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必修一文言文指導復習
隊跟在后面,結果仇猶滅亡了。為什么?就是沒有防備
的緣故啊。齊桓公攻打蔡國時,聲稱是討伐楚國,其實
是偷襲蔡國。現(xiàn)在秦國,是個如虎似狼的國家,派樗里
子帶著百輛戰(zhàn)車進入周都,居心叵測,周王是以仇猶、
蔡國的教訓來看待這件事的,所以派手持長戟的兵卒位
于前面,讓佩帶強弓的軍士列在后面,表面說是護衛(wèi)樗
里子,實際上是把他看管起來,以防不測。再說周王怎
能不擔憂周朝的天下呢?恐怕一旦亡國會給大王您帶來
麻煩。”楚王聽后才高興起來。
秦武王死后,昭王即位,樗里子更加受到尊重了。
昭王元年(前306),樗里子率兵攻打蒲城。蒲城的
長官十分恐懼,便請求胡衍出主意。胡衍便出面替蒲城
長官對樗里子說:“您攻打蒲城,是為了秦國?還是為
了魏國?如果是為了魏國,那當然好了;如果是為了秦
國,那就不算有利了。因為衛(wèi)國之所以成為一個國家,
就是由于有蒲城存在。現(xiàn)在您攻打它迫使它投入魏國懷
抱,整個衛(wèi)國就會屈服并依附魏國。魏國喪失了西河之
外的城邑卻沒有辦法奪回來,原因就是兵力薄弱啊。現(xiàn)
在攻打蒲城使衛(wèi)國并入魏國,魏國必定強大起來。魏國
強大之日,也就是貴國所占城邑的危險之時。況且,秦
王要察看您的此次行動,若有害于秦國而讓魏國得利,
秦王定要加罪于您。”聽了這番話,樗里子若有所思地
說:“怎么辦才好呢?”胡衍順勢便說:“您放棄蒲城
不要進攻,我試著替您到蒲城說說這個意思,讓衛(wèi)國國
君不忘您給予他們的恩德。”樗里子說:“好吧。”胡
衍進入蒲城后,就對那個長官說:“樗里子已經(jīng)掌握蒲
城困厄的處境了,他聲言一定拿下蒲城。不過,我胡衍
能讓他放棄蒲城,不再進攻。”蒲城長官十分恐懼,聽
了胡衍的話,像是見到了救星,拜了又拜連聲說:“求
您施恩救助。”于是獻上黃金三百斤,又表示說:“秦
國軍隊真的撤退了,請讓我一定把您的功勞報告給衛(wèi)國
國君,讓您享受國君一樣的待遇。”因此,胡衍從蒲城
得到重金而使自己在衛(wèi)國成了顯貴。這時,樗里子已解
圍撤離了蒲城,回兵去攻打魏國城邑皮氏,皮氏沒投降,
便又撤離了。
昭王七年,樗里子死去,葬在渭水南邊章臺之東。
他臨終前曾預言說:“一百年之后,這里會有天子的宮
殿夾著我的墳墓。”樗里子嬴疾的家在昭王廟西邊渭水
之南的陰鄉(xiāng)樗里,因此人們俗稱他為樗里子。到了漢朝
興起,所建長樂宮就在他墳墓的東邊,而未央宮則在他
墳墓的西邊,武庫正對著他的墳墓(,果如所言)。秦
國人有句諺語說:“力氣大要算任鄙,智謀多要算樗
里。”
課本素材活用
1.燭之武(《燭之武退秦師》)
適用話題 愛國、匹夫有責、口才與成功、藝高人膽
大、有志不在年高、發(fā)現(xiàn)人才、成大事者應有一顆寬
大的心
精彩運用 燭之武,一個須發(fā)盡白的老者,夜縋而出是
怎樣的一種情形?當他拄著拐杖走進秦營時又是怎樣的
大義凜然?在國家危難面前,他深明大義,義無反顧;
在強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不
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著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
義無反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讓我們敬佩。
2.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