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學常識典故復習9
人事/壽考【壽櫟】參見植物部•木本“社櫟”。宋陸游《吾年過八十》詩之二:“斧斤遺壽櫟,云海寄冥鴻。”
【椿齡】《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成玄英疏:“大椿之木長于上古,以三萬二千歲為一年也。”o喻長壽。唐吳筠《步虛詞》其七:“綿綿慶不極,誰謂椿齡多。”另參見植物部•木本“大椿”。
【添籌】蘇軾《東坡志林•三老語》:“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海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爾(邇)來吾籌已滿十間屋。'”o用以祝壽。清趙翼《己巳元旦》:“添籌且喜增年歲,鼓擊惟當樂夕晨。”
【才盡】參見人事部•睡夢“江淹夢”。o喻因年老而才思退減。唐杜甫《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才盡傷形體,病渴污官位。”
【千薪積】參見政事部•議政“積薪”。宋蘇軾《次前韻送程六表弟》:“青衫莫厭百僚底,白首上有千薪積。”
【徐娘老】參見人物部•婦女“徐娘”。宋陳與義《書懷示友十首》之九:“開窗逢一笑,未覺徐娘老。”
【潘安白發(fā)生】參見人體部•頭面“潘鬢”。唐白居易《不準擬二首》之二:“多于賈誼長沙苦,小校潘安白發(fā)生。”
【髀重】參見人體部•肢體“髀肉生”。唐姚合《贈盧大夫將軍》:“上山嫌髀重,拔劍嘆衣生。”
【擊壤翁】參見文明部•歌舞“擊壤歌”。唐釋貫休《大興三教》:“擊壤翁知否,吾皇即帝堯。”
【四老】晉皇甫謐《高士傳》:“四皓者,皆河內軹人也。或在汲。一曰東園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日綺里季,四日夏黃公。皆修道潔己,非義不動。秦始皇時,見秦政虐,乃退入藍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乃共入商雒隱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敗,漢高聞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終南山,不能屈己。”o稱美年高德劭者。唐張說《贈崔公》:“我聞西漢日,四老南山幽。”另參見地理部•土石“商山”、植物部•草木“商山芝”、文明部•歌舞“紫芝歌”、人事部•雅逸“四皓”、人事部•雅逸“黃綺”。
【白發(fā)郎潛】漢班固《漢武故事》:“上(漢武帝)嘗輦至郎署,見一老翁,須鬢皓白,衣服不整。上問曰:‘公何時為郎,何其老也?'對曰:‘臣姓顏名駟,江都人也,以文帝時為郎。'上問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駟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會稽都尉。”o指年老而懷才不遇。宋蘇軾《次天字韻答岑巖起》:“莫嘆郎潛生白發(fā),圣朝求舊鄙鳶肩。”另參見人體部•頭面“郎潛生白發(fā)”、人物部•官吏“白發(fā)郎官”、人事部•情感“悲顏駟”。
【馮唐老】參見人事部•謬誤“馮唐已老”。唐姚合《春日早朝寄劉起居》:“莫笑馮唐老,還來謁圣君。”
【祝雞翁】漢劉向《列仙傳•祝雞翁》:“祝雞翁者,洛人也。居尸鄉(xiāng)北山下,養(yǎng)雞百余年,雞有千余頭,皆立名字。暮棲樹上,晝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賣雞及子得千余萬,輒置錢去,之吳作養(yǎng)魚池,后升吳山,白鶴、孔雀數百常止其傍。”o稱譽老人。唐劉禹錫《重寄表臣二首》之二:“早晚同歸洛陽陌,卜鄰須近祝雞翁。”另參見動物部•飛禽“尸鄉(xiāng)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