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專題教案: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XX年高考安徽卷語文復習精品系列教案 高考專題教案: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課 題】復習“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課 型】復習 【教學目的】 ⒈明確考綱要求,掌握八種修辭格。 ⒉熟悉修辭考查題型,積累解題技巧。 【教學重點】修辭考查題型,掌握綜合運用修辭的方法。 【教學時數】二教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研習考綱重難點 一、導入:
對于語言表達來說,語法解決通不通的問題,邏輯解決對不對的問題,修辭解決好不好的問題,現在高考命題更加注重以能力立意為主,那么對修辭的考查無疑是重中之重。 修辭就是對語言的[答案]b [分析]這道題既考查了修辭方法,也考查了修辭的作用分析。解答這類題時,首先要認真判斷它所使用的修辭方法,然后對照該類辭格的表達效果,結合語境再具體分析。這道題b項中前一個“巴金”指代巴金的風格和精神,后一個“巴金”指有巴金精神的人。所以,“后一個巴金”應改為“前一個巴金”。
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以及各種修辭方法的運用等。對于修辭的認識,其實絕不僅限于修辭方法。它的內涵遠比修辭方法大得多,而且也都在高考的考試范圍之內。
二、研習內容: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的復習,應從下述三方面著手: ㈠熟悉八種修辭方法,辨析易混修辭格。(《語文基礎手冊》) 《考試大綱》限定考查八種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正確運用的前提是準確理解和掌握這八種修辭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⒈比喻 、疟扔鞯奶攸c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構成。 ⑵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①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兩者缺一不可。 下列幾種情況,雖有比喻詞,但不是比喻: 就說那個野蔥吧,香氣和家蔥一樣,味道卻像剛結出的李子! (作比較) 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 (表猜測) 每當看到這條紅領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爛漫的少年時代! (表想象) 我們這時代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像徐洪剛、李向群等。 (表列舉) ⑶比喻的種類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結。例如:天上閃爍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綴著的寶石,它跟我們這樣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樣矗立在前面。四周的山把山谷包圍得像一口井。 、诎涤。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結。例如:更多的時候,烏云四合,層巒疊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劢栌。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例如: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 ④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從色彩、光華、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隱約閃爍、清新潔靜等相似點來描繪出荷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