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散文)
自XX年以來,文言文的散文閱讀開始在高考試題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各種題材的散文便雨后春筍般地進入了高考命題專家的視野。近年來的高考試題中,古代散文主要有寫景狀物類.寫人敘事類.議論性散文等。其中,寫人敘事散文與史傳文都以刻畫人物為中心,考生只需要梳理出作者圍繞中心人物寫了哪些事情,表達了怎樣的主題即可
今年高考試卷中,考查散文類的省份有江蘇.重慶.安徽.浙江.四川.湖南.山東.上海(二),與史專體可以說平分秋色,縱觀今年的高考試卷發現:1.側重考查對文意的理解和分析。過去理解文句含意的試題全用選擇題,而從XX年起,則改用考生直接翻譯的試題。看起來只是題型的變化,實際上對文意理解的要求更高,而且它把對文意理解的考查和語言形式的考查結合在一起,更具有綜合性。2.更強調根據語境來答題。現在的古文閱讀的每一道試題,都要以對全文的正確理解為背景,都要以對上下文句的正確分析為條件,方能作出正確回答。即便是理解常見實詞的含意.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也要根據具體語境作判斷,幾乎找不到憑借死記硬背來回答的試題。至于翻譯文句.篩選信息則更需要憑借對語境的正確分析。
一.(XX年江蘇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高考資源網
書沈通明事高考資源網
汪琬高考資源網
淮安沈通明,嘗為前明總兵官。任俠輕財,士大夫皆稱之。順治二年,先是有巡撫田仰者,素習通明之為人,加禮遇焉;至是見明將亡,遂屬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高考資源網
會清軍渡淮,購仰妻子急,蹤跡至通明家。是時通明杜門久矣。捕者圍其居,通明走入寢門,飲酒數斗,裂束帛縛其愛妾,負之背,牽騎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輩亦知沈將軍耶!”遂注矢擬捕者,皆逡巡引卻。通明疾馳,與愛妾俱得脫。賃居蘇州,變姓名,賣卜以自活。未幾愛妾死,意不自聊,祝發為浮屠。已,復棄浮屠服,北訪故人于鄧州。高考資源
通明故魁壘丈夫也,美須髯,以飲酒自豪。每醉輒歌呼鄧州市上,一市皆以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聲望于江淮間,方罷巡撫家居,獨聞而異之。偵得通明所在,徒步往與之語,通明默不應。已詢知為彭巡撫,乃大喜吐實。公捉其手曰:“君狀貌稍異,必將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為魯朱家耶?”引與俱歸,日夜與通明縱酒甚歡。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聞,嘗與賊戰,賊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創,往逐射者,競殺其人而還,一軍皆壯之。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飲酒猶不減少時,任俠自喜,亦如故也。高考 夫明季戰爭之際,四方奇才輩出,如通明之屬,率倜儻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習聞也。其他流落湮沒,為余所不及聞而不得載筆以紀者,又不知幾何人。然而卒無補于明之亡也,何與?當此之時,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盡。至于廟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懷祿耽寵之流。當其有事,不獨掣若人之肘也,必從而加媒孽焉。及一旦僨決潰裂,束手無策,則概誣天下以乏才。嗚呼!其真乏才也耶?高考資源網
【解析】文言文閱讀,取材發生重大變化,與兄弟省市卷趨向一致:關注本土文人小品。《書沈通明事》以簡潔的敘事為主,用精當的議論收尾。作者汪琬,清初三大散文家之一,其文風,一般論者認為受歐陽修影響,其文章“簡潔有氣,似柳子厚”,選文是其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