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精講精練復習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1
第5講 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綱解讀】
《考試說明》規(guī)定考查的病句類型有六種,即:搭配不當、語序不當、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語意不明、不合邏輯。綜觀歷年的高考語文病句辨析試題,其所選的病句錯誤類型都是十分“典范”的,雖然通過各種措施增加迷惑性,但總體來說,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規(guī)律可尋,如果抓住這些“病征”順藤摸瓜,加以甄別,就更容易判斷出該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種語病。本專題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考查能力為d級(表達應用)。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考查對病句的識別、分析和修改,是綜合了語法、邏輯、修辭、標點符號等方面知識的一項必考內(nèi)容。《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六類病句中,前四類屬于結構性病句,后兩類屬于語意性病句。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來看,側重于結構性病句辨析,偶或出現(xiàn)語意性病句單獨命題的情況。
【重點知識梳理】
一、辨析病句
(一)病句的類型
《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病句類型為以下六項: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這六種類型的病句,作一分析和歸納,可分為以下三種:
1.語意性病句。
語意性病句指句子的意思表達不確定、不明白,通常稱為“有歧意”,主要指“表意不明”,有時語序不當也會表意不確定、不明白。表意不明,與漢語詞語的多義性有關。如“學習文件”,在沒有具體語境的條件下,它可以認為是一個動賓短語,也可以看作偏正短語。兩者的意思就很不相同。語序不當,如“考試才進行了30分鐘,就有人陸續(xù)交卷了”,這一句中,“有人陸續(xù)交卷”是什么意思?是“有人”一會兒交一張試卷的意思,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因為它語序不當。應該說成“就陸續(xù)有人交卷了”。
2.語法性病句
語法性病句包括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語序不當?shù)取_@類病句之所以被認為是病句,主要是不符合一般的語法規(guī)則,不符合漢民族語言的表達習慣。
(1)搭配不當。它包括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動詞謂語與其賓語搭配不當,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shù)取?br>例1:①某工廠以技術進步為動力,不斷致力于新產(chǎn)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制開發(fā)。
結構混亂也稱為句子雜糅,即把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表述方式糅合在一個句子中,造成了結構混亂。
例3:①這次網(wǎng)絡短訓班的學員,除北大本校人員外,還有來自清華大學等15所高校的教師、學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參加了學習。
②《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因為它強化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這兩句都有結構混亂的毛病。句①的主語是“學員”,可以說“學員除……外,還有……教師、學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換一個說法,即“短訓班除……參加外,來自……也參加了學習”。而句①把這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使用,勢必造成了結構的混亂。句②也犯了雜糅的毛病。我們可以說“深受……歡迎”,也可以說“深為……所歡迎”,而句②把這兩種表示被動的格式摻雜糅合在一起,造成了結構上的混亂。
3.邏輯性病句
“不合邏輯”就是指邏輯性病句。通俗說來,所謂邏輯性病句就是不符合事理。主要有概念使用不當、判斷不當、推理不當?shù)惹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