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必修一文言文指導復習
必修一
[教材篇目]——《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
一、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1.寫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釋其義
《燭之武退秦師》
(1)無能為也已 通: ,
(2)共其乏困 通: ,
(3)秦伯說 通: ,
(4)失其所與,不知 通: ,
考點知識鞏固
“矣”
“供”
“悅”
“智”
句末語氣詞
供給
高興
明智
《荊軻刺秦王》
(5)秦王必說見臣 通: ,
(6)往而不反者 通: ,
(7)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通: ,
(8)卒起不意 通: ,
(9)秦王方還柱走 通: ,
《鴻門宴》
(10)皆為龍虎,成五采 通: ,
(11)距關,毋內諸侯 通: ,
通: ,
“悅”
“返”
“震”
“猝”
“環”
高興
懼怕
突然
繞
“彩”
“拒”
“納”
彩色
把守
接納
(12)張良出,要項伯 通: ,
(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 ,
(14)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通: ,
(15)令將軍與臣有郤 通: ,
(16)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 通: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
《燭之武退秦師》
(1)且貳于楚也:
(2)朝濟而夕設版焉:
(3)何厭之有:
(4)唯君圖之:
“邀”
“背”
“早”
“隙”
“座”
邀請
違背
早早地
隔閡,嫌怨
座位
有二心,從屬二主
渡河
滿足
仔細考慮
《荊軻刺秦王》
(5)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6)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7)愿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
(8)唯大王命之:
(9)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
(10)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
(11)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對待
贈送
并列
希望
寬容、原諒
身子向上起
遭受
《鴻門宴》
(12)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13)卮酒安足辭:
(14)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15)旦日饗士卒:
(16)鯫生說我曰:
責備
推辭
估計、揣測
用酒肉招待賓客
勸說
3.解釋下列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