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閱讀導練復習教案
專題二 文言文閱讀 考情分析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閱讀考點分析一覽表年份
體裁考查內容
考查角度
序言
文言
散文《送秦少章赴臨安薄序》(張耒)理解實詞、虛詞;文意理解、翻譯句子,技巧分析。
人物
傳記《諸葛孔明》(陳亮)理解實詞、虛詞,文言斷句,分析理解、翻譯句子。
序言
文言
散文《嚴祺先文集序》(歸莊)理解實詞、虛詞,文言斷句,要點概括,翻譯句子。
命題特點1.從選文體裁看,選文以文言散文為主,自主命題以來只有選了人物傳記文。而且人物傳記一改以往的選擇書籍特點,而以文人文集傳記為主。2.從選文篇目上看,文言散文一般也不選作者特別知名的篇目。它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猜題、押題。從選文的體裁特點上看,總體趨勢是穩定的。3.選文的可讀性較強,思想內容積極健康,內容相對陌生,體現了考試材料的公平性。4.從考查的形式上看,題型穩定,一般為3~4題的單項選擇題加一道翻譯題。設題形式比較固定,考點各有側重,試題仍然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考查內容主要涉及實詞、虛詞、理解和分析、篩選與概括、斷句、句子翻譯等。
命題特點5.主觀題重點突出,形式多樣,翻譯題仍然備受青睞,但又有斷句題和簡答題;側重考查文言文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對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對“言”的重視實質是考查文言知識的遷移能力,對“文”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最后一題明顯趨向于主觀題,主要考查對文言文內容要點的概括,即考查對文意的理解能力。鑒于上述特點,XX年高考,文言文閱讀的選文仍會以散文為主,適當關注史傳文。題型趨于穩定,分值的變化也不大。實詞的含義、虛詞的用法、文言斷句、文意理解和翻譯仍將是考查的重點。 第5課時 文言斷句 典例導練吾讀嚴子祺先之文,深嘆其能矯然拔俗也。無錫自顧端文、高忠憲兩先生講道東林,遠紹絕學,流風未遠。嚴子生于其鄉,誦遺書,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經學。平日重名節,慎行藏,視世之名位利祿,若將浼①焉。感憤郁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為迂者。韓子嘗言:“人笑之,則心以為喜。”夫人之笑韓子者,特以其文辭為流俗所笑,猶杰然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雖然,使韓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當亦如嚴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書、城南之詩,取譏于大儒矣。嚴子之文,余所見止數十篇,論理論事,明快嚴峭,恂恂儒者而筆能殺人,文辭之工如此!然吾以為文辭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矯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為迂者也。 夫世共笑為迂,余獨不以為迂,而欣賞嘆詫,則余亦迂甚矣哉! (選自《歸莊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 ①浼(měi):玷污。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而考亭先生嘗病其俗 病:批評 b.深嘆其能矯然拔俗也 拔:拔除 c.遠紹絕學,流風未遠 紹:繼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過 【解析】 b 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理解能力。b項,拔:超出。 第5課時 │ 典例導練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其”字,與“其詩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則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 c.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 d.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解析】 c 此題考查對文言虛詞的含義的理解能力。句子“其詩亦怪怪奇奇”的“其”為人稱代詞,用作定語“他的”,與它用法與意義相同的是c項中的“其”。a項,“其”為指示代詞,那,那個;b項,“其”為人稱代詞,用作主語,他;d項,副詞,表祈使語氣,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