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第三節 得 體
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教學目標】
1.掌握“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的方法。
3.掌握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的試題的題型及解題思路。
1. 【教學重點】仿寫中的聯想、想象、創新。
【教學重點】理解“簡明連貫得體”的內容與掌握“簡明連貫得體”的方法
【教學設想】講解六課時,訓練四課時
【課時安排】六課時
第五課時:
第三節 得 體
【考點要求】
得體是運用語言的一項重要要求。語言的運用受“語境”的制約!罢Z境”有“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
“內部語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體、句式、語言間的搭配和使用習慣等。
“外部語境”指言語交際時的各種情境條件,如說話的目的,說話的場合,需要表達的方式,發話者的身份、職業、處境,受話者的年齡、性別、經歷、思想性格、愛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職業處境等。
“得體”就是語言的運用要注意并適應各種情境條件,即主要符合“外部語境”的各種要求,場合、對象、目的等語境條件的變化會引起用詞不當、轉述不清等現象,注意掌握語言使用的分寸。要學會思考:在某種特定的語境中,能說什么,不能說什么;說什么好,說什么不好;怎樣說有分寸,怎樣說沒有分寸;怎么說效果好,怎么說效果不好。既要考查說話者自己的地位、身份、文化素養、生活閱歷等方面的差異,更要考慮聽話者的諸多情況,并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不同的目的,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準確得體,恰到好處。
所謂得體,就是適合語言環境,用語恰如其分。具體說,就是在某種特定的場合,同某個或某些有關系的人說一件事,怎樣說最恰當,合乎這種場合的要求,合乎聽話人和說話人相互關系的要求。
語言得體的重點是分清文學類語體色彩、實用文體類語體色彩和口語類語體色彩,前兩種屬于書面語。恰當運用書面語和口語,是社會上語言交流的一種重要能力,當面陳述與請人轉述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請人轉述,不僅敘述角度變換了,做答時還要考慮到隨著敘述角度的變換引起的其他因素的變化。
謙辭和敬辭的正確應用也是考查的重要項目,注重日常交際中謙辭敬辭的運用。復習時要牢記某些表謙稱的詞和表敬稱的詞,平時交際中也應注意正確表達。
對語言運用得體的考查,主要以主觀改錯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偶用客觀選擇題形式考查,如 1994年第9題。預計今后仍將以主觀改錯題考查為主。
【方法與技巧】
一、 適合上下文;詞語使用準確,句式選用恰當
1.正確使用謙敬詞語
好些漢語詞匯都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會鬧出笑話。尊稱的詞語只能用于稱對方,而謙稱的詞語只能用于稱呼己方。
有人把謙敬詞語歸納為“家大合小令外人”一句話,即:對別人稱自己的長輩和年長的平輩時冠以“家”,如家父(家嚴)、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對別人稱比自己小的家人時則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稱別人家中的人,則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