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 教學全案
將進酒●說 課
《將進酒》原為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將(qiānɡ),請、愿之意,《詩•衛風•氓》中有“將子無怒”句,這個“將”與詩句“呼兒將(jiānɡ,拿)出換美酒”的“將”音義不同。唐代詩人鄭谷曾在《讀李白集》中寫道:“何事文星與酒星,一時鐘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百首,留著人間伴月明。”李白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主觀詩人,他的內心往往積蓄著沉厚強烈的感情,一旦遭遇外界契機的觸動,發而為詩便如山洪暴發,噴涌而出。
教師在引導學生鑒賞這首詩的時候,除了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經歷、寫作背景及詩歌的藝術特色之外,應該將教學重點放在引領學生品味詩歌瞬息萬變、跌宕起伏的抒情特色上。還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聯想和想像,再現詩的意境,領會詩中宏大廣闊的意境美;引導學生反復品味全詩,探討詩的感情,體味詩歌中情感激越跳蕩、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教學目標
1.促進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水平。
2.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并能進行恰當的評價。
3.探究詩人狂放性格的由來,體味本詩所體現的浪漫主義風格。
4.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豪放飄逸的浪漫主義風格;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豪放飄逸的浪漫主義風格;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質疑法。
3.比較法。
●教學用具
1.有關于李白飲酒詩的講義或幻燈片。
2.《唐之韻》中《將進酒》的mtv。
●學習導航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語
杜甫《飲中八仙歌》有對他的精彩描述: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客中作》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襄陽歌》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說明:以上詩歌用多媒體顯示,配以下面的導入語,一是讓學生了解古典詩歌同時也是李白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對李白的個性、風格有一個直覺的感受;二是在詩歌的誦讀中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初步進入詩境)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多少詩人飲酒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由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由酒而成就傳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為突出。詩與酒和李白幾乎是不可分開的,他是“詩仙”,又自稱是“酒中仙”,詩人亦號之曰“酒圣”,又有“詩酒英豪”之稱。李白的勸酒詩也是古代宴飲詩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將進酒》這首詩歌。
二、指導誦讀
1.解題:《將進酒》原為漢樂府的曲調,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將,請、愿之意,《詩經•衛風•氓》中有“將子無怒”句。這個“將”與詩句“呼兒將出換美酒”的“將”音義不同。
2.本詩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李白以梁園(開封)為中心的十載漫流期間。詩中記李白與岑勛、元丹丘相聚飲酒之事。岑勛,李白稱他為“相門子”。元丹丘是當時著名的隱士,主要隱居地在嵩陽。從李白《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一詩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飲過,這首詩可能就是在這次飲酒宴中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