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
[推進新課]
【投影:孫犁(1913~),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192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學,高中畢業后任職員、小學教員。抗戰爆發后,在冀中從事抗日宣傳、教育、文化工作,并開始文學創作。1944年到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從事研究和教學,這時發表的《荷花淀》等作品受到稱賞。抗戰勝利后回冀中編雜志、寫小說散文,并參加土改工作。1949年1月隨軍入天津,在《天津日報》主編文藝副刊。早期作品后選編、修改收入小說散文合集《白洋淀紀事》(中國青年出版社1958年初版)。50年代初出版反映抗戰的長篇小說《風云初記》。1959年出版中篇小說《鐵木前傳》。歷任中國作協理事、天津作協副主席、主席、名譽主席。1955年后因病遠離文壇的主流,并開始閱讀大量傳統文化典籍。1977年以來,主要以散文創作為主。因自成風格而被稱為“荷花淀派”開創者,有諸多后人效仿。“文革”后出版了《蕓齋小說》《秀露集》《耕堂雜錄》《尺澤集》《老荒集》《陋巷集》《無為集》《曲終集》等散文集。《孫犁散文選》于1989年獲新時
期全國優秀散文(集)榮譽獎。
早期作品明凈質樸,勾勒出鄉土民風,繼承了廢名一脈的抒情風格,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荷花淀》《吳召兒》《囑咐》等流傳不衰。晚近所作由清新入于平淡,而在簡潔之中更富有蘊藉。】
師:下面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四個部分的主要內容。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師:下面請幾位同學進行一下概括。
生l:第一部分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說起.回憶了作者與妻子是怎么結婚的。
生2:第二部分著重寫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見面時的情景。
生3:第三部分寫妻子如何從一個人家的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
生4:第四部分寫了作者對妻子的愧疚以及回憶了妻子臨終前的情景。
師:大家概括得非常好,準確全面.能突出重點。從內容來看,這是一篇懷念妻子的悼亡之作,作者在回憶逝者時,借助一些具體的事情為我們展現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請大家再次閱讀課文,看一看文中都具體地寫了哪些事情呢?
【學生閱讀、議論。】
生1:在第二部分有這樣一段話“姑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看見站在板凳中間的那個姑娘,
用力盯了我一眼,從板凳上跳下來,走到照棚外面,鉆進了一輛轎車”,這是作者第一次和妻子見面時的情景。
師:為什么這個情景給作者的印象特別深呢?
生1:這是第一次見面嘛!而且這里還用了’“用力盯了我一眼”這樣一個細節。(眾生笑)
師:所以作者在多年之后對這一情景仍然記憶猶新啊!(略一停頓)但我們再想想,僅止于
此嗎?
【學生議論。】
生2:我覺得這么多年后作者仍記得這個情景,正是他對妻子懷有深情的一種表現。多年來,這一情景或許不止一次引起作者的美好回憶。
生3:我認為“用力盯了我一眼”這個細節表現了妻子對“我”不加掩飾的一種埋怨,這也給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