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善用修辭復習:意蘊豐厚——有文采
36計之27:善用修辭,意蘊豐厚——有文采
善用修辭是使作文語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會給文章帶來可觀的姿色。文章是一條小河,修辭便是這條河上的片片白帆;文章是一棵綠樹,修辭就是這棵樹上的朵朵紅花;文章是深邃的藍天,修辭就是藍天上的縷縷白云;文章是浩瀚的大海,修辭就是大海上的束束浪花。如果你在高考作文中成功地嵌入些精美的修辭語段,那么文章就會顯得內容豐贍,氣勢充沛,辭采華茂,形象富麗,
①比喻——綻放藝術花朵。
精妙的比喻,就好像《天方夜譚》里的神燈一樣,具有無比神奇的藝術力量:深奧變得淺顯,晦澀變得清晰,清瘦變得豐滿,直露變得含蓄,被稱為語言藝術之花。運用比喻關鍵是要準確、新穎:準確,就是要貼切反映對象的特點;新穎,一是喻體新,二是喻體與本體的聯系角度新。
下面是從高考滿分卷中摘錄的一些精美比喻:
山是陽性的,恢宏大度,陽剛萬丈;水是陰性的,溫柔撫順,清冷恬靜。曹雪芹說:“女人是水做的。”這我同意,但男人絕不是濁泥,他是山的化身,這讓我想到父親,想到了他那山一樣寬厚的脊背。(江蘇一考生《父親是座山》)
兩個形象的比喻詮釋了話題“水的靈動,山的沉穩”,揭示了山、男,水、女,陽剛陰柔兩種不同形態的美,而且融入作者對父親的真摯情感,可謂一石三鳥的妙筆。
假如溝通是一扇門,那么語言就是這扇門的鑰匙。
如果溝通的門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語言的鑰匙便引領著你走向皓月當空,繁星滿天;如果溝通的門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無際的沙漠,那么語言的鑰匙便引領著你走向鳥語花香的綠洲;如果溝通的門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無邊的大海,那么語言的鑰匙便引領著你走向如宗愨般“乘長風破萬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語言在溝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閃光的鑰匙,使溝通直接到達人的心坎上。 (廣東一考生《語言:溝通的鑰匙》)
考生先將溝通比喻為一扇門,將語言比喻為打開這扇門的鑰匙,突出語言在溝通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接著展開豐富的聯想,由“溝通之門”想到門的另一方,展示三幅圖畫——漆黑的深夜、一望無際的沙漠、浩瀚無邊的大海,分別配以皓月當空、繁星滿天,鳥語花香的綠洲,如宗愨般“乘長風破萬里浪”,比喻形象,對比鮮明,啟示人們:在語言的作用下,很多看似困難的交際都能夠從“山重水復”走向“柳暗花明”。
③也許我是唐時的一株柳,矗立在古風河畔;也許我是宋時的一尾魚,游弋于清澈微波;也許我是明時的一股風,穿越在修長的胡同;也許我是清時的小女子,終日在河邊洗滌衣物…… (海南一考生《給媽媽的一封信》)
這段文字以豐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雅致的嫻靜、節奏和諧的語言,行云流水般的將心曲娓娓道出,表現出一種“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人生追求和人文意識,讀起來令人愜意。
②排比——閃現亮麗風景。
排比句式用于敘述,具體形象;用于抒情,淋漓盡致;用于說理,理直氣壯。無論哪種文體,使用排比都可以充實內容,增加氣勢。好的排比,如駿馬走坂,讀來酣暢漓淋,神盈氣足。
如XX年高考山西考生以“出人意料與情理之中”為話題寫的滿分作文《本沒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