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
3、樸素、真摯的語言
本文不像其他散文那樣設計許多機巧,運用許多修辭方法來表情達意。與熱切、坦誠、真摯的內心活動相適應的是,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白地寫自己的內心世界。雖然全篇都是家常話語,但用到本文中,卻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神奇力量。無須用太多的寫作技巧,她的故事、她發自內心的召喚,已經具有這種力量。因此,從審美角度來看,本文表現出別具一格的樸素美。
鑒賞要點
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在學生自讀全文的基礎上,教師提示,重點品味一些意味深長的語句。可以配合一些提問來進行,以此作為揣摩語言練習題的補充。
1、春天,我滿懷希望地在樹的枝條上尋找著芽苞,尋找著大自然冬眠后的第一個標志。我感覺到鮮花那可愛的、天鵝絨般柔軟光滑的花瓣,并發現了它那奇特的卷曲……如果幸運的話,我把手輕輕地放在一棵小樹上,就能感到小鳥放聲歌唱時的歡蹦亂跳……對于那些萍水相逢的朋友,我只有一個不全面的印象,這個印象是從一次握手,從我用手指摸他們的嘴唇或他們擊拍我的手掌的暗語中得到的。(這些描寫節選自《語文讀本》第三冊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可以先念給學生聽,再問大多數人在認識世界和與人交往時是怎樣的情況,想象一下海倫•凱勒這種特殊的感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困難。)
2、有些場面是令人愉快的,讓你內心喜悅,可有些情景卻使你感到悲哀和憂郁。對后者我也不會閉上眼睛,因為它們畢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對它們閉上眼睛就等于緊鎖心靈,禁錮思想。(一個盲、聾、啞殘疾人,本應讓世人來同情、關懷,但她卻同情、關懷他人,這表現了怎樣的精神、情懷?)
3、精警句舉要
黑暗將使他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他更加喜愛聲音。(充滿哲理意味)
因為在我生活的漫長黑夜里,我讀過的書以及別人讀給我聽的書,已經變成一座偉大光明的燈塔,向我揭示出人類生活和人類精神的最深泉源。(充滿詩意和哲理意味,具有勸誡作用)
提示:設計本題,意在考查學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提供幾種參考答案:
1.對生命的珍愛,對生存的渴望;2.對人類的友善情感;3.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還可有其他答案。說出一種、兩種或三種都可以,關鍵是啟發學生思考,鼓勵有創意的表達。
設計本題,意在啟發學生的想象,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可以自由想象,虛構事件,但應體現一點純潔高尚的思想感情。不論是口頭表達,還是寫成小散文,都要有點文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賞析(張東明)
馬克•吐溫說過,19世紀出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就是海倫•凱勒。美國著名作家海爾博士也曾斷言,海倫的《我生活的故事》是19xx年文學上最重大的貢獻之一。品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們對于被譽為“精神楷模”的海倫和作為一個出色作家的海倫都可以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修辭立其誠”,這是寫好文章的要訣。一篇好的散文,必定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引人入勝的,想象是那樣豐富,文筆是那樣流暢;但它所以能深深地打動我們,還在于它的真摯而強烈的感情,在于它所給予讀者的敞開心扉的親切感。在這篇用第一人稱寫的、富于激情的作品里,作者傾訴了她對生活的禮贊,表達了她的生活態度。正由于文章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雖然整篇文章都是虛擬的,所記敘的事情多是非現實的,但使我們感受到了更高的真實——情感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