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
根據憲法,美國建成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聯邦制國家。廣大人民群眾對憲法不附載任何權利法案感到不滿,掀起抗議運動,由此增加了憲法前10條修正案,于1791年12月,經11個州批準生效。其中,以《權利法案》著稱。
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4月,華盛頓就任美國首屆總統。1792年連任。l789—1791年問組織了聯邦黨,主張中央集權,外交上親英,控制了聯邦政府的權力。國務卿t.杰弗遜派主張維護國內人民民主權利,同情法國革命,組織了民主共和黨。1793年,華盛頓在歐洲列強聯合干涉法國革命時,采取中立政策。1794年11月,聯邦政府和英國簽訂了損害美國主權的《杰伊條約》。親英和親法成為聯邦黨和民主共和黨在外交政策上的分野。在內政方面,聯邦政府制定關稅條例,建立銀行,穩定經濟,但實行不利于貧苦人民的償還國債、州債的辦法,并征收國產稅。當西賓夕法尼亞農民因抗繳國產酒稅而舉行起義時,漢密爾頓親自率領部隊前往鎮壓。1798年,聯邦黨人i.亞當斯政府頒布了4項摧殘人民民主權利的法令,其中《客籍法》是為驅逐來自法國和愛爾蘭的僑民而制定的,《鎮壓煽動叛亂法》規定對總統或國會以言論、文字“意圖中傷”或“加以輕蔑詆毀”的人予以懲處。這些措施激起人民群眾的憤慨。聯邦黨由此聲譽衰落。
18XX年,由民主共和黨t.杰弗遜任總統。杰弗遜政府廢除了上述4項法令,削減開支,減輕稅收,取消了酒稅,鼓勵農產品出口。18XX年,從法國手中購買了面積達200多萬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英國一直不甘心喪失北美殖民地。英艦在公海上繼續攔截美國船只,強制征用美國海員。為維護航海自由,1812一18XX年美國第二次發動了對英戰爭。除海戰外,優勢在英軍方面。18XX年8月,英軍曾攻占華盛頓首府,焚燒總統府及國會。18XX年12月,英、美在今比利時的根特簽訂和約。這次戰爭使美國得以擺脫英國在政治上的控制、經濟上的滲透,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民族主權國家。
(選自《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歷史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版)
一滴眼淚換一滴水目標展示:
1、了解課文思想內容,學習多種描寫方式的運用。
2、學習多角度對比體現主題的方法。
3、初步認識人性這一永恒的話題,做出自己的理解。課前預習:
預習思考:
1、有人說,雨果的作品里滲透著對人性善的迷惘和失望。結合課文,說說你的看法。
2、課文中的對比描寫有哪些?對比中體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3、文中觀刑的群眾與魯迅筆下的“看客”形象有何異同?知識掃描:
1、作者:
雨果(1802—1885)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最杰出的代表,生于法國東部的一個小鎮,出身貧民,參加過革命軍,后在拿破侖軍隊當過將軍.幼年曾隨父親到過許多國家,11歲時跟著母親和兩個哥哥返回巴黎。
雨果自幼多才多藝,尤其熱衷于文學,14歲開始寫詩,15歲寫的《讀書樂》就獲法國學士院征文獎,18歲時獲\'文藝競賽碩士\'榮譽,被譽為\'神童\'。后來主要寫小說,其作品多反映對政治的關注。1831年(29歲)寫的《巴黎圣母院》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蜚聲世界文壇,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1851年,因反對路易•波拿巴的獨裁專制而遭到迫害,開始了長達19年的國外流亡生活。期間主要創作長篇小說,如文學巨著《悲慘世界》和《海上勞工》。1870年,他回到巴黎繼續參加政治運動,1885年5月,雨果病逝于巴黎,法國人民為他舉行了國葬,遺體也被送到專門安葬偉人的先賢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