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
a、中國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是誕生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
b、科學家們研究了許多防熱材料;做了許多大型試驗;甚至連飛船運輸車和航天員吃的食品都做了出來。
c、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學家聯名上報黨中央的“國家高新技術發展建議”被鄧小平批準,這就是著名的《863計劃》。
d、由錢學森等專家學者負責制定的人造衛星發展規劃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設想:第一步,發射探空火箭,第二步,發射一二百公斤重的衛星,第三步,再發射幾千公斤重的衛星。
4、下列新聞標題中語意明確的一項是()
a、政府有關部門明令禁止取締藥品交易市場
b、真正優秀的教師無一不是道德修養的模范
c、獨聯體國家看不上XX年世界杯足球賽
d、警方對報案人稱圍觀者坐視不管表示憤慨 1、“失”“躬”“聲”這幾個字形有誤的詞都是音近詞的錯誤。雖然音近,但意義有較大的區別,尤其是一些固定的短語(包括成語)里面的詞,是多少年來約定俗成的,不可隨意更改。
2、這是考查近義詞的辨析。近義詞的辨析,最關鍵的是弄明白其意義,然后把它放入上下文中,看是否符合語境。這幾個詞都是從課文中抽出來的,又換上了相近的詞,看同學們能否理解。當然,近義詞的區別,有些在字典上是查不到了,需要我們通過運用,通過讀優秀作品來揣摩其區別。經常這樣做,才能有更深的認識。
3、本題考查了引號、分號、書名句、逗號的用法。兩個并列的分句,如果分句內部無逗號,分句之間,用逗號即可,如果中間有逗號,則必須用分號隔開。“863計劃”是一項計劃,不是書籍、報刊名,所以不能用書名號。
4、本題考查的是歧義句。所謂歧義句就是在一個句子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義,讓人聽不出是說哪一個。這需要仔細揣摩。
閱讀下文,回答5-8題
梵高的墳塋
范曾
①冬天來到了巴黎,寒風料峭,木葉盡脫。順著塞納河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蕭瑟。我們驅車向瓦茲河上的歐維爾城疾馳,去瞻仰我心靈深處的藝術殉道者梵高的遺蹤。
②梵高這位荷蘭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來到法蘭西后,面臨他的是貧困與饑餓。梵高一生賣不出一張畫,人們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藝術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壓抑著他。他曾在一張畫上描寫了一個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爛的藤座上放著他的煙斗和一張紙包的些許煙草,它似乎向我們唱出一首凄涼的身世之歌。藝術既然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讓需要面包的藝術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簡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槍,走到薩都的草坪,向心窩射了一槍,他在華貴的建筑前對這不公平的社會用生命作了一次壯烈的抗議。
③梵高過著清白無瑕的生活,他沒有金錢的刺激,沒有女人的誘惑,沒有鮮花的慰籍。當豐腴清麗的模特兒們在畫室翩然起舞時,當莫提格里昂尼面對嫵媚而慵懶的美女,在畫到她的臉“令人愉快地拉長”時,梵高在哪里?他正對著一片平常的農田,一張破舊的靠椅,一雙踏遍人間含辛茹苦的皮鞋,畫這些巴黎的大師們不屑一顧的事物;在他的畫筆下,野地里的摘來的向日葵燃燒著一把火,藍色野花臨風搖曳,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這是在傾訴愛情,但是他的情人卻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隱耀中,看他畫的所有自畫像,那眼神沒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閃現的光芒有堅毅,有不平,有尊嚴,充滿了對人生的批判和對自己命運的抗爭。梵高在美術史上的出現確實是一個奇跡。他遠離了傳統審美的藩籬,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絕的構圖,一掃藝術界的平庸、淺薄和惰性。這種畫風一旦問世,美術史就必須重寫,色彩甚至美學就必須修正,這正是梵高撒向人間的一個永恒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