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析并修改病句”專題復習第四課時
分析:在“注冊”的后面加“制度”
(4)句首陳述對象缺乏相應的謂語,卻另起一個頭,造成謂語殘缺。
例:南堡人民經過一個冬天的苦戰,一道四米高,七米寬的攔河大壩巍然屹立在天目溪邊
解析:將“南堡人民”與“經過”交換位置
(5)缺少與賓語呼應的謂語中心詞
例1、他就主動參與社會災難性事故處理,化解風險,安定社會生活的責任。
例2、“哥倫比亞”號機毀人亡令人痛惜,但這沒有影響到美國民眾對航天飛機的熱情,約七成以上美國人認為應該繼續航天飛機計劃。
例3魯迅在《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受到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無數個讀書人中的一個。
(6)缺謂語動詞的賓語誤把賓語的修飾語當作賓語
1、記者從全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獲悉:國家已安排專項經費一億元,加強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科技攻關和相應研究。
2、閱讀一篇文學作品,不僅要完整準確地理解,而且要切實把握住。
(7)關聯詞殘缺
例1、新加坡的竹節蟲不僅體色幾乎和竹子一樣,體形在安靜時完全像一根樹枝
例2、這次學術會,收獲很大,時間并不長。
方法總結:
關于成分殘缺或贅余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1.望見介詞打頭的句子,檢查是否患主語殘缺癥。
對于這種浪費人才的現象,至今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2.望見定語過長的句子,檢查動詞是否帶有賓語。
為了全面推廣利用菜餅或棉籽餅喂豬,加速發展養豬事業,這個縣舉辦了三期飼養員技術培訓班。
2、成分贅余
(1)、規律總結:
①成分贅余包括主語贅余、謂語贅余、賓語贅余和修飾成分贅余
②從贅余的性質來看,可分:堆砌詞語、詞義重復、為蛇添足等
句子結構已經完整了,句意已經明確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詞語,就會出現成分贅余的毛病。常見成分贅余的毛病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a.堆砌詞語
1)昨天是轉會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國足協又接到25名球員遞交的轉會申請。(“最后一天”跟“截止日期”重復,應刪除其一)
2)他們按照民主程序,選出了自己信任的村長,負責掌握管理全村的行政事務。(“掌握管理”與前面的“負責”內容重疊,有堆砌詞語的毛病,宜將其刪去)
3)上海交響樂迷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不豐厚,難以承受百元以上甚至數百元的高價票。(“百元以上”包括“數百元”)
4)消費者一旦被認定受到經營者的精神損害,經營者將支付至少五萬元以上的精神賠償。(應去掉“至少”或“以上”)
b.語義重復
1)他平時總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學術會議上談起他那心愛的專業時,就變得分外活躍而健談多了。(句的“分外多了”修飾成份重復,可刪去其中一個。另外,“活躍”也是多余的,“活躍”與“沉靜”相對,而整個句子是寫他言談方面的情況。)
2)在甲a聯賽期間,非常酷愛足球的老爸常常對著電視看到深夜,惹得老媽嘮嘮叨叨。(“非常”與“酷”語意重復)
c.虛詞多余
1)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三月,物價的下跌,后來慢慢地穩定了。(有了助詞“的”,句子成了短語,意思變為“下跌”穩定了,可將“的”刪去)
2)這些問題,可以訴諸于司法部門來解決。(“諸”即“之于”的合音字,與其后的“于”重復,可將“于”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