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指津
一、題型與分值
XX年福建高考語文試卷第三大題是現代文閱讀,考的就是論述類文本,選文是彭程的《尺度》。正文838個字,分值12分。設置了3道題,一道選擇加兩道簡答題。選擇題是五選二,5分。簡答題考的都是重要句子的含義,第一題是“第二段中提到‘尺度之不同簡直成為了一道墻垣了’,作者為什么這樣說?”, 3分。第二道題是“結合本文,舉例闡述你對‘個性決定了尺度的相貌’這句話的理解”,4分。
考題涉及對重要概念、重要句子含義的理解,對內容要點和中心意思的歸納概括,對文章結構與思路的把握,以及材料對觀點的支撐作用。命題者將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設計成了一個五選二的客觀選擇題,而將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則設置成了兩道簡答題。選擇題設置的五個選項,大多沒有機械摘選原文語句,多采用篩選整合、轉換表述的方式。實際解題時當然不能機械對應原文語句,需進行信息的有效整合,再加以判斷。簡答題答案的信息點大都可以在文中找到,只要閱讀得法,解答得法,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整合之后,答案自然就會呈現。
福建對現代文一般論述類文本的閱讀考查定位非常明晰:能力層級只涉及理解(b級)、分析綜合(c級),更注重文本的基本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總體來說設題難度并不是很大,同時分值權重與選考部分(15分)力求基本相當。設題盡可能貼近學生實際,不過分為難學生。
論述類文本的閱讀考查定位很清晰明確:側重基本閱讀能力的考查,設題控制總體難度。與選考部分更加注重分析歸納能力、鑒賞評價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更為清晰的不同定位。相信XX年這種定位將更趨穩定。基于這樣的考查定位,相對于選考部分來說,這一部分的內容更易于拿分。
二、答題指津
1、整體閱讀與逐項比對相結合
基于理解與綜合分析的整體考查定位,通篇瀏覽,整體閱讀尤為重要。亦即在入題前先在閱讀文本上下足功夫,平心靜氣,全神貫注,采用逐句快讀的方法,逐段歸結,步步為營,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力爭基本把握整體文意。這樣在第一輪閱讀文本后,已經對文本的主要內容、整體結構、重要概念等形成比較清晰的認識。再接觸題目,特別是選擇題,就不容易受到錯誤干擾。同時由于文本閱讀投入多,閱讀到位,因此入題后利于快速回歸定位,能夠快速定位設題區間,有效節省時間,事半功倍。對于簡答題,由于前期閱讀到位,對文本已形成清晰的整體認識,有了這樣的總體認識,答題自然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閱讀時要邊讀邊劃出關鍵詞句。關鍵詞一是指文章重點闡述的概念術語,有重要意義的修飾語、限制語等。二是指“角度”,就是從哪個方面發表對問題的見解或介紹對象的特點。文章有時有“角度性標志語”,如“為什么、怎樣、如何、認為”等。同一個角度的文字往往集中在一起。且試題的題干、選項也相應從一定的角度來設計,不僅讀文時要注意,讀題時也要明確。三是指“結構性標志語”,即表明層次、段落、角度、內容等照應、轉換、提起、總結的語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過、但是、那么、所以、不僅、又、如前面所說的、在這種情況下、也、同時”等。四是指表示范圍、性質、程度等的詞語,如“更加、主要、所有、特別、可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