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語文一輪復習學案:說明類、描寫類壓縮
【題組一】糾錯點睛
1、下面材料討論的是語文課改中的問題,請篩選信息,保留各方面主要內容,壓縮成一段不超過60字的文字。
適應與轉化,是辯證法運用于語文課程改革要堅持的根本原理。所謂適應,是教要適應學。傳統教學的弊端在于過于強調學生的學要適應老師的教,其本質是強調內因(學生的學)要適應外因(老師的教)。新課程的教學,在于要創造更能適應學生的學習的教,體現的是創造性利用外因和改造外因以適應內因。所謂轉化,是教師的知識與能力要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適應是轉化的基礎。如果教師的教不能促進學生的學,當然就不能實現這種轉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具備辨別語段中主要信息與次要信息的能力。
【答案】 適應與轉化是語文課改要堅持的根本原理。語文課改要做到教適應于學。教師的知識與能力要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與能力。
2、下面的文字說明了“嫦娥一號”衛星的奔月過程,請概括這個過程的三個階段。
“嫦娥一號”衛星由長三甲運載火箭送入繞地軌道,然后要在這三條大橢圓軌道上運行共約7天,做三次大的軌道運動,在獲得足夠的速度后,衛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隨后衛星將沿著這條軌道飛向月球,飛行114小時后到達近月點。此時,衛星要進行減速制動,以讓月球捕獲探測器。隨后要進行三次近月制動,讓“嫦娥一號”最終變為環月飛行的圓軌道衛星。
(1)第一階段:(不超過15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階段:(不超過15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階段:(不超過15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這是一道與讀圖相結合的壓縮題,要求首先結合圖示讀懂這段文字,對語段進行切分,然后將每層次的內容壓縮在15字內。
【答案】 (1)在繞地軌道不斷加速。(2)沿奔月軌道飛向月球。(3)制動減速后入軌繞月。
3、下面是關于海洋生物的介紹,請用簡明的文字概述海尾蛇的特點、功能。不起過35字。
一只海星模樣的動物揮舞著五條長長的手臂游過來,它看上去沒有頭也沒有眼睛,但事實上每條手臂都遍布著“眼睛”,全身就是一只巨大的復眼。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說,他們在研究這種被稱為海蛇尾的動物時,偶爾發現它身體表面由碳酸鈣構成的骨板是由許多極為細小的凸透鏡構成的。海尾沒有腦子,但有神經系統。微小透鏡就組成成了一個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復眼,與昆蟲的復眼相似,它在躲避天敵時非常有用。
【解析】以上這說明性的文字其說明中心即為海蛇尾的特點:“全身就是一只巨大的復眼”“它身體表面由碳酸鈣構成的骨板……構成的”“微小透鏡就組成了……的復眼”“它在躲避天敵時非常有用”根據這些特點,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將其壓縮、連貫得到該題的答案。
【答案】“海蛇尾體表遍布的細小凸透鏡,組成了一只巨大的復眼,有利于躲避天敵。”
4、下面是關于海洋生物的介紹,請用簡明的文字概述海尾蛇的特點、功能。不起過3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