呆在水里,因此不需要腳。蝌蚪進化成青蛙后,尾巴也隨之消失。人類尾巴的退化就是手腳的進化,這樣終比尾巴發達好得多。
師:現在請同學作辯論的總結陳詞
生:聽了同學們的發言,我覺得同學們說的都各有各的道理。到底人類沒有尾巴是進化還是退化,一下子也不能下定論。說是進化的同學大多是看人類在不斷向前發展,時間不可能倒流,人類在會利用四肢之后會退去尾巴,這象征著人類這“萬物之靈”與一般動物的不同。至于什么疑難雜癥,現在雖還不能治本,但這些同學認為,只要人類還在不斷發展,科技就一定會發達,人類的病就可以治愈。這也是我的觀點。認為是退化的同學的觀點與課本上大同小異。都認為既然尾巴有那么多的功能,人類失去了尾巴,就失去了一把極好的手,所以認為沒有了尾巴是人類的退化。但我認為無論是進化還是退化,人類的確是在不斷進步,大家都希望人類的病越來越少,身體越來越健康!
五、小結
師:同學的總結比較全面,作者在動物園觀賞動物時引發超常的設想,不失為一位關心生括,熱愛生活的人。我們要學習本文作者,做生活的有心人,看到生活中的矛盾,要敢于打破常規思維,大膽想象,以求解決矛盾,人類的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假想的實現。如人類想像鳥一樣飛翔——制成了飛機,人類登上月球——未來在月球安家。
(也可讓學生發言,說說哪些發明創造是受到了生活中的什么啟發。如,飛機的發明,鋸子的發明
四、布置作業
以“假如……”為話題寫一段話,看看誰的想象豐富、奇特而合乎情理。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激發學生閱讀科幻作品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點燃學生想象力的火花,培養學生探究事物、創造生活的興趣和信心。
二、引導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對同一事物提出新奇見解。培養學生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等創新思維的能力,并學會通過積極的創造性思維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緊扣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開發。
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創造思維探究事物,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課堂安排導入 、閱讀、解讀、遷移、拓展五個環節。
導入 :教師帶尾巴進入課堂(調動學生好奇心,營造輕松的氛圍)。
為動物世界策劃節目“神奇的尾巴”,學生推薦動物(聯系生活體驗)。
閱讀:全班齊讀課外(注重朗讀,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解讀:字詞園地——字詞教學注重學生使用工具書,自我說明容易出錯的字詞及出錯原因(運用教材資源)。
看圖說話——熟悉課外內容,激發學生想象力。
遷移:尾巴帶來的煩惱(注重培養逆向思維、求異思維)。
“理想的尾巴”設計方案(想象力、創造力的遷移)。
拓展:以“假如人類有_________”或“如果動物會_________”為題說一段話(充分發掘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資源)
整個教學過程 突出“趣”字,關注每個學生不同程度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充分展示的平臺。
教具
1、自制尾巴 2、圖畫紙 3、粉筆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環節
一、導入
1、教師帶尾巴進入課堂。(學生笑)
教師:老師長尾巴了,幫老師想個辦法。(學生發言)
教師:你會怎么對待一個“長一般”的老師?
教師:大家沒有,惟有老師有,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如果這節課每個同學也跟老師一樣冒出一條尾巴,那會是怎樣一個情景?或者我們每個人一生下列都帶著一條可愛的小尾巴,那又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美國一位作家為我們作了大膽的想象,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如果人類也有尾巴)。
情境設置法
突出“趣”字,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興趣,為課堂營造輕松活躍、民主的氛圍。
2、學生聯系生活體驗談動物的尾巴。
教師:同學們再幫老師一個忙,老師要為“動物世界”策劃一期節目,節目名稱叫做“神奇的尾巴”,請同學們為老師推薦一些動物,說說理由。(學生發言)
教師:人類的很多發明創造的靈感都來自動物,例如直升機的發明來自蜻蜓的啟發,雷達的發明來自蝙蝠的啟發。課外的想象很多也來自動物,來自于身邊的生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
二、閱讀
教師:全班齊讀課文,注意讀書“四到”,給每自然段標序號,劃出佳詞妙語。(學生齊讀)
教師:借助工具書、注釋疏通文字障礙。
三、解讀
1、字詞園地:學生讀音有誤的,教師版書,學生上臺正音,說容易出錯的原因:學生自己講出學到的新詞。
2、看圖說話:聯系課文插圖,從樣子、裝飾、作用三個方面說明課文如何展開豐富的想象。
四、遷移
1、尾巴帶來的煩惱(想象力的遷移)。
教師:尾巴有種種好處,如果給每個人都裝上一條尾巴,會不會帶來什么煩惱?請聯系生活展開想象(學生發言)。
2、“理想的尾巴”設計方案(想象力、創制力的遷移)。
教師:既然尾巴有種種功能,它也可能帶來很多麻煩,讓我們為自己設計一條理想的尾巴,要聯系生活,揚長避短。
具體方法:
內容:①從“樣子”“裝飾”“作用”三個方面展開想象,為自己設計一條理想的尾巴。
②方案由圖案、說明文字兩部分組成。
形式:①小組討論,共同完成一份設計方案。
注意:能寫的寫,能畫的畫,能說的說,每一個人都要有一個點子。
②方案展示:小組共同上臺展示作品,口頭說明方案。(每個成員參與)
五、拓展
教師:想象力是只是的翅膀,想象力比黃金更重要,“銀河之星”有一句口號:“愛拼才會贏,敢唱就會紅”。我們叫做感想就能成,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們在學習生活中要敢于異想天開。同學們敢不敢跟作者比想象?
教師:以“假如人類有________”或“如果動物會________”說一段話。(學生交流)
經驗再現法
初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體驗,為課文內容的學習作鋪墊。
引導學生會利用教材資源。
初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造的興趣。
集體誦讀法 自主探究法
注重懶得,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體現語文科學的工具性。
自主探究法
學生自己說明容易出錯的原因和自己講出學到的新詞,體現自主學習
只是遷移法
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領會作者聯系生活豐富想象,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培養學生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的能力,享受積極思維帶來的愉悅。
培養學生敢于打破常規、大膽想象、提出新見解的能力。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動手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學習方式。
真正關注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都真正地思考、交流,參與課堂活動,并享受學習帶來的愉悅,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給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讓我們個性得到張揚。
讓學生解放思想,大膽想象,通過解決思維解決學習生活問題。
六、作業 布置
教師:這兩個題目任選一題,寫一段話。如果有興趣,也可以以連環畫的形式畫出來,配上說明文字。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篇3
一、教學設想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是一篇既新奇又有趣的科技小品,它的特點是:設想大膽新奇、引人入勝;想象合理有據,富有邏輯。學習本文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想象力,啟發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思維,大膽設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二、教學步驟
(一)導語
1、同學們都做過夢,夢到自己成為飛行員、科學家、醫生等,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樣的心理活動嗎?腦對己有事物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過程。想象是創造的前提。古人想象人能在空中飛行,后人發明制造了飛機;托爾斯泰通過想象創造出娜塔沙形象,寫出了不朽名著《戰爭與和平》。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未來的世界需要想象力,同學們,只要我們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富于想象,大家就將是未來的托爾斯泰、瓦特、牛頓、愛迪生。
2、下面請同學們來積累兩條名言(老師用毛筆寫下兩條名言在紙上,貼在黑板兩旁)
名言一:想象是創造的先導,是思維騰飛的翅膀。
名言二: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想象為出發點的。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如果人類也有尾巴》,并愉快地完成下面的問題。愿同學們讀得沉醉,愿同學們答得輕松。
(二)初涉課文
1、看圖畫《有尾巴的動物》說說動物尾巴的功能。
2、看圖畫《長了尾巴的人類》挑選圖畫上任一角色來扮演,并想象一下這一人物的心理活動,并設計一段臺詞,夸夸自己的尾巴
(臺詞內容:尾巴的特點及功能)
(三)朗讀課文
注意:1、聲音要亮,吐字要清,有表情,重停頓。
2、動手動腦,用小圓圈標出你認為要積累的字、詞、句子和疑難問題,準備閃亮登場發言。
(四)細讀課文
細讀課文后,小組討論,并編寫課文提綱,準備精彩的發言。
(五)探究課文
1、作者怎么會想到讓人類長一條尾巴呢?作者的想象是不是荒唐、胡想、神經錯亂?作者想象了什么內容,依據是什么?
