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
【答案】 d
13.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深林杳以冥冥兮
a.險以遠,則至者少 b.作《師說》以貽之
c.木欣欣以向榮 d.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解析】 “以”主要可用作動詞、介詞、連詞。例句的“以”為表并列關系的連詞,“又、且”,a項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b項是表目的的連詞,“用來、來”;c項是表修飾關系的連詞,“而”或不譯;d項是介詞,“往”。
【答案】 a
一、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1~2題。
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學甫而不為者。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下,天下稱為蘇門四學士,而庭堅于文章尤長于詩,蜀、江西君子以庭堅配軾,故稱“蘇黃”。軾為侍從時,舉以自代,其詞有“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語,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樂其林泉之勝,因自號山谷道人云。(《宋史•黃庭堅傳》)
1.下列句中“其”的用法與“則或咎其欲出者”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 b.其詞有魁偉之文
c.其重之也如此 d.樂其林泉之勝
【解析】 a.代詞,指代黃庭堅;b.代詞,他的;c.代詞,指代蘇軾;d.指示代詞,那。
【答案】 d
2.加點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①學甫而不為者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b.①而庭堅于文章尤長于詩②攀噲覆其盾于地
c.①蜀、江西君子以庭堅配軾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d.①其重之也如此②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解析】 a.而:連詞,①表轉折,譯為“卻”,②表因果,譯為“因而”;b.于:介詞,①表比較,譯為“比”,②表地點,譯為“在”;c.以:①為介詞,譯為“把”,②為介詞,譯為“因為”;d.都是表停頓的語氣詞。
【答案】 d
【參考譯文】
庭堅的學問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陳師道說他的詩得法于杜甫,學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詩。他擅長行書、草書,楷書也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天下稱為四學士。而黃庭堅對于文章尤長于詩,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黃庭堅配享蘇軾,并稱“蘇黃”。蘇軾做侍從官時,曾舉薦黃庭堅代替自己,推薦詞中有“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話,他看重黃庭堅竟到了這種地步。起初,黃庭堅游灊皖的山谷寺、石牛洞,喜歡該地方林泉優美,因而自號為山谷道人。
二、閱讀下文,完成3~4題。
魏文侯過段干木之閭而軾,其仆曰:“君何為軾?”曰:“此非段干木之閭乎?段干木蓋賢者也,吾安敢不軾?且吾聞段干木未嘗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高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其仆曰:“然則君何不相之?”於是君請相之,段干木不肯受。遂致祿百萬,而時往問之,國人皆喜,相與誦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無幾何,秦興兵欲攻魏,司馬唐且諫秦君曰:“段干木,賢者也,而魏禮之,天下莫不聞,無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為然,乃案兵而輟,不攻魏。文侯可謂善用兵矣。夫君子善用兵也,不見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謂也。野人之用兵,鼓聲則似雷,號呼則動天,塵氣充天,流矢如雨。扶傷輿死,履腸涉血,無罪之民,其死者已量于澤矣,而國之存亡,主之死生,猶未可知也,其離仁義亦遠矣。(選自劉向《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