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三輪專題復習:精美哲理散文(一)
善
與人為善是奶奶的立身之本,奶奶死的時候我才對她的為人有了深刻的理解。一個沒有財富沒有權勢的老人,死了以后有一百多人上門吊唁,他的兩個兒子也是一般的俗人,普通的工薪階層。出殯那天,我捧著她的遺像走在送葬隊伍的前面,街道兩傍不停地放爆竹,按規矩,哪家放爆竹我都要跪下磕頭,三里長的小街我跪了幾十次,的確涼的褲子都跪破了,膝蓋也腫了,但我很開心,奶奶不是什么大人物,一生無功可紀無績可考,但她得到了人們的尊敬,人們都說,奶奶人好。在中國人的辭典里,好就是善良。富人行善手段很多,修橋筑路,辦學校建醫院,資助孤寡老弱,善名就有了。而對于窮人來說,善良就是無用的代名詞。
父親說,1939年日本鬼子來了,奶奶帶著四個孩子逃難,他兩歲多的弟弟病了,同路的老鄉見她一個女人帶四個孩子很可憐的,就勸她把弟弟送人,也是給他找一條生路,奶奶不肯,流著眼淚說,哪個死鬼最喜歡這個小的,我也舍不得。爺爺給日本鬼子打死了,當時姑姑十四五歲,父親十一歲叔叔九歲,奶奶領著幾個孩子一路要飯,睡寺廟教堂,父親說他還睡過棺材,條件十分艱苦。到了南昌她只好把小的送給一家信佛的人家,孩子送走了。她像掉了魂一樣,寢食不安,沒過幾天,她受不了,跑了一百多里路,哭著求收養的人家把孩子還給她,說是死是活一家人在一起,后來這個小叔叔還是病死在逃難的路上。奶奶說,這是命,我盡了心。父親說,她心太善良,總是可憐別人,其實她是最可憐的人,一生勞累,從來沒有享過福,為了子女,為了他人。我相信父親的話,我親眼見到她幫助過許多落難的人。三年自然災害時,安徽的災情最重,一天一位衣衫破爛的中年婦女帶著兩個面黃饑瘦的孩子來我家乞討,那年頭糧食十分稀少,我們天天吃紅薯,奶奶讓那女的和小孩吃了一餐,還給她一元錢二斤糧票,那女人流著淚說,婆婆是菩薩心腸,叫兩個小孩給奶奶磕頭,奶奶拉起小孩說,人總有遭難的時候,不用謝。奶奶在鄰居中口碑很好,她樂于助人,左鄰右舍老人生病,小孩哭鬧,她都主動上門幫忙,東家少把蔥,西鄰短根蒜,人家一喊,她就叫我送去。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與人為善,菩薩保佑,奶奶這話常掛在嘴邊。不過生活并不是人們愿望的體現,好人也不一定有好報,遇到這種事,奶奶有一個法寶,那就是忍。
忍
忍是奶奶的安身之本,她常對我說,身穩口穩四處好安身,凡事忍著點,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話好懂,但做起來不容易;忍一時容易,忍一輩子不容易,就像毛主席他老人家說的,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但做一輩子好事就不容易。
奶奶說,她小時候母親給她裹腳,那時候的女孩子為了嫁個好婆家,都要裹腳,她痛哭她喊叫,但她還是忍了,一個終身勞動的女人支撐她的是三寸金蓮,該是多么痛苦。她十二三歲就和爺爺一起背井離鄉到小城鎮做童工,后來嫁給了爺爺,爺爺是個剃頭匠,做事還勤快,就是好賭,奶奶說,爺爺在賭桌上有時二天二夜不下來,三九天把他的腳放在冷水里也沒有感覺,漫漫長夜,她一人守著孩子,獨自流淚到天明,她忍了,嫁給這樣的男人這是她的命。日本鬼子來了,打死了他的丈夫,她忍辱負重,帶著四個末成人的孩子,長途跋涉上千里,輾轉十幾個縣,她和孩子奇跡般地活下來了,抗日戰爭勝利后又回到了小縣城?姑涝瘧馉幈l了,她把小兒子送上了朝鮮前線,那三年的歲月,她是怎么忍過來的,天天祈禱,每個月上廟里燒香,天天盼望兒子來信,又害怕來信,父親說,與叔叔一起當兵的有二三百人,死了上百人,叔叔命大,只受過傷,后來提了軍官。五年后當兒子來看她時,奶奶已是滿頭白發。當穿著軍裝的叔叔含著眼淚喊媽時,奶奶撫摸叔叔的傷口,哭了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