2、想象是豐富的,新奇的,那么在想象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談談你的想法。
(六)各抒己見
思考:作者在想象了人類有尾巴的種種好處后,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愿意長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
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小組辯論:
{正方:人類長尾巴好
辯題{
{反方:人類長尾巴不好
(七)知識的拓展延伸
打破常規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對同一事物往往能提出新奇的見解。模仿課文,大膽想象,用“假如。…”為題寫一篇短文。
“教學設計”說明
一、“導語 ”的設計:我覺得設計好導語 ,可以把學生引入興趣的大門,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導入 像戲劇的序幕令學生心馳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學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讓學生啟開思維的大門,點燃智慧的火炬。所以我從同學們的“理想”談起,引導學生懂得“想象”這一概念,進而讓學生懂得“想象”在發明創造申的重要作用,以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二、“積累名言兩條”有三個目的:(1)是引導學生注意積累,建立“資料庫”,為寫作打好基礎;(2)是通過名言告訴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性;(3)是讓學生欣賞書法,告訴學生練一手好字也是一個人必備的素質。
三、“初涉課文”我設汁了看圖說話,一是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進入課文,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訓練學生觀察力、口頭表達能力,也引起學生探究課文的強烈愿望,從而自然而然地導入 課文。
四、“朗讀課文”這一環節,目的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課文,把學習的發現權交給學生,培養學全認真閱讀的習慣,又鍛煉了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充分體現了自生合作學習的特點。
五、“細讀課文”這一環節,意在引導學生閱讀、歸納的能力。
六、“探究課文”這一環節,意在引導學生懂得想象不是胡編亂造,而是有依據的這一學習重點。讓學生懂得想象的基礎是生活,想象的靈魂是真實這一道理。
七、在“各抒己見”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小辯論”,意在形成課堂高潮,出現彼此相爭的局面,從而訓練了學生想象力和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表達自己觀點、捍衛自己觀點的能力。
八、“知識的拓展延伸”重在將學生的學習引間更深廣的空間,實現由課內向課外、由書本到生活、由學習到實踐的延伸,從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探究精神。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激發學生閱讀科幻作品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點燃學生想象力的火花,培養學生探究事物、創造生活的興趣和信心。
二、引導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對同一事物提出新奇見解。培養學生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等創新思維的能力,并學會通過積極的創造性思維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緊扣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開發。
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創造思維探究事物,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課堂安排導入、閱讀、解讀、遷移、拓展五個環節。
導入:教師帶尾巴進入課堂(調動學生好奇心,營造輕松的氛圍)。
為動物世界策劃節目“神奇的尾巴”,學生推薦動物(聯系生活體驗)。
閱讀:全班齊讀課外(注重朗讀,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解讀:字詞園地——字詞教學注重學生使用工具書,自我說明容易出錯的字詞及出錯原因(運用教材資源)。
看圖說話——熟悉課外內容,激發學生想象力。
遷移:尾巴帶來的煩惱(注重培養逆向思維、求異思維)。
“理想的尾巴”設計方案(想象力、創造力的遷移)。
拓展:以“假如人類有_________”或“如果動物會_________”為題說一段話(充分發掘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資源)
整個教學過程突出“趣”字,關注每個學生不同程度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充分展示的平臺。
教具
1、自制尾巴 2、圖畫紙 3、粉筆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環節
一、導入
1、教師帶尾巴進入課堂。(學生笑)
教師:老師長尾巴了,幫老師想個辦法。(學生發言)
教師:你會怎么對待一個“長一般”的老師?
教師:大家沒有,惟有老師有,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如果這節課每個同學也跟老師一樣冒出一條尾巴,那會是怎樣一個情景?或者我們每個人一生下列都帶著一條可愛的小尾巴,那又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美國一位作家為我們作了大膽的想象,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如果人類也有尾巴)。
情境設置法
突出“趣”字,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興趣,為課堂營造輕松活躍、民主的氛圍。
2、學生聯系生活體驗談動物的尾巴。
教師:同學們再幫老師一個忙,老師要為“動物世界”策劃一期節目,節目名稱叫做“神奇的尾巴”,請同學們為老師推薦一些動物,說說理由。(學生發言)
教師:人類的很多發明創造的靈感都來自動物,例如直升機的發明來自蜻蜓的啟發,雷達的發明來自蝙蝠的啟發。課外的想象很多也來自動物,來自于身邊的生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
二、閱讀
教師:全班齊讀課文,注意讀書“四到”,給每自然段標序號,劃出佳詞妙語。(學生齊讀)
教師:借助工具書、注釋疏通文字障礙。
三、解讀
1、字詞園地:學生讀音有誤的,教師版書,學生上臺正音,說容易出錯的原因:學生自己講出學到的新詞。
2、看圖說話:聯系課文插圖,從樣子、裝飾、作用三個方面說明課文如何展開豐富的想象。
四、遷移
1、尾巴帶來的煩惱(想象力的遷移)。
教師:尾巴有種種好處,如果給每個人都裝上一條尾巴,會不會帶來什么煩惱?請聯系生活展開想象(學生發言)。
2、“理想的尾巴”設計方案(想象力、創制力的遷移)。
教師:既然尾巴有種種功能,它也可能帶來很多麻煩,讓我們為自己設計一條理想的尾巴,要聯系生活,揚長避短。
具體方法:
內容:①從“樣子”“裝飾”“作用”三個方面展開想象,為自己設計一條理想的尾巴。
②方案由圖案、說明文字兩部分組成。
形式:①小組討論,共同完成一份設計方案。
注意:能寫的寫,能畫的畫,能說的說,每一個人都要有一個點子。
②方案展示:小組共同上臺展示作品,口頭說明方案。(每個成員參與)
五、拓展
教師:想象力是只是的翅膀,想象力比黃金更重要,“銀河之星”有一句口號:“愛拼才會贏,敢唱就會紅”。我們叫做感想就能成,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們在學習生活中要敢于異想天開。同學們敢不敢跟作者比想象?
教師:以“假如人類有________”或“如果動物會________”說一段話。(學生交流)
經驗再現法
初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體驗,為課文內容的學習作鋪墊。
引導學生會利用教材資源。
初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造的興趣。
集體誦讀法 自主探究法
注重懶得,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體現語文科學的工具性。
自主探究法
學生自己說明容易出錯的原因和自己講出學到的新詞,體現自主學習
只是遷移法
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領會作者聯系生活豐富想象,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培養學生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的能力,享受積極思維帶來的愉悅。
培養學生敢于打破常規、大膽想象、提出新見解的能力。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動手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學習方式。
真正關注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都真正地思考、交流,參與課堂活動,并享受學習帶來的愉悅,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給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讓我們個性得到張揚。
讓學生解放思想,大膽想象,通過解決思維解決學習生活問題。
六、作業布置
教師:這兩個題目任選一題,寫一段話。如果有興趣,也可以以連環畫的形式畫出來,配上說明文字。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篇5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
一、教學設想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是一篇既新奇又有趣的科技小品,它的特點是:設想大膽新奇、引人入勝;想象合理有據,富有邏輯。學習本文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想象力,啟發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思維,大膽設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二、教學步驟
(一)導語
1、同學們都做過夢,夢到自己成為飛行員、科學家、醫生等,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樣的心理活動嗎?腦對己有事物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過程。想象是創造的前提。古人想象人能在空中飛行,后人發明制造了飛機;托爾斯泰通過想象創造出娜塔沙形象,寫出了不朽名著《戰爭與和平》。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未來的世界需要想象力,同學們,只要我們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富于想象,大家就將是未來的托爾斯泰、瓦特、牛頓、愛迪生。
2、下面請同學們來積累兩條名言(老師用毛筆寫下兩條名言在紙上,貼在黑板兩旁)
名言一:想象是創造的先導,是思維騰飛的翅膀。
名言二: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想象為出發點的。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如果人類也有尾巴》,并愉快地完成下面的問題。愿同學們讀得沉醉,愿同學們答得輕松。
(二)初涉課文
1、看圖畫《有尾巴的動物》說說動物尾巴的功能。
2、看圖畫《長了尾巴的人類》挑選圖畫上任一角色來扮演,并想象一下這一人物的心理活動,并設計一段臺詞,夸夸自己的尾巴
(臺詞內容:尾巴的特點及功能)
(三)朗讀課文
注意:1、聲音要亮,吐字要清,有表情,重停頓。
2、動手動腦,用小圓圈標出你認為要積累的字、詞、句子和疑難問題,準備閃亮登場發言。
(四)細讀課文
細讀課文后,小組討論,并編寫課文提綱,準備精彩的發言。
(五)探究課文
1、作者怎么會想到讓人類長一條尾巴呢?作者的想象是不是荒唐、胡想、神經錯亂?作者想象了什么內容,依據是什么?
2、想象是豐富的,新奇的,那么在想象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談談你的想法。
(六)各抒己見
思考:作者在想象了人類有尾巴的種種好處后,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愿意長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
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小組辯論:
{正方:人類長尾巴好
辯題{
{反方:人類長尾巴不好
(七)知識的拓展延伸
打破常規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對同一事物往往能提出新奇的見解。模仿課文,大膽想象,用“假如。…”為題寫一篇短文。
“教學設計”說明
一、“導語 ”的設計:我覺得設計好導語 ,可以把學生引入興趣的大門,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導入 像戲劇的序幕令學生心馳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學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讓學生啟開思維的大門,點燃智慧的火炬。所以我從同學們的“理想”談起,引導學生懂得“想象”這一概念,進而讓學生懂得“想象”在發明創造申的重要作用,以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二、“積累名言兩條”有三個目的:(1)是引導學生注意積累,建立“資料庫”,為寫作打好基礎;(2)是通過名言告訴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性;(3)是讓學生欣賞書法,告訴學生練一手好字也是一個人必備的素質。
三、“初涉課文”我設汁了看圖說話,一是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進入課文,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訓練學生觀察力、口頭表達能力,也引起學生探究課文的強烈愿望,從而自然而然地導入 課文。
四、“朗讀課文”這一環節,目的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課文,把學習的發現權交給學生,培養學全認真閱讀的習慣,又鍛煉了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充分體現了自生合作學習的特點。
五、“細讀課文”這一環節,意在引導學生閱讀、歸納的能力。
六、“探究課文”這一環節,意在引導學生懂得想象不是胡編亂造,而是有依據的這一學習重點。讓學生懂得想象的基礎是生活,想象的靈魂是真實這一道理。
七、在“各抒己見”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小辯論”,意在形成課堂高潮,出現彼此相爭的局面,從而訓練了學生想象力和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表達自己觀點、捍衛自己觀點的能力。
八、“知識的拓展延伸”重在將學生的學習引間更深廣的空間,實現由課內向課外、由書本到生活、由學習到實踐的延伸,從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探究精神。
廣西 北海市五中 韋小燕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篇6
一、教學設想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興趣的科技小品,它的顯著特點是:設想大膽新奇、引人入勝;想像合理有據,富有邏輯。教學本文,目的在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啟發引導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思維,大膽設想,培養學生創造生活的興趣和信心。教學中宜采用導讀式、啟發式、表演、閱讀歸納、辯論等手段。
二、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寫一個《動物夸尾巴》的故事、小品或小快板等,內容為動物尾巴的特點、功能等,準備上課表演。
(設計目的: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寫作、口頭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
(二)導入 新課
由學生表演自己創作的《動物夸尾巴》。主要角色可包括:機靈的猴子、漂亮的松鼠、美麗的孔雀、可愛的兔子、矯健的燕子、威嚴的老虎等。臺詞內容:尾巴的特點及功能。教師可與班內同學一起對各小組的表演進行評價,選出最佳表演小組。
【設計說明】此為全課的引子,能自然、恰當地導入 新課能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附: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制作多媒體動畫,讓學生給予配音表演,引入新課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
(三)初涉新課
看圖說話,本文有一幅生動而有趣的圖畫——長了尾巴的人類。課前可將此圖加工復制成放大的彩色圖畫,課堂上展示此圖,會吸引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進行觀察,并讓學生把看到的有趣的地方說出來。
【設計說明】此環節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進入新課,符合學生心理,易于調動積極性,而且也充分利用了教材資源;在學生賞圖說畫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口頭表達能力,也激起了學生探究課文的強烈愿望。
(四)細讀課文
1.學生閱讀課文,聯系前面看圖說話的內容,歸納作者想像的人類尾巴的作用與功能。(可分組活動,比一比哪個組做得又快又好,可讓各小組將提綱寫在膠片或玻璃板上,準備通過投影與其他組交流)
【設計說明】此環節將引導學生對文章3、4兩段認真細讀。進而歸納要點,整理提綱。此過程既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又鍛煉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充分體現自主與合作學習的特點。(做得好的組應給予鼓勵)
提綱如下:(供參考)
(1)表情達意(表示歉意、贊同、友好、愛意等)。
(2)保健作用(感知溫度、豐富的穴位可治疑難病癥)。
(3)帶來操作之便。
2.提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作者怎么會想到讓人類長一條尾巴呢?
