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
讀讀課文第九——十一段體會一下。
也許老作家行文至此,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具有感染力的簡潔而暢達的文風已凝聚在字里行間,使全文恬淡而有韻味克制而有神采。
七、 連接
同學們上學多年,一定遇見過許多老師同學,他們一定有許多有趣的、有特點的、讓人發笑的言行舉止。當堂講講。
八、布置作業
仿照本文把有趣的老師同學寫一寫。
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一.教學目標
1. 進一步了解朱自清,感受這位愛國知識分子豐富而復雜的內心世界。
2. 通過審美活動體驗,能夠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3. 品味語言,感受意境,能夠概括提煉出鑒賞意境美的基本方法。
4.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個性化閱讀鑒賞,能夠初步實現對作品的多元、創新閱讀。
二.教學方法
1. 自主閱讀體驗與教師引導、集體討論討論相結合。
2. 涵泳法、美讀法為主兼用探究法對相關問題教學探討。
三.教學時間 2課時第 一 課 時
一.教學目標
1. 自主閱讀,能夠捕捉表達情感的關鍵詞句,梳理出散文情感脈絡,整體把握作者情感。
2. 涵泳揣摩,通過對1、2、3、6、7、8等段落關鍵詞句的咀嚼進一步把握作者情感。
二.教學過程
(一) 作者與作品
1. 你讀過作者的哪些作品?能夠說說內容嗎?你喜歡他的作品嗎?試作簡要分析評價。(主要是讓學生談談對作品的主觀感受,可以據作者作品的整體而言,也可以就作者的某一篇作品)
2. 談談你所知道的朱自清。(不求完整,一鱗一爪皆可)
3. 教師視學生發言情況作補充。(現代作家。號秋實,字佩弦,筆名余捷、柏香、知白。祖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長于揚州。19xx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次年轉入本科哲學系。“五四”后參加了少年中國學會和新潮社,并開始新詩創作。先后任教于杭州第一師范、揚州第六師范,上海中國公學,浙江上虞春暉中學等。1922年與俞平伯等創辦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詩歌刊物《詩》月刊,發表長詩《毀滅》,之后參加過文學研究會。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主要致力于散文創造和古典文學研究。其間創作散文名篇有《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綠》《背影》《荷塘月色》《春》等。散文筆致簡約,樸素,親切,娓娓動人,享有盛譽,被譽為“美文”“白話美術文的模范”。1931年赴倫敦學習并漫游歐洲數國。1932年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7年抗戰爆發后任西南聯大中文系主任。1938年參加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被選為理事。1945年抗戰勝利后積極參加民主運動。1946年李公仆、聞一多被害,受到很大震動。清華大學復校后繼續任教。他堅定站在民主革命一邊,反對內戰,直到臨終前還囑咐家屬拒絕“美援”,不要買政府配給的美國面粉。毛澤東稱贊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民族氣概”。作品有詩集《血潮》(與俞平伯等合集)、《蹤跡》(詩與散文合集)、《背影》《歐游雜記》《你我》《倫敦雜記》(散文集)以及評論集《經典常談》《詩言志辨》《新詩雜話》《標準尺度》《論雅俗共賞》等,解放后,出版過《朱自清選集》、《朱自清古典文學專集》朱自清序跋書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