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學常識典故復習12
【右軍誓墓】參見人事部•志趣“誓墓志”。清丘逢甲《李伯質太守乞退歸志決矣相處四稔不能無言》之一:“右軍誓墓心何切,吏部來潮道已光!
【平子歸休】參見文明部•文章“平子賦”。唐韋丹《思歸寄東林澈上人》:“已為平子歸休計,五老巖前必共聞。”
【北海飲】參見器用部•器皿“北海樽”。來黃庭堅《對酒歌答謝公靜》:“我為北海飲,君作東武吟!
【四皓】參見人事部•壽考“四老”。唐駱賓王《秋日山行簡梁大官》:“不如從四皓,丘中鳴一弦!
【曳尾】《莊子•秋水》:“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o詠隱逸生活。唐齊己《刳腸龜》:“到腸徒自屠,曳尾復何累。”另參見地理部•土石“曳泥涂”、動物部•鱗介“泥龜”。
【好煅嵇】參見人物部•圣賢“山陽煅”。宋陸游《入秋游山賦詩略無闕日戲作五字七首》之七:“細推亦何樂,正類好煅嵇。”
【嚴陵釣】《后漢書•嚴光傳》:“嚴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劉秀)同游學。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后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帝疑其光,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眔詠隱士。唐李白《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永愿坐此石,長垂嚴陵釣!绷韰⒁娖饔貌•宮室“釣臺”、器用部•衣冠“羊裘”。
【皂帽遼東】參見器用部•衣冠“遼東帽”。清吳用威《紀事》:“甘陵南北風流監,皂帽遼東獨汝賢!
【谷口耕】參見地理部•土石“鄭生谷”。宋黃庭堅《薛樂道自南陽來入都作詩餞行》:“生涯谷口耕,世事邯鄲夢!
【谷名愚】參見地理部•土石“愚公谷”。唐虞世南《門有車馬客》:“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
【滄浪】《盂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o指歸隱。唐賈島《重酬姚少府》:“滄浪余將還,知音激所習。”另參見地理部•水流“滄浪水”、文明部•詩詞“滄浪吟”、人物部•圣賢“滄浪叟”。
【張仲蔚】晉皇甫謐《高士傳•張仲蔚》:“張仲蔚者,平陵人也,與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隱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屬文,好賦詩,常居窮素,所處蓬蒿沒人,閉門養性,不治榮名,時人莫識,惟劉、龔知之!眔詠隱逸或貧困。唐李白《魯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張子還嵩陽》:“誰念張仲蔚,還依蒿與蓬!绷韰⒁娭参锊•草本“仲蔚蒿”、器用部•宮室“張蔚廬”、人事部•貧賤“在蓬蒿”。
【張翰生涯】參見人事部•情感“憶鱸魚”。五代前蜀韋莊《江邊吟》:“陶潛政事千杯酒,張翰生涯一葉舟!
【陸通歌鳳】參見人事部•狂放“接輿狂”。唐元稹《放言五首》之四:“寧戚飯牛圖底事,陸通歌鳳也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