(可從文章第一自然段找答案,歸納出是源自于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可引導學生思考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來源于發明者對生活的認真觀察和思考,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也可讓學生發言,說說哪些發明創造是受到了生活中的什么啟發。如,飛機的發明,鋸子的發明等)
(五)課堂討論
1.各抒己見
作者在想像了人類有尾巴的種種好處后,得出了一個什么樣的結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愿意長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
【設計說明】課文最后把人類貧困、短壽、行動不便等歸罪于沒有尾巴,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并希望世人都有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此結論盡管是作者的一個美好心愿,但事實上有好多人并不認同。安排此活動在于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因為贊同者,必然會將課內有關尾巴的功能和作用作為依據,并結合生活實際作更廣闊的想像;不贊同者顯然與課文作者的觀點相悖,欲使之樹立,不得不充分展開想像,為自己的觀點找依據。此活動引導得好,將會形成課堂高潮,出現彼此相爭的熱烈場面。此情此景,對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捍衛自己的觀點的能力無疑是最好的契機。
附:本環節也可以辯論的形式出現,論題可擬為:(1)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2)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辯論要求較高,需廣泛的搜集資料,作大量的準備。因此可放在第二課時專題舉行)
2.奇思妙想
口頭作文,以“假如……”為題展開想像,提出新奇的見解,學生活動,可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推選出同學在班內講。
【設計說明】“如果人類也有尾巴”這個設想大膽而新奇,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在動物園觀賞動物時的所見所感,由此引發超常的設想,不失為一位關心生活、熱愛生活的人。學習本文作者,做生活的有心人,看到生活中的矛盾,要敢于打破常規思維,大膽想像,以求解決矛盾,人類的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假想的實現。因此,此活動應該是本節課的一個升華,在此學生的想像力可得到充分的發展。
(六)布置作業
將“假如……”一題寫成日記。
【設計說明】口頭作文環節當堂實施,不可能盡善盡美,將此留為作業 ,一方面完善課內想像成果,一方面轉化為寫作的訓練,再一方面我們的想像是否科學,留在日記中好待將來驗證,說不定由此能激發學生創造生活的興趣和信心。
(設計者安平仙)
三、教學過程 (片斷)
說明:本部分內容是第一課時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內容后,就最后一個自然段作者提出的觀點你是否贊同,布置學生課下搜集資料,在本節課展開辯論。
師:有的人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有的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你的看法是什么?請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退化的同學坐在教室的左側,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進化的同學坐在教室的右側,我們來開一場辯論會,怎么樣?
(學生積極響應)
進化方表演小品《神奇的尾巴》,以此展示本方觀點。
學生1(兩手自然垂下,做袋鼠姿勢跳上講臺):我的名字叫sofa,澳大利亞是我家,聽我來段數來寶,把我的尾巴夸一夸。我的尾巴作用大,行走坐立離不開它,跳躍它能保平衡,累了垂下當沙發,別看只有三條腿,比你四條還穩哪!(學生自發的拍手打節奏)
學生2(扮松鼠,手拿雞毛撣放在背后):袋鼠把它的尾巴夸,我的尾巴也不差,我的尾巴粗又大,晚上能當被子搭,如果遇上雷陣雨,還能當成傘來打。如果敵人來找碴,尾巴變成傘一把,一飛飛到樹底下,輕輕松松躲過它。
(學生熱烈鼓掌)
退化方也不示弱,表演相聲《兩只老鼠》。
生1:晦!哥們,今天到哪搞地下工作了?
生2:哼!別提了,本來想到姓王的家搞點東西吃,可是一不小心,把這條尾巴夾住了。(指著尾巴)
生1:那你是怎么逃出來的?
生2:多虧我吃的多,力氣大,費了好大勁才把尾巴給拽出來,否則小命就完了。
生1:是呀!這條尾巴真沒用,不僅不能當武器,還經常拖累我們。
生2:可是有些愚蠢的人們還想要一條尾巴,真是不知好歹。咦!前面那么熱鬧,在干什么呀?
生1:好像在開什么尾巴大會。
生2:湊個熱鬧去!
生1:走!
師:雙方的表演都很精彩,那么,看了對方的表演,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1:對方的表演很精彩,但那是動物尾巴的功能,不是人尾的功能。
生2:老鼠可利用尾巴偷油,這也是尾巴的功能,因此對方說老鼠的尾巴真沒用是不對的。
生3:兩方的表演都很精彩,表達自己的觀點,各有特點。
師:小品短小精悍,語言的節奏感很強,相聲語言幽默,感染力強,最主要的是通過表演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輕松之后,請同學們把課下收集的資料在組內交流,想一想,對方可能會提出怎樣的觀點,我們如何進行反駁。(雙方在組內交流大約5分鐘)
【設計說明】在收集資料,進行辯論時,辯論雙方不能只對“人類進化史”進行辯論,還應體現大膽的想像,合理的推測。為此,第一課時可提示學生從動物的尾巴上找到啟示,大膽的采用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就使雙方的觀點由抽象化轉變為形象化,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才樂于接受,同時活躍課堂氣氛。此外學生的表演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之一。
師:同學們都是有備而來,我們的辯論開始。(學生躍躍欲試)
進化方生1(闡述觀點):我方的觀點是人類的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達爾文在《生物進化論》中明確指出,“適者生存”,這說明人類的尾巴沒有用了,才被淘汰。人類經過幾十萬年才進化成今天這個樣子,難道要出現“返祖現象”嗎?難道要返回類人猿時代嗎?(雙方鼓掌)
退化方生1:在歷史課上,我們學過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制造工具,難道人有了尾巴就不是人了嗎?(質問的口氣)《十萬個為什么》中談到人的胚胎發育到兩個月末時,是有尾巴的,你能說那不是人嗎?
進化方生2(立刻反駁):雖然人的胚胎發育到兩個月末時是有尾巴的,但是,在胎兒的成長過程中,控制生尾的基因關閉了。如果小孩子生下來長著尾巴,只能說明控制生尾的基因出了毛病而沒有關閉。(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進化方生3:我們不否認我們的祖先長著尾巴,但在進化的過程中,尾巴的消失就證明人類不需要尾巴。
退化方生2:人類之所以沒有尾巴,是因為人類沒有好好利用尾巴。
退化方生3(闡述觀點):人類長了尾巴可以表情達意,正像書中所說的:人們一旦做了錯事,最先垂下的自然是尾巴;表示贊同時,也許會像狗一樣把尾巴翹起來,搖未搖去;人們選舉領導,甚至議員、總統的選舉,舉的不是手而是尾巴。
進化方生1:人類足可以用握手以及表情、動作表達自己的感情,有了尾巴不就是多余的嗎?(反問的語氣增強語言的氣勢)
退化方生4(強烈抗議):請對方辯友注意你的言詞,難道你為了表達你的感情,就一定要長出一條尾巴嗎?
退化方生5(闡述觀點):我認為人類有尾巴會便于操作,正如書中所畫(130頁),有一個人在鋸木頭時,可用自己的尾巴卷住木頭,木頭就不容易滾動;那位婦女可用尾巴卷住自己的女兒,在干活時就不會把女兒丟失。
進化方生4(闡述觀點):如果人類有尾巴,會給人類帶來許多不便。例如:騎車時會把尾巴絞在車輪里,關門時會把尾巴夾住。
退化方生2(抓住對方同學的漏洞,搶先站起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人可以長出具有動物尾巴功能的尾巴。《百科全書》中寫道:魚尾有點像扇子,用力擺動時,推動身體向前游,同時還能控制方向,起舵的作用,如果人類的尾巴到水中變成魚尾的形狀,不就省得潛水員穿上笨重的腳蹼了嗎?
