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精講精練復習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1
我們知道,概念(詞語)之間的關系是多種多樣的,有并列關系、交叉關系、種屬關系等,只有并列關系的概念可以并列使用,交叉關系、種屬關系的詞語都不能并列使用,否則不合邏輯。如:“我們的報刊、雜志、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杜絕用字不規范的現象,增強使用語言文字的規范意識!北揪湓诟拍钍褂蒙嫌卸嗵幉缓线壿嫞半s志”就是“刊”,因此“報刊”和“雜志”不能并列,應改為“報紙、雜志”或“報紙、刊物”;再則“報刊、雜志”本身也是“出版物”,它們之間不能并列,應在“出版物”前加“其他”。從邏輯上說,本句犯了種概念和屬概念并列的錯誤。
判斷不當,主要表現為自相矛盾、誤用多重否定,包括誤用反問句。
例4:①經過刻苦努力,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各門功課平均都在90分以上的好成績。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當風。
③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
本例三句都有不合邏輯的毛病。句①中,究竟是“平均”在90分以上,還是“都”在90分以上?“平均”與“都”連用自相矛盾,應根據實際情況刪除其中的一個。句②的“忌”,禁忌,通俗地說就是不能這樣做,該句前有“三忌”作總領,每一分句有“忌”和“不可”作兩次否定,意思說反了,應刪除三個“不可”。句③誤用了反問句。反問句“誰……呢?”應是肯定句表示否定義,否定句表是肯定義。句中提到“現在仍需要學習雷鋒”應是肯定的,而句中使用“否認……不”的雙重否定,等于肯定句,結果句子就表示了否定的意思。正確的表述應該刪除句中的“不”。
至于推理不當,主要表現為在復句中誤用關聯詞語,濫用因果關系,這一點留待以后再講。
(二)命題的特點
1.側重于語法性病句的辨析
《考試說明》規定的六類病句中,有四類屬于語法性病句,這是側重于語法性病句辨析的命題依據。再從若干年來的試題看,雖然偶或出現語意性病句單獨命題的情況,但大多數辨析病句只有一道試題。這一道試題中,三個錯誤項,一般為兩個是語法性病句,一個為其他病句。這從后文所舉的試題中可以看得很明顯。不過,在高考試題中的語法病句,一般句子都比較長,語病比較隱蔽,不是很容易發現的。
2.語言材料多來自現實
高考試題中的病句,極少是命題者自己編擬的,多來自報刊,也有學生作文中的病句。這就決定了病句的語意材料是現實的,與人們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大而至于國際上的重大事件,如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行為,日本的對外政策,俄羅斯的改革,小而至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學生的校園生活,都有涉及。這一方面讓學生看來較為熟悉,內容上不會有陌生感,另一方面也會帶來辨別的困難,誤以為報上就這么寫的,平常就這么說的,不會錯。其實現在報刊上、電視節目主持人說的話中,病句是不少的,要留心辨別。譬如“先河”一詞,古代帝王先祭祀黃河,后祭祀海,以河為海的本源,后來稱倡導在先的事物為先河。可見只能說“……開先河”,而我們的報紙上常常會見到這樣的標題:“……首開先河”,這在語法就是“贅余”,應該刪除“首”字。
(三)解題技巧:
1、憑借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