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
四、欣賞上闋
1、 題為“赤壁懷古”,上闋中寫了哪些赤壁景觀?(大江、故壘、亂石、驚濤等)
2、 你認為哪幾句寫得好?好在何處?這些景物有何物點?(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3、 這首詞的意境是怎樣的?請用一個精煉的詞或詞組來概括。 (討論明確:雄渾、壯闊,撼人心魄,氣勢恢宏、磅礴、似有氣吞天下之勢等等。)
4、 這種雄渾壯闊的意境,與作者用詞的藝術有很大的關系。你覺得上闋中哪些詞用得很有功底,為什么?
賞析三個詞――淘、穿、卷。
( 1 )淘。不僅寫出了長江奔流的氣勢,而且將寫景與寫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定出了歷史的推進。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曠遠、深邃的意境,給了我們一個廣闊的空間與時間的概念。多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的故事,一個“淘”字,一下了如過電影般推到了我們的眼前。可以這樣說滾滾東流的江水已經超脫了物理意義上水的概念,它已經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
( 2 )穿。寫出了山巖高聳入云的動勢以及山崖的陡峭。
( 3 )卷:寫出了浪花的洶涌,形象真切。
5、 面對壯美 的赤壁景觀,作者依次生發了哪些懷古情思?( 千古風流人物、三國周郎赤壁、一時多少豪杰 )
6、學生齊讀上片,體會景中之情,總結內容。
描寫赤壁景象,引起對古代英雄的緬懷,充溢著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五、賞析下片
1、 下 闋中作者主要寫了哪個歷史人物?( 周瑜:“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2、 “周郎”形象有何特點?(“羽扇綸巾”,從服飾上寫周瑜雖身為主帥,身當大敵,卻羽扇便服,不著戎裝,這里把周瑜寫得多么閑雅、雍容,真是風度超人。“談笑間”從神態上寫,周瑜不是“叱咤風云”的大聲疾呼,而是談笑風生,從容鎮定,結果使曹操的舳艫千里,旌旗蔽空的強大艦隊灰飛煙滅。可見他韜略過人、戰功顯赫。作者寫戰爭,寫豪杰,不渲染金戈鐵馬的緊張氣氛,而著筆主帥的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這在寫法上是頗為巧妙的,藝術效果是強列的。)
( 年輕有為,氣宇不凡,從容瀟灑,指揮若定。) 3、 周郎如此,蘇子本人呢?如何理解詞的結尾?
從歷史回到現實,從懷古轉到自抒懷抱。周瑜年輕時即戰功顯赫,垂名千古,而自己呢?年近半百,白發早生而貶居邊地,無所建樹。這怎能不令人感慨萬端!
(讀這首詞的人,一般都說結尾消極。聯系前邊懷古的內容看,他寫的意氣飛揚、氣概不凡。因此可知他不是真消極,真消極就要隱退,不會“遙想公瑾當年”了。但面對現實的政治迫害,四十七歲的蘇軾,又不能不感嘆壯志難酬、人生如夢。但他這種感嘆,正是對所受政治迫害的不平,正是不忘世事的表現。所以在表面的消極中,含蘊著他的不甘消極的用世精神在內,這是這首詞中的主流。)
4、朗讀下片,總結。
下片第一層寫周瑜形象,第二層抒發對身世的感嘆,詠史、抒情自然結合。
六、師生討論總結這首詞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點。
1、思想感情:
(1)全文線索:
大江東去 → 江山如畫 → 公瑾當年 → 人生如夢
(總攬全篇) (描畫景色) (追想歷史) (抒寫情懷)
(由景而人,由人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