退化方生6:蜘蛛猴的尾巴被稱為“第五只手”,松鼠的尾巴有多種的功能,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尾巴,生活會更豐富多彩。
進化方生5:這是動物的尾巴的功能,不是人的尾巴的功能。(雙方爭論的異常激烈)
退化方生3:當今的科學技術已經很先進了,我們可以把控制動物尾巴功能的基因轉入人的尾巴上,讓人類有一條多功能的尾巴。(掌聲響起)
進化方生5;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斷。如果把動物尾巴上的基因轉入人類尾巴中,異體移植就會出現排異現象,所以我方認為人類不可能有多功能的尾巴,人類的尾巴是單調的,沒用的。
退化方生7:英國古人類學家獲·克森在《人類之后》里勾勒出50萬年后,由于未來環境嚴重污染,地球上只有抗污性很強的水中藻類的存在,這成了人類的食糧,未來人長著尾巴,尾巴上長著一個大脈管,來吸取湖中的藍綠色藻類。
進化方生1(反應很快):為了不使我們的子孫后代長一條沒有用的尾巴,同學們,請珍惜我們的環境吧!對方同學,你們是選擇珍惜環境呢?還是選擇長一條尾巴?(掌聲再次響起)
師:同學們唇槍舌劍,辯論得很激烈。正方同學抓住尾巴的功能,想像新奇。反方同學從達爾文的《進化論》入手,搜集大量的資料,想像到人類尾巴可能帶來的諸多不便,有理有據,想像大膽。我們的辯論很成功。
【設計說明】語文版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辯論就屬于語文學習的一種形式,是聽與說的互動過程,可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這正是口語交際要培養的能力。辯論越激烈,學生的思維越活躍,雙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的氣氛會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大膽想像。另外這種形式還有利于激活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和習慣,發展學生的個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等。在教學中,我們不妨多給學生提供一些這樣的機會。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篇7
一、教學設想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興趣的科技小品,它的顯著特點是:設想大膽新奇、引人入勝;想像合理有據,富有邏輯。教學本文,目的在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啟發引導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思維,大膽設想,培養學生創造生活的興趣和信心。教學中宜采用導讀式、啟發式、表演、閱讀歸納、辯論等手段。
二、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寫一個《動物夸尾巴》的故事、小品或小快板等,內容為動物尾巴的特點、功能等,準備上課表演。
(設計目的: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寫作、口頭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
(二)導入 新課
由學生表演自己創作的《動物夸尾巴》。主要角色可包括:機靈的猴子、漂亮的松鼠、美麗的孔雀、可愛的兔子、矯健的燕子、威嚴的老虎等。臺詞內容:尾巴的特點及功能。教師可與班內同學一起對各小組的表演進行評價,選出最佳表演小組。
【設計說明】此為全課的引子,能自然、恰當地導入 新課能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附: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制作多媒體動畫,讓學生給予配音表演,引入新課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
(三)初涉新課
看圖說話,本文有一幅生動而有趣的圖畫——長了尾巴的人類。課前可將此圖加工復制成放大的彩色圖畫,課堂上展示此圖,會吸引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進行觀察,并讓學生把看到的有趣的地方說出來。
【設計說明】此環節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進入新課,符合學生心理,易于調動積極性,而且也充分利用了教材資源;在學生賞圖說畫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口頭表達能力,也激起了學生探究課文的強烈愿望。
(四)細讀課文
1.學生閱讀課文,聯系前面看圖說話的內容,歸納作者想像的人類尾巴的作用與功能。(可分組活動,比一比哪個組做得又快又好,可讓各小組將提綱寫在膠片或玻璃板上,準備通過投影與其他組交流)
【設計說明】此環節將引導學生對文章3、4兩段認真細讀。進而歸納要點,整理提綱。此過程既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又鍛煉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充分體現自主與合作學習的特點。(做得好的組應給予鼓勵)
提綱如下:(供參考)
(1)表情達意(表示歉意、贊同、友好、愛意等)。
(2)保健作用(感知溫度、豐富的穴位可治疑難病癥)。
(3)帶來操作之便。
2.提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作者怎么會想到讓人類長一條尾巴呢?
(可從文章第一自然段找答案,歸納出是源自于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可引導學生思考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來源于發明者對生活的認真觀察和思考,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也可讓學生發言,說說哪些發明創造是受到了生活中的什么啟發。如,飛機的發明,鋸子的發明等)
(五)課堂討論
1.各抒己見
作者在想像了人類有尾巴的種種好處后,得出了一個什么樣的結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愿意長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
【設計說明】課文最后把人類貧困、短壽、行動不便等歸罪于沒有尾巴,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并希望世人都有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此結論盡管是作者的一個美好心愿,但事實上有好多人并不認同。安排此活動在于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因為贊同者,必然會將課內有關尾巴的功能和作用作為依據,并結合生活實際作更廣闊的想像;不贊同者顯然與課文作者的觀點相悖,欲使之樹立,不得不充分展開想像,為自己的觀點找依據。此活動引導得好,將會形成課堂高潮,出現彼此相爭的熱烈場面。此情此景,對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捍衛自己的觀點的能力無疑是最好的契機。
附:本環節也可以辯論的形式出現,論題可擬為:(1)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2)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辯論要求較高,需廣泛的搜集資料,作大量的準備。因此可放在第二課時專題舉行)
2.奇思妙想
口頭作文,以“假如……”為題展開想像,提出新奇的見解,學生活動,可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推選出同學在班內講。
【設計說明】“如果人類也有尾巴”這個設想大膽而新奇,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在動物園觀賞動物時的所見所感,由此引發超常的設想,不失為一位關心生活、熱愛生活的人。學習本文作者,做生活的有心人,看到生活中的矛盾,要敢于打破常規思維,大膽想像,以求解決矛盾,人類的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假想的實現。因此,此活動應該是本節課的一個升華,在此學生的想像力可得到充分的發展。
(六)布置作業
將“假如……”一題寫成日記。
【設計說明】口頭作文環節當堂實施,不可能盡善盡美,將此留為作業 ,一方面完善課內想像成果,一方面轉化為寫作的訓練,再一方面我們的想像是否科學,留在日記中好待將來驗證,說不定由此能激發學生創造生活的興趣和信心。
(設計者安平仙)
三、教學過程 (片斷)
說明:本部分內容是第一課時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內容后,就最后一個自然段作者提出的觀點你是否贊同,布置學生課下搜集資料,在本節課展開辯論。
師:有的人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有的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你的看法是什么?請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退化的同學坐在教室的左側,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進化的同學坐在教室的右側,我們來開一場辯論會,怎么樣?
(學生積極響應)
進化方表演小品《神奇的尾巴》,以此展示本方觀點。
學生1(兩手自然垂下,做袋鼠姿勢跳上講臺):我的名字叫sofa,澳大利亞是我家,聽我來段數來寶,把我的尾巴夸一夸。我的尾巴作用大,行走坐立離不開它,跳躍它能保平衡,累了垂下當沙發,別看只有三條腿,比你四條還穩哪!(學生自發的拍手打節奏)
學生2(扮松鼠,手拿雞毛撣放在背后):袋鼠把它的尾巴夸,我的尾巴也不差,我的尾巴粗又大,晚上能當被子搭,如果遇上雷陣雨,還能當成傘來打。如果敵人來找碴,尾巴變成傘一把,一飛飛到樹底下,輕輕松松躲過它。
(學生熱烈鼓掌)
退化方也不示弱,表演相聲《兩只老鼠》。
生1:晦!哥們,今天到哪搞地下工作了?
生2:哼!別提了,本來想到姓王的家搞點東西吃,可是一不小心,把這條尾巴夾住了。(指著尾巴)
生1:那你是怎么逃出來的?
生2:多虧我吃的多,力氣大,費了好大勁才把尾巴給拽出來,否則小命就完了。
生1:是呀!這條尾巴真沒用,不僅不能當武器,還經常拖累我們。
生2:可是有些愚蠢的人們還想要一條尾巴,真是不知好歹。咦!前面那么熱鬧,在干什么呀?
生1:好像在開什么尾巴大會。
生2:湊個熱鬧去!
生1:走!
師:雙方的表演都很精彩,那么,看了對方的表演,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1:對方的表演很精彩,但那是動物尾巴的功能,不是人尾的功能。
生2:老鼠可利用尾巴偷油,這也是尾巴的功能,因此對方說老鼠的尾巴真沒用是不對的。
生3:兩方的表演都很精彩,表達自己的觀點,各有特點。
師:小品短小精悍,語言的節奏感很強,相聲語言幽默,感染力強,最主要的是通過表演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輕松之后,請同學們把課下收集的資料在組內交流,想一想,對方可能會提出怎樣的觀點,我們如何進行反駁。(雙方在組內交流大約5分鐘)
【設計說明】在收集資料,進行辯論時,辯論雙方不能只對“人類進化史”進行辯論,還應體現大膽的想像,合理的推測。為此,第一課時可提示學生從動物的尾巴上找到啟示,大膽的采用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就使雙方的觀點由抽象化轉變為形象化,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才樂于接受,同時活躍課堂氣氛。此外學生的表演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之一。
師:同學們都是有備而來,我們的辯論開始。(學生躍躍欲試)
進化方生1(闡述觀點):我方的觀點是人類的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達爾文在《生物進化論》中明確指出,“適者生存”,這說明人類的尾巴沒有用了,才被淘汰。人類經過幾十萬年才進化成今天這個樣子,難道要出現“返祖現象”嗎?難道要返回類人猿時代嗎?(雙方鼓掌)
退化方生1:在歷史課上,我們學過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制造工具,難道人有了尾巴就不是人了嗎?(質問的口氣)《十萬個為什么》中談到人的胚胎發育到兩個月末時,是有尾巴的,你能說那不是人嗎?
進化方生2(立刻反駁):雖然人的胚胎發育到兩個月末時是有尾巴的,但是,在胎兒的成長過程中,控制生尾的基因關閉了。如果小孩子生下來長著尾巴,只能說明控制生尾的基因出了毛病而沒有關閉。(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進化方生3:我們不否認我們的祖先長著尾巴,但在進化的過程中,尾巴的消失就證明人類不需要尾巴。
退化方生2:人類之所以沒有尾巴,是因為人類沒有好好利用尾巴。
退化方生3(闡述觀點):人類長了尾巴可以表情達意,正像書中所說的:人們一旦做了錯事,最先垂下的自然是尾巴;表示贊同時,也許會像狗一樣把尾巴翹起來,搖未搖去;人們選舉領導,甚至議員、總統的選舉,舉的不是手而是尾巴。
進化方生1:人類足可以用握手以及表情、動作表達自己的感情,有了尾巴不就是多余的嗎?(反問的語氣增強語言的氣勢)
退化方生4(強烈抗議):請對方辯友注意你的言詞,難道你為了表達你的感情,就一定要長出一條尾巴嗎?
退化方生5(闡述觀點):我認為人類有尾巴會便于操作,正如書中所畫(130頁),有一個人在鋸木頭時,可用自己的尾巴卷住木頭,木頭就不容易滾動;那位婦女可用尾巴卷住自己的女兒,在干活時就不會把女兒丟失。
進化方生4(闡述觀點):如果人類有尾巴,會給人類帶來許多不便。例如:騎車時會把尾巴絞在車輪里,關門時會把尾巴夾住。
退化方生2(抓住對方同學的漏洞,搶先站起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人可以長出具有動物尾巴功能的尾巴。《百科全書》中寫道:魚尾有點像扇子,用力擺動時,推動身體向前游,同時還能控制方向,起舵的作用,如果人類的尾巴到水中變成魚尾的形狀,不就省得潛水員穿上笨重的腳蹼了嗎?
