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重點突破
多音多義字是語音考查的重點 。
一、命題特點
從高考試卷看,命題有如下特點:
1、單項選擇形式,多只就字音設題,不與字形、字義結合,但多音字必須理解字義。
2、考查現代漢語中常見常用字音,古漢語涉及到的漢字音不考。
3、所考漢字多見于現行中學語文課本。源自課本注解和課本后的附錄,據統計每卷均有4至5個出自此表。
4、考查重點是2500個常用字和1000個次常用字,特別是其中的形聲字、多音多義字、同音字、常用常錯字。大多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及《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為命題依據。
二、復習方法
1、積累為主。一是積累語文教材注釋中注音的漢字,二是積累平時訓練的試卷中注音的漢字,三是積累平時閱讀中讀錯字,特別是多音字。
2、強化記憶。對2500個常用字和1000個次常用字中的易讀錯的字,要強化記憶,準確地讀出字音,最好能形、音、義兼顧。記憶重點是《高中語文(必修)》(人教社版),第二冊附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還可刪去許多)、第四冊附錄《容易讀錯的字一覽表》。既要集中突擊記憶,更要采用游擊戰術分散記憶。
3、適當訓練。選擇難易適中的高質量專項練習題訓練,并及時糾正出現的錯誤,在訓練中提高能力。
4、注意方法。注意以義定音,記字特別是記多音多義字,以義定音更顯關鍵。
5、經常糾錯。只要在平時讀錯或測練中做錯的就要重點積累,對誤讀習慣較嚴重的要單獨積累,特意留心積累。這一點尤為重要。平時注意糾正誤讀字。建立誤讀字檔案。
6、加強方音誤讀、統讀字的誤讀、習慣誤讀、形聲字誤讀的糾正積累。要摒棄“形聲字讀半邊”的觀念,若稍有疑慮,就要查字典,弄準讀音,加強記憶。習慣誤讀如規矩、矩形(jǔ);匹配、一匹馬(pǐ);血脂、脂肪(zhī);氣氛、氛圍(fēn);果脯(fǔ);壓軸(zhòu);緋聞、緋紅(fēi)都容易誤讀。統計字如:“呆”已統讀為“dāi”;“從容不迫”中的“從”已統讀為“cóng”。應依據課本后面的附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記憶。
7、思辨形似字的讀音,形近字誤讀。考查形近音異字,主要是和與其形近字混淆而錯讀。例如:因“諂”與“陷、餡”相近,將“諂”chǎn錯讀成 xiàn;“掣”與“擎”相近,將“掣” chè錯讀成 qíng。再如啜(chuò)泣, 拾掇(duō), 綴(zhuì)玉連珠,苦學不輟(chuò);又如分泌(mì), 沁(qìn)人心脾; 游弋 (yì),戈(gē)壁;告罄(qìng),馨(xīn)香;磐(pán)石,鐘磬(qìng) 。平時積累一定要細心分辨。
8、熟悉至上。因為高考基上是選擇判斷題,少考拼寫或注音,所以不必要會拼會注音,只要熟悉就好。因此,快速多記幾遍,越熟越好。
三、解題方法
1、據意定音法
分辨多音多義字讀音的最好辦法,是從音義對應關系入手據意定音。多音多義字的各種讀音,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在具體的詞匯里只能使用一種意義。如果我們弄清楚了什么讀音一定與什么意義對應的規律,知道了所使用的具體的意義,也就不難確定相對應的讀音了。如“禪”有和兩種讀音,但凡與“帝王”有關的詞匯就讀,而凡與“佛教”有關的詞匯就讀,根據這種音義關系,我們就不會讀錯禪讓、禪師、禪宗等詞語。再如“攢”,表示積累的意義時讀,如積攢;表示聚集的意義時讀,如攢射。“泊”、“鮮”、“檻”、“參”等這樣的多音字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復習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