退化方生6:蜘蛛猴的尾巴被稱為“第五只手”,松鼠的尾巴有多種的功能,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尾巴,生活會更豐富多彩。
進化方生5:這是動物的尾巴的功能,不是人的尾巴的功能。(雙方爭論的異常激烈)
退化方生3:當今的科學技術已經很先進了,我們可以把控制動物尾巴功能的基因轉入人的尾巴上,讓人類有一條多功能的尾巴。(掌聲響起)
進化方生5;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斷。如果把動物尾巴上的基因轉入人類尾巴中,異體移植就會出現排異現象,所以我方認為人類不可能有多功能的尾巴,人類的尾巴是單調的,沒用的。
退化方生7:英國古人類學家獲·克森在《人類之后》里勾勒出50萬年后,由于未來環境嚴重污染,地球上只有抗污性很強的水中藻類的存在,這成了人類的食糧,未來人長著尾巴,尾巴上長著一個大脈管,來吸取湖中的藍綠色藻類。
進化方生1(反應很快):為了不使我們的子孫后代長一條沒有用的尾巴,同學們,請珍惜我們的環境吧!對方同學,你們是選擇珍惜環境呢?還是選擇長一條尾巴?(掌聲再次響起)
師:同學們唇槍舌劍,辯論得很激烈。正方同學抓住尾巴的功能,想像新奇。反方同學從達爾文的《進化論》入手,搜集大量的資料,想像到人類尾巴可能帶來的諸多不便,有理有據,想像大膽。我們的辯論很成功。
【設計說明】語文版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辯論就屬于語文學習的一種形式,是聽與說的互動過程,可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這正是口語交際要培養的能力。辯論越激烈,學生的思維越活躍,雙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的氣氛會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大膽想像。另外這種形式還有利于激活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和習慣,發展學生的個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等。在教學中,我們不妨多給學生提供一些這樣的機會。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篇8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一、知識教學點
1.增進對科幻作品的了解,體會想象在科幻作品中的表達作用。
2.培養學生打破常規思維模式,勇于提出新奇見解的科學精神。
二、能力訓練點
訓練學生打破常規思維模式,變換角度思考。
三、學法引導
放手讓學生自由想象,想象越新奇越好。
四、教學的重難點
1.在學習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大膽想象力。
2.理解大膽而奇特的想象必須有合理的根據作導引。
五、教學時數
一課時
六、教學具準備
若干圖片
七、教學步驟
一、激情導入 課文
1.先和同學們講一段“關于尾巴的故事”,動物最有用的工具之一是它的尾巴,每種動物的尾巴都有它的特殊用途。鱷魚用它的強有力的尾巴擊退敵人;狐貍用它的尾巴保持溫暖;而松鼠如果從樹上掉下來,就把尾巴當作降落傘使自己安全著陸;海貍用它的尾巴發警號,游泳時用尾巴劃水轉向,還用尾巴給窩里墊土,當咬斷大樹時用尾巴來穩住身體。有一天動物進行了一次交換尾巴的游戲,它們是這樣交換的。(印發有關資料,資料附后)
2.聽完這個故事,同學們知道了每個動物都有適合自己的尾巴,那么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人類如果也有尾巴會是什么情況?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美國作家坎斯·彼勒的科學小品:“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一)自由讀課文。
1.在預習的基礎上鞏固對字詞的掌握
重點字詞:閑暇 翹起 蹭(cèng)
2.同學們思考討論后明確:
(1)作者是由什么而想到人類會有尾巴? (“被看的動物都有尾巴”——“看動物的動物——人”都沒有尾巴這個客觀事實引發出來的)
作者通過奇特而有據的想象入題,提出“如果人類也有尾巴”的設想。
(2)如果人類有了尾巴,那么人類的尾巴該是什么樣的?
(不會太長,不會長毛;男尾比女尾粗壯些,女尾巴會更柔美;尾巴外裹著一層薄薄的皮;尾巴都會露在外面。)
(3)有尾巴的人們又會如何去珍視自己的尾巴?
(會對尾巴加以裝點和保護,以使尾巴更美麗,更耐用)
(4)人類的尾巴有哪些功能?
A.生理上有表情達意的作用(表示歉意、表示贊同、表示友好、表示愛戀);
B.有保健的作用(更方便地感知外界的溫度、豐富的穴位可以用來治療凝難病癥);
C.尾巴可以帶來操作之便(木工用尾巴夾住木頭、女人用尾巴圈緊小孩,運動場上用尾巴拔河,使體操動作更精彩)。
(5)最后作者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
愿世上人人都有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
(6)你們還有什么大膽的想象?
(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待機出示圖片)
(二)學習課文的重點:大膽而奇特的想象是開啟本文思路的鑰匙,更是展開本文的翅膀。
同學們,剛才我們學習的內容,都源于作者大膽的想象,作者的想象雖然大膽而奇特,但都有著合理推導,現在我們一起來探討作者在文中是怎樣體現新奇和合理的?
1.人類有尾巴——“被看的動物都有尾巴”,看動物的動物——人都沒有尾巴引發出來的。
2.想象人類尾巴的樣子——有尾巴的基礎上——根據人類身體發膚的特征及男人、女人體態差異上進行的。
3.尾巴的生理功能,工作之便——是從尾巴與人類參加社會活動的聯系想象出來的。
4.化妝品商店會有“尾巴專柜”,醫院開設尾巴的專門門診,也都是從與人體相關的社會服務項目誘導出來的想象。
5.文章最后說:“人們之所以貧困,之所以壽命不長,之所以行動不便……都是因為人們沒有尾巴”——這驚世駭俗的想象,作者雖然難以將“貧困、短壽、行動不便”同尾巴的關系一一說明,但由于全文的想象都是有據的,所以讀者對最后的驚人之語,雖然感到奇異,都又不覺其荒唐。
(三)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
作者大膽地想象了“如果人類也有尾巴”的一片天地,同學們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現在我們來認真地想一想,如果作者的這一愿望實現,那么我們人類人人都會擁有一條美麗的尾巴,作者筆下尾巴有很多的用處和好處,現在我們一起來發揮想象:如果這一愿望真的成為現實,尾巴會給我們帶來些什么麻煩?
同學們自由發言:(1)人類有尾巴不美麗,甚至是丑;(2)露著尾巴是把個人隱私暴露出來;(3)有了尾巴坐車不方便;(4)會給別人帶來騷擾……
(開一場現場討論會:如果人類長尾巴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通過發言培養學生大膽的想象,同時也讓學生明白,我們的祖先是有尾巴的,是因為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尾巴的功能被四肢和語言等代替,尾巴所要表達的信息,用其他都能表達,所以尾巴就漸漸消失了,應該說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
三、課堂小結
課文描述的是想象中的奇妙世界,想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想象讓我們今天的生活變得如此豐富多彩。課文打破常規的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對同一事物提出了不同于傳統的新的見解,學習了這篇課文后,同學們也不妨試著對周圍的事物,換個角度去思考,大膽地作出假設,提出不同于傳統的新見解,也許你會獲得一種別有洞天的喜悅,現在我們以“假如……”開頭說一段話,看誰的想象豐富、奇特又合乎情理,想象越新奇越好。
例:假如人類仍能夠四肢自如地行走,就會帶來行動快捷,減少車輛擁堵等效果,也會避免或者減少大腦缺血、脊椎彎曲、勞損、胃下垂、痔瘡等疾病的發生。
四、布置作業
以“假如……”為話題寫一段話,看看誰的想象豐富、奇特而合乎情理。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篇9
德化五中 陳志明
一、激情導入 課文
1.同學們知道了每個動物都有適合自己的尾巴,那么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人類如果也有尾巴會是什么情況?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美國作家坎斯·彼勒的科學小品:“如果人類也有尾巴”。
1、思考:
(1)作者是由什么而想到人類會有尾巴? (“被看的動物都有尾巴”——“看動物的動物——人”都沒有尾巴這個客觀事實引發出來的)
作者通過奇特而有據的想象入題,提出“如果人類也有尾巴”的設想。
(2)如果人類有了尾巴,那么人類的尾巴該是什么樣的?
(不會太長,不會長毛;男尾比女尾粗壯些,女尾巴會更柔美;尾巴外裹著一層薄薄的皮;尾巴都會露在外面。)
(3)有尾巴的人們又會如何去珍視自己的尾巴?
(會對尾巴加以裝點和保護,以使尾巴更美麗,更耐用)
(4)人類的尾巴有哪些功能?
A.生理上有表情達意的作用(表示歉意、表示贊同、表示友好、表示愛戀);
B.有保健的作用(更方便地感知外界的溫度、豐富的穴位可以用來治療凝難病癥);
C.尾巴可以帶來操作之便(木工用尾巴夾住木頭、女人用尾巴圈緊小孩,運動場上用尾巴拔河,使體操動作更精彩)。
(5)最后作者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
愿世上人人都有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
(6)你們還有什么大膽的想象?
(二)學習課文的重點:合理而奇特的想象是開啟本文思路的鑰匙,更是展開本文的翅膀。
同學們,剛才我們學習的內容,都源于作者大膽的想象,作者的想象雖然大膽而奇特,但它都有著合理推導,現在我們一起來探討作者在文中是怎樣體現新奇和合理的?
1.人類有尾巴——“被看的動物都有尾巴”,看動物的動物——人都沒有尾巴引發出來的。
2.想象人類尾巴的樣子——有尾巴的基礎上——根據人類身體發膚的特征及男人、女人體態差異上進行的。
3.尾巴的生理功能,工作之便——是從尾巴與人類參加社會活動的聯系想象出來的。
4.化妝品商店會有“尾巴專柜”,醫院開設尾巴的專門門診,也都是從與人體相關的社會服務項目誘導出來的想象。
5.文章最后說:“人們之所以貧困,之所以壽命不長,之所以行動不便……都是因為人們沒有尾巴”——這驚世駭俗的想象,作者雖然難以將“貧困、短壽、行動不便”同尾巴的關系一一說明,但由于全文的想象都是有據的,所以讀者對最后的驚人之語,雖然感到奇異,都又不覺其荒唐。
師:請一位同學朗讀3、4兩段。
生1:做錯了事,垂下尾巴。表示贊同,搖尾巴。選舉領導,舉尾巴。初次見面,握尾巴。得意的時候,翹尾巴。害羞的時候紅尾巴。巴結對方,蹭尾巴。年輕人談戀愛,尾巴拉在一起。
生2:尾巴還可以感覺空氣的溫度,有保健的作用,治療疑難病癥。還可以幫助人們騰出手來干其他的活等等。
師:同學們都講得很好,那除了文中列舉的以外,你還能舉出一些嗎?試舉一兩例。
生:生氣的時候,抖尾巴。高興的時候,甩尾巴。
師: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然后“用之所以……,之所以……,之所以……,之所以……,都是因為……”仿造一句話。
生1:我國近年來,之所以南方常鬧水災,之所以北方常遭沙塵暴,之所以氣候反常,之所以有地區發生泥石流,都是因為在發展經濟中忽視了環境保護。
生2:地球媽媽之所以在哭泣,之所以渾身臟兮兮,之所以長年累月營養不良,之所以面容樵碎,都是因為長期以來受到人類折磨與虐待。
生3:中國之所以人民能過上幸福生活,之所以祖國能繁榮昌盛,之所以經濟能騰飛,都是因為有黨的好政策。
(三)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
1、尾巴帶來的煩惱(想象力的遷移)。
教師:尾巴有種種好處,如果給每個人都裝上一條尾巴,會不會帶來什么煩惱?請聯系生活展開想象(學生發言)。
2、“理想的尾巴”設計方案(想象力、創制力的遷移)。
教師:既然尾巴有種種功能,它也可能帶來很多麻煩,讓我們為自己設計一條理想的尾巴,要聯系生活,揚長避短。
具體方法:
內容:①從“樣子”“裝飾”“作用”三個方面展開想象,為自己設計一條理想的尾巴。
②方案由圖案、說明文字兩部分組成。
形式:①小組討論,共同完成一份設計方案。
注意:能寫的寫,能畫的畫,能說的說,每一個人都要有一個點子。
②方案展示:小組共同上臺展示作品,口頭說明方案。(每個成員參與)
作者大膽地想象了“如果人類也有尾巴”的一片天地,同學們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現在我們來認真地想一想,如果作者的這一愿望實現,那么我們人類人人都會擁有一條美麗的尾巴,作者筆下尾巴有很多的用處和好處,現在我們一起來發揮想象:如果這一愿望真的成為現實,尾巴會給我們帶來些什么麻煩?
(1)人類有尾巴不美麗,甚至是丑;(2)露著尾巴是把個人隱私暴露出來;(3)有了尾巴坐車不方便;(4)會給別人帶來騷擾……
明白:我們的祖先是有尾巴的,是因為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尾巴的功能被四肢和語言等代替,尾巴所要表達的信息,用其他都能表達,所以尾巴就漸漸消失了,應該說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
三、課堂小結
想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課文打破常規的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對同一事物提出了不同于傳統的新的見解,學習了這篇課文后,同學們也不妨試著對周圍的事物,換個角度去思考,大膽地作出假設,提出不同于傳統的新見解,也許你會獲得一種別有洞天的喜悅,現在我們以“假如……”開頭說一段話,看誰的想象豐富、奇特又合乎情理,想象越新奇越好。
例:假如人類仍能夠四肢自如地行走,就會帶來行動快捷,減少車輛擁堵等效果,也會避免或者減少大腦缺血、脊椎彎曲、勞損、胃下垂、痔瘡等疾病的發生。
師:你們看過海峽兩岸大學生辨論會嗎?那些慷慨陳辭的場面,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那妙語連珠、應對自如的口才,我深深為他們所折服,你們呢?你們也一定想有如此敏捷的頭腦、如此靈巧的口才吧!古羅馬雄辯家西賽羅曾講過,訓練有文化素養的雄辯家的方法,不在乎背誦講說規則,而在于實地訓練。讓我們這堂課來試一下辯論,增強你口頭表達的條理性、生動性。
生:論題擬為:尾巴的小時是人類的退化。贊同者將課內有尾巴的功能的作用作為依據,并結合生活實際作更廣闊的想象。不贊同者要充分展開想象力為自己的觀點找依據。(可以討論一下)要求:①快速組織語言;②語言準確;③響亮、流暢。
(這時課堂形成了高潮,出現彼此相爭的熱烈場面)
生1:我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假如人類有了尾巴,起居睡覺很不方便,例如:你趕電梯時,有時急急忙忙地趕進去,而尾巴有可能被夾在門口,這時,你將會痛苦萬分。所以我覺得尾巴只會防礙我們。
生2:我認為人類沒有尾巴是退化。因為尾巴相當于第三只手,手做得到的事情,尾巴也做得到,例如購物,收拿不完的,尾巴可以幫著拿。一些體育活動可以保護平衡,例如體操。學習起來也方便,如果你的手不小心受傷了,或寫字寫得久,太累了,就可以用尾巴寫……
生3:我不同意你的說法,我認為人類的尾巴消失是進化,因為人類的祖先是類人緣,人類逐步發展變化,手腳靈活,便不需要尾巴了,正以為尾巴不在有用武之地,因此尾巴才逐漸消失。而且人類如果還拖著條尾巴,那起居、行走起來會很不方便。例如睡覺,有尾巴的動物睡覺是趴著睡的,人類是躺著睡覺的,把尾巴壓在下面就會難受,只能側著身子睡。穿衣服也不方便。坐下休息時,要小心,免得弄傷尾巴。
生4:我認為人類沒有尾巴是退化。我并不認同有的同學說有尾巴會給睡覺帶來不便,如果人類尾巴沒有退化得獎話,現在也會像有兩只手腳一樣,習以為常。不會認為尾巴有什么麻煩。而且見面時握尾巴可以避免病毒傳染,例如肝炎、艾滋病等。可以醫治人類的一些疑難雜癥,因為醫生可以在尾巴上針灸。
生5:我認為是進化。前面同學所說的,尾巴不會傳播細菌。不,它會。尾巴神經末梢神經發達,不但不可以通過它治病,反而因此容易得神經痛之類的病,容易碰出血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行走時也會給人們增加負擔。一到冬天,讓尾巴穿上皮套。天熱會增加汗流量,這樣又要多喝水,洗澡也要洗尾巴,在水資源很缺乏的今天,人們都多了一條尾巴,那就要浪費水資源。尾巴坐時卡在臀部,穿褲子的時候,還得特意把尾巴放在褲子外面。大小便又怕弄臟了尾巴,真是麻煩透了。
生6:我認為是退化。一條尾巴等于一只手,這還是很方便的,從審美的眼光來看,有一條打扮得很時髦的尾巴拖在后面,的確很“酷”。人類會像對待頭發一樣,用最好的“洗尾巴液”、“電負離了”、“電油離子”。老人、小孩子有一條尾巴保持身體的平衡,不容易摔餃。高空作業 時可以用尾巴卷住某些東西,騰出兩手來工作,說不定有了尾巴人類動物丁樣,體格更強壯,跑得更快,爬樹、跳躍動作更靈敏。正因為人類長期不利用尾巴,尾巴才會退化。
生7:我不同意你的意見。因為動物的生活習性和人類的完全不同,它們平時生活的場所大多是在森林、海洋里,平常為了生活需要,都是布地面高速奔跑或在樹上竄來竄去,尾巴能起到各種各樣的平衡作用。而現在我們用兩只腳走路,兩手擺動起來能保持身體的平衡,而人的雙手各有五個指頭,每個指頭有三個關節可自由彎節,十個手指頭二個手掌分工合作,是尾巴所遠遠不及的。除了腳和手發達了,最主要的是人類有一個發達的大腦。人類可以利用頭腦來探索出更多尾巴不能做的事情。因此,尾巴完全是多余的。例如鯨因為經常要呆在水里,因此不需要腳。蝌蚪進化成青蛙后,尾巴也隨之消失。人類尾巴的退化就是手腳的進化,這樣終比尾巴發達好得多。
師:現在請同學作辯論的總結陳詞
生:聽了同學們的發言,我覺得同學們說的都各有各的道理。到底人類沒有尾巴是進化還是退化,一下子也不能下定論。說是進化的同學大多是看人類在不斷向前發展,時間不可能倒流,人類在會利用四肢之后會退去尾巴,這象征著人類這“萬物之靈”與一般動物的不同。至于什么疑難雜癥,現在雖還不能治本,但這些同學認為,只要人類還在不斷發展,科技就一定會發達,人類的病就可以治愈。這也是我的觀點。認為是退化的同學的觀點與課本上大同小異。都認為既然尾巴有那么多的功能,人類失去了尾巴,就失去了一把極好的手,所以認為沒有了尾巴是人類的退化。但我認為無論是進化還是退化,人類的確是在不斷進步,大家都希望人類的病越來越少,身體越來越健康!
五、小結
師:同學的總結比較全面,作者在動物園觀賞動物時引發超常的設想,不失為一位關心生括,熱愛生活的人。我們要學習本文作者,做生活的有心人,看到生活中的矛盾,要敢于打破常規思維,大膽想象,以求解決矛盾,人類的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假想的實現。如人類想像鳥一樣飛翔——制成了飛機,人類登上月球——未來在月球安家。
(也可讓學生發言,說說哪些發明創造是受到了生活中的什么啟發。如,飛機的發明,鋸子的發明
四、布置作業
以“假如……”為話題寫一段話,看看誰的想象豐富、奇特而合乎情理。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篇10
一、教學設想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是一篇既新奇又有趣的科技小品,它的特點是:設想大膽新奇、引人入勝;想象合理有據,富有邏輯。學習本文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想象力,啟發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思維,大膽設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二、教學步驟
(一)導語
1、同學們都做過夢,夢到自己成為飛行員、科學家、醫生等,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樣的心理活動嗎?腦對己有事物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過程。想象是創造的前提。古人想象人能在空中飛行,后人發明制造了飛機;托爾斯泰通過想象創造出娜塔沙形象,寫出了不朽名著《戰爭與和平》。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未來的世界需要想象力,同學們,只要我們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富于想象,大家就將是未來的托爾斯泰、瓦特、牛頓、愛迪生。
2、下面請同學們來積累兩條名言(老師用毛筆寫下兩條名言在紙上,貼在黑板兩旁)
名言一:想象是創造的先導,是思維騰飛的翅膀。
名言二: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想象為出發點的。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如果人類也有尾巴》,并愉快地完成下面的問題。愿同學們讀得沉醉,愿同學們答得輕松。
(二)初涉課文
1、看圖畫《有尾巴的動物》說說動物尾巴的功能。
2、看圖畫《長了尾巴的人類》挑選圖畫上任一角色來扮演,并想象一下這一人物的心理活動,并設計一段臺詞,夸夸自己的尾巴
(臺詞內容:尾巴的特點及功能)
(三)朗讀課文
注意:1、聲音要亮,吐字要清,有表情,重停頓。
2、動手動腦,用小圓圈標出你認為要積累的字、詞、句子和疑難問題,準備閃亮登場發言。
(四)細讀課文
細讀課文后,小組討論,并編寫課文提綱,準備精彩的發言。
(五)探究課文
1、作者怎么會想到讓人類長一條尾巴呢?作者的想象是不是荒唐、胡想、神經錯亂?作者想象了什么內容,依據是什么?
2、想象是豐富的,新奇的,那么在想象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談談你的想法。
(六)各抒己見
思考:作者在想象了人類有尾巴的種種好處后,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愿意長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
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小組辯論:
{正方:人類長尾巴好
辯題{
{反方:人類長尾巴不好
(七)知識的拓展延伸
打破常規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對同一事物往往能提出新奇的見解。模仿課文,大膽想象,用“假如。…”為題寫一篇短文。
“教學設計”說明
一、“導語 ”的設計:我覺得設計好導語 ,可以把學生引入興趣的大門,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導入 像戲劇的序幕令學生心馳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學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讓學生啟開思維的大門,點燃智慧的火炬。所以我從同學們的“理想”談起,引導學生懂得“想象”這一概念,進而讓學生懂得“想象”在發明創造申的重要作用,以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二、“積累名言兩條”有三個目的:(1)是引導學生注意積累,建立“資料庫”,為寫作打好基礎;(2)是通過名言告訴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性;(3)是讓學生欣賞書法,告訴學生練一手好字也是一個人必備的素質。
三、“初涉課文”我設汁了看圖說話,一是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進入課文,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訓練學生觀察力、口頭表達能力,也引起學生探究課文的強烈愿望,從而自然而然地導入 課文。
四、“朗讀課文”這一環節,目的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課文,把學習的發現權交給學生,培養學全認真閱讀的習慣,又鍛煉了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充分體現了自生合作學習的特點。
五、“細讀課文”這一環節,意在引導學生閱讀、歸納的能力。
六、“探究課文”這一環節,意在引導學生懂得想象不是胡編亂造,而是有依據的這一學習重點。讓學生懂得想象的基礎是生活,想象的靈魂是真實這一道理。
七、在“各抒己見”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小辯論”,意在形成課堂高潮,出現彼此相爭的局面,從而訓練了學生想象力和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表達自己觀點、捍衛自己觀點的能力。
八、“知識的拓展延伸”重在將學生的學習引間更深廣的空間,實現由課內向課外、由書本到生活、由學習到實踐的延伸,從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探究精神。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一、激發學生閱讀科幻作品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點燃學生想象力的火花,培養學生探究事物、創造生活的興趣和信心。
二、引導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對同一事物提出新奇見解。培養學生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等創新思維的能力,并學會通過積極的創造性思維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緊扣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開發。
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創造思維探究事物,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課堂安排導入 、閱讀、解讀、遷移、拓展五個環節。
導入 :教師帶尾巴進入課堂(調動學生好奇心,營造輕松的氛圍)。
為動物世界策劃節目“神奇的尾巴”,學生推薦動物(聯系生活體驗)。
閱讀:全班齊讀課外(注重朗讀,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解讀:字詞園地——字詞教學注重學生使用工具書,自我說明容易出錯的字詞及出錯原因(運用教材資源)。
看圖說話——熟悉課外內容,激發學生想象力。
遷移:尾巴帶來的煩惱(注重培養逆向思維、求異思維)。
“理想的尾巴”設計方案(想象力、創造力的遷移)。
拓展:以“假如人類有_________”或“如果動物會_________”為題說一段話(充分發掘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資源)
整個教學過程 突出“趣”字,關注每個學生不同程度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充分展示的平臺。
教具
1、自制尾巴 2、圖畫紙 3、粉筆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環節
一、導入
1、教師帶尾巴進入課堂。(學生笑)
教師:老師長尾巴了,幫老師想個辦法。(學生發言)
教師:你會怎么對待一個“長一般”的老師?
教師:大家沒有,惟有老師有,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如果這節課每個同學也跟老師一樣冒出一條尾巴,那會是怎樣一個情景?或者我們每個人一生下列都帶著一條可愛的小尾巴,那又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美國一位作家為我們作了大膽的想象,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如果人類也有尾巴)。
情境設置法
突出“趣”字,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興趣,為課堂營造輕松活躍、民主的氛圍。
2、學生聯系生活體驗談動物的尾巴。
教師:同學們再幫老師一個忙,老師要為“動物世界”策劃一期節目,節目名稱叫做“神奇的尾巴”,請同學們為老師推薦一些動物,說說理由。(學生發言)
教師:人類的很多發明創造的靈感都來自動物,例如直升機的發明來自蜻蜓的啟發,雷達的發明來自蝙蝠的啟發。課外的想象很多也來自動物,來自于身邊的生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
二、閱讀
教師:全班齊讀課文,注意讀書“四到”,給每自然段標序號,劃出佳詞妙語。(學生齊讀)
教師:借助工具書、注釋疏通文字障礙。
三、解讀
1、字詞園地:學生讀音有誤的,教師版書,學生上臺正音,說容易出錯的原因:學生自己講出學到的新詞。
2、看圖說話:聯系課文插圖,從樣子、裝飾、作用三個方面說明課文如何展開豐富的想象。
四、遷移
1、尾巴帶來的煩惱(想象力的遷移)。
教師:尾巴有種種好處,如果給每個人都裝上一條尾巴,會不會帶來什么煩惱?請聯系生活展開想象(學生發言)。
2、“理想的尾巴”設計方案(想象力、創制力的遷移)。
教師:既然尾巴有種種功能,它也可能帶來很多麻煩,讓我們為自己設計一條理想的尾巴,要聯系生活,揚長避短。
具體方法:
內容:①從“樣子”“裝飾”“作用”三個方面展開想象,為自己設計一條理想的尾巴。
②方案由圖案、說明文字兩部分組成。
形式:①小組討論,共同完成一份設計方案。
注意:能寫的寫,能畫的畫,能說的說,每一個人都要有一個點子。
②方案展示:小組共同上臺展示作品,口頭說明方案。(每個成員參與)
五、拓展
教師:想象力是只是的翅膀,想象力比黃金更重要,“銀河之星”有一句口號:“愛拼才會贏,敢唱就會紅”。我們叫做感想就能成,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們在學習生活中要敢于異想天開。同學們敢不敢跟作者比想象?
教師:以“假如人類有________”或“如果動物會________”說一段話。(學生交流)
經驗再現法
初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體驗,為課文內容的學習作鋪墊。
引導學生會利用教材資源。
初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造的興趣。
集體誦讀法 自主探究法
注重懶得,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體現語文科學的工具性。
自主探究法
學生自己說明容易出錯的原因和自己講出學到的新詞,體現自主學習
只是遷移法
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領會作者聯系生活豐富想象,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培養學生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的能力,享受積極思維帶來的愉悅。
培養學生敢于打破常規、大膽想象、提出新見解的能力。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動手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學習方式。
真正關注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都真正地思考、交流,參與課堂活動,并享受學習帶來的愉悅,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給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讓我們個性得到張揚。
讓學生解放思想,大膽想象,通過解決思維解決學習生活問題。
六、作業 布置
教師:這兩個題目任選一題,寫一段話。如果有興趣,也可以以連環畫的形式畫出來,配上說明文字。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 篇12
一、教學設想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興趣的科技小品,它的顯著特點是:設想大膽新奇、引人入勝;想像合理有據,富有邏輯。教學本文,目的在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啟發引導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思維,大膽設想,培養學生創造生活的興趣和信心。教學中宜采用導讀式、啟發式、表演、閱讀歸納、辯論等手段。
二、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寫一個《動物夸尾巴》的故事、小品或小快板等,內容為動物尾巴的特點、功能等,準備上課表演。
(設計目的: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寫作、口頭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
(二)導入新課
由學生表演自己創作的《動物夸尾巴》。主要角色可包括:機靈的猴子、漂亮的松鼠、美麗的孔雀、可愛的兔子、矯健的燕子、威嚴的老虎等。臺詞內容:尾巴的特點及功能。教師可與班內同學一起對各小組的表演進行評價,選出最佳表演小組。
【設計說明】此為全課的引子,能自然、恰當地導入新課能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附: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制作多媒體動畫,讓學生給予配音表演,引入新課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
(三)初涉新課
看圖說話,本文有一幅生動而有趣的圖畫——長了尾巴的人類。課前可將此圖加工復制成放大的彩色圖畫,課堂上展示此圖,會吸引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進行觀察,并讓學生把看到的有趣的地方說出來。
【設計說明】此環節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進入新課,符合學生心理,易于調動積極性,而且也充分利用了教材資源;在學生賞圖說畫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口頭表達能力,也激起了學生探究課文的強烈愿望。
(四)細讀課文
1.學生閱讀課文,聯系前面看圖說話的內容,歸納作者想像的人類尾巴的作用與功能。(可分組活動,比一比哪個組做得又快又好,可讓各小組將提綱寫在膠片或玻璃板上,準備通過投影與其他組交流)
【設計說明】此環節將引導學生對文章3、4兩段認真細讀。進而歸納要點,整理提綱。此過程既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又鍛煉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充分體現自主與合作學習的特點。(做得好的組應給予鼓勵)
提綱如下:(供參考)
(1)表情達意(表示歉意、贊同、友好、愛意等)。
(2)保健作用(感知溫度、豐富的穴位可治疑難病癥)。
(3)帶來操作之便。
2.提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作者怎么會想到讓人類長一條尾巴呢?
(可從文章第一自然段找答案,歸納出是源自于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可引導學生思考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來源于發明者對生活的認真觀察和思考,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也可讓學生發言,說說哪些發明創造是受到了生活中的什么啟發。如,飛機的發明,鋸子的發明等)
(五)課堂討論
1.各抒己見
作者在想像了人類有尾巴的種種好處后,得出了一個什么樣的結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愿意長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
【設計說明】課文最后把人類貧困、短壽、行動不便等歸罪于沒有尾巴,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并希望世人都有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此結論盡管是作者的一個美好心愿,但事實上有好多人并不認同。安排此活動在于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因為贊同者,必然會將課內有關尾巴的功能和作用作為依據,并結合生活實際作更廣闊的想像;不贊同者顯然與課文作者的觀點相悖,欲使之樹立,不得不充分展開想像,為自己的觀點找依據。此活動引導得好,將會形成課堂高潮,出現彼此相爭的熱烈場面。此情此景,對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捍衛自己的觀點的能力無疑是最好的契機。
附:本環節也可以辯論的形式出現,論題可擬為:(1)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2)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辯論要求較高,需廣泛的搜集資料,作大量的準備。因此可放在第二課時專題舉行)
2.奇思妙想
口頭作文,以“假如……”為題展開想像,提出新奇的見解,學生活動,可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推選出同學在班內講。
【設計說明】“如果人類也有尾巴”這個設想大膽而新奇,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在動物園觀賞動物時的所見所感,由此引發超常的設想,不失為一位關心生活、熱愛生活的人。學習本文作者,做生活的有心人,看到生活中的矛盾,要敢于打破常規思維,大膽想像,以求解決矛盾,人類的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假想的實現。因此,此活動應該是本節課的一個升華,在此學生的想像力可得到充分的發展。
(六)布置作業
將“假如……”一題寫成日記。
【設計說明】口頭作文環節當堂實施,不可能盡善盡美,將此留為作業,一方面完善課內想像成果,一方面轉化為寫作的訓練,再一方面我們的想像是否科學,留在日記中好待將來驗證,說不定由此能激發學生創造生活的興趣和信心。
(設計者安平仙)
三、教學過程(片斷)
說明:本部分內容是第一課時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內容后,就最后一個自然段作者提出的觀點你是否贊同,布置學生課下搜集資料,在本節課展開辯論。
師:有的人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有的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你的看法是什么?請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退化的同學坐在教室的左側,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進化的同學坐在教室的右側,我們來開一場辯論會,怎么樣?
(學生積極響應)
進化方表演小品《神奇的尾巴》,以此展示本方觀點。
學生1(兩手自然垂下,做袋鼠姿勢跳上講臺):我的名字叫sofa,澳大利亞是我家,聽我來段數來寶,把我的尾巴夸一夸。我的尾巴作用大,行走坐立離不開它,跳躍它能保平衡,累了垂下當沙發,別看只有三條腿,比你四條還穩哪!(學生自發的拍手打節奏)
學生2(扮松鼠,手拿雞毛撣放在背后):袋鼠把它的尾巴夸,我的尾巴也不差,我的尾巴粗又大,晚上能當被子搭,如果遇上雷陣雨,還能當成傘來打。如果敵人來找碴,尾巴變成傘一把,一飛飛到樹底下,輕輕松松躲過它。
(學生熱烈鼓掌)
退化方也不示弱,表演相聲《兩只老鼠》。
生1:晦!哥們,今天到哪搞地下工作了?
生2:哼!別提了,本來想到姓王的家搞點東西吃,可是一不小心,把這條尾巴夾住了。(指著尾巴)
生1:那你是怎么逃出來的?
生2:多虧我吃的多,力氣大,費了好大勁才把尾巴給拽出來,否則小命就完了。
生1:是呀!這條尾巴真沒用,不僅不能當武器,還經常拖累我們。
生2:可是有些愚蠢的人們還想要一條尾巴,真是不知好歹。咦!前面那么熱鬧,在干什么呀?
生1:好像在開什么尾巴大會。
生2:湊個熱鬧去!
生1:走!
師:雙方的表演都很精彩,那么,看了對方的表演,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1:對方的表演很精彩,但那是動物尾巴的功能,不是人尾的功能。
生2:老鼠可利用尾巴偷油,這也是尾巴的功能,因此對方說老鼠的尾巴真沒用是不對的。
生3:兩方的表演都很精彩,表達自己的觀點,各有特點。
師:小品短小精悍,語言的節奏感很強,相聲語言幽默,感染力強,最主要的是通過表演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輕松之后,請同學們把課下收集的資料在組內交流,想一想,對方可能會提出怎樣的觀點,我們如何進行反駁。(雙方在組內交流大約5分鐘)
【設計說明】在收集資料,進行辯論時,辯論雙方不能只對“人類進化史”進行辯論,還應體現大膽的想像,合理的推測。為此,第一課時可提示學生從動物的尾巴上找到啟示,大膽的采用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就使雙方的觀點由抽象化轉變為形象化,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才樂于接受,同時活躍課堂氣氛。此外學生的表演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之一。
師:同學們都是有備而來,我們的辯論開始。(學生躍躍欲試)
進化方生1(闡述觀點):我方的觀點是人類的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達爾文在《生物進化論》中明確指出,“適者生存”,這說明人類的尾巴沒有用了,才被淘汰。人類經過幾十萬年才進化成今天這個樣子,難道要出現“返祖現象”嗎?難道要返回類人猿時代嗎?(雙方鼓掌)
退化方生1:在歷史課上,我們學過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制造工具,難道人有了尾巴就不是人了嗎?(質問的口氣)《十萬個為什么》中談到人的胚胎發育到兩個月末時,是有尾巴的,你能說那不是人嗎?
進化方生2(立刻反駁):雖然人的胚胎發育到兩個月末時是有尾巴的,但是,在胎兒的成長過程中,控制生尾的基因關閉了。如果小孩子生下來長著尾巴,只能說明控制生尾的基因出了毛病而沒有關閉。(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進化方生3:我們不否認我們的祖先長著尾巴,但在進化的過程中,尾巴的消失就證明人類不需要尾巴。
退化方生2:人類之所以沒有尾巴,是因為人類沒有好好利用尾巴。
退化方生3(闡述觀點):人類長了尾巴可以表情達意,正像書中所說的:人們一旦做了錯事,最先垂下的自然是尾巴;表示贊同時,也許會像狗一樣把尾巴翹起來,搖未搖去;人們選舉領導,甚至議員、總統的選舉,舉的不是手而是尾巴。
進化方生1:人類足可以用握手以及表情、動作表達自己的感情,有了尾巴不就是多余的嗎?(反問的語氣增強語言的氣勢)
退化方生4(強烈抗議):請對方辯友注意你的言詞,難道你為了表達你的感情,就一定要長出一條尾巴嗎?
退化方生5(闡述觀點):我認為人類有尾巴會便于操作,正如書中所畫(130頁),有一個人在鋸木頭時,可用自己的尾巴卷住木頭,木頭就不容易滾動;那位婦女可用尾巴卷住自己的女兒,在干活時就不會把女兒丟失。
進化方生4(闡述觀點):如果人類有尾巴,會給人類帶來許多不便。例如:騎車時會把尾巴絞在車輪里,關門時會把尾巴夾住。
退化方生2(抓住對方同學的漏洞,搶先站起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人可以長出具有動物尾巴功能的尾巴。《百科全書》中寫道:魚尾有點像扇子,用力擺動時,推動身體向前游,同時還能控制方向,起舵的作用,如果人類的尾巴到水中變成魚尾的形狀,不就省得潛水員穿上笨重的腳蹼了嗎?
退化方生6:蜘蛛猴的尾巴被稱為“第五只手”,松鼠的尾巴有多種的功能,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尾巴,生活會更豐富多彩。
進化方生5:這是動物的尾巴的功能,不是人的尾巴的功能。(雙方爭論的異常激烈)
退化方生3:當今的科學技術已經很先進了,我們可以把控制動物尾巴功能的基因轉入人的尾巴上,讓人類有一條多功能的尾巴。(掌聲響起)
進化方生5;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斷。如果把動物尾巴上的基因轉入人類尾巴中,異體移植就會出現排異現象,所以我方認為人類不可能有多功能的尾巴,人類的尾巴是單調的,沒用的。
退化方生7:英國古人類學家獲·克森在《人類之后》里勾勒出50萬年后,由于未來環境嚴重污染,地球上只有抗污性很強的水中藻類的存在,這成了人類的食糧,未來人長著尾巴,尾巴上長著一個大脈管,來吸取湖中的藍綠色藻類。
進化方生1(反應很快):為了不使我們的子孫后代長一條沒有用的尾巴,同學們,請珍惜我們的環境吧!對方同學,你們是選擇珍惜環境呢?還是選擇長一條尾巴?(掌聲再次響起)
師:同學們唇槍舌劍,辯論得很激烈。正方同學抓住尾巴的功能,想像新奇。反方同學從達爾文的《進化論》入手,搜集大量的資料,想像到人類尾巴可能帶來的諸多不便,有理有據,想像大膽。我們的辯論很成功。
【設計說明】語文版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辯論就屬于語文學習的一種形式,是聽與說的互動過程,可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這正是口語交際要培養的能力。辯論越激烈,學生的思維越活躍,雙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的氣氛會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大膽想像。另外這種形式還有利于激活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和習慣,發展學生的個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等。在教學中,我們不妨多給學生提供一些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