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語文提分策略:文言文分析綜合與翻譯
文帝踐阼,出為東中郎將。帝問曰:“卿所聞見天下風教何如?”濟對曰:“未有他善,但見亡國之語耳。”帝忿然作色而問其故,濟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遷為中護軍。時中書監、令號為專任,濟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詔曰:“夫骨鯁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濟才兼文武,服勤盡節,每軍國大事,現有奏議,忠誠奮發,吾甚壯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內務宮室,怨曠者多,而年谷饑儉。濟上疏曰:“陛下方當恢弘前緒,光大遺業,誠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須農隙,不奪其時。夫欲大興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詔曰:“微護軍,吾弗聞斯言也。” (1)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方當恢弘前緒,光大遺業,誠未得高枕而治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護軍,吾弗聞斯言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臣權力太大,國家就有危險,左右的人太受寵幸,皇上就會受蒙蔽,這是自古以來最大的警誡啊。
(2)陛下正當發揚前人的事業,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功業,實在還未到高枕無憂地治理的時候。
(3)如果沒有護軍(蔣濟),我聽不到這樣的話。 【參考譯文】
文帝即位,(蔣濟)從京城出來,擔任東中郎將。文帝問他說:“你所看到的天下風俗教化好不好?”蔣濟回答說:“沒有聽到其他的好話,只聽到要亡國的話罷了。”文帝顯出憤怒的神情,并問他其中的原因,蔣濟都一一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氣消解了。 明帝即位,蔣濟升為中護軍。當時中書監、令專有大權,蔣濟上疏說:“大臣權力太大,國家就有危險,左右的人太受寵幸,皇上就會受蒙蔽,這是自古以來最大的警誡啊。”明帝下召表揚說:“剛直的大臣,是國君所仰仗的。 蔣濟文武兼備,任職勤勞,極盡節操,每有軍國大事,當場有提出建議的奏議,對朝廷忠誠,做事奮發努力,我非常欣賞他的勇敢。”景初年間,對外征戰頻繁,國內大建宮室,長期分離的人很多,并且連年饑荒,谷物匱乏。 蔣濟上疏說:“陛下正當發揚前人的事業,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功業,實在還未到高枕無憂地治理的時候。凡是要役使老百姓時,一定要在農閑時候,不能耽擱他們耕作的時間。那些想建立偉大功業的國君,先要估計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撫他們的疾苦。”明帝下詔表揚說:“如果沒有護軍(蔣濟),我聽不到這樣的話。” 一、(XX年遼寧卷)閱讀下文,回答1~2題。
孫謙字長遜,東莞莒人也。少為親人趙伯符所知。謙年十七,伯符為豫州刺史,引為左軍行參軍,以治干稱。父憂去職,客居歷陽,躬耕以養弟妹,鄉里稱其敦睦。出為句容令,清慎強記,縣人號為神明。
分析綜合題 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為司徒參軍,言之明帝,擢為明威將軍、巴東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峽,恒以威力鎮之。謙將述職,敕募千人自隨。謙曰:“蠻夷不賓,蓋待之失節耳,何煩兵役,以為國費。”固辭不受。 至郡,布恩惠之化,蠻獠懷之,競餉金寶,謙慰喻而遣,一無所納。及掠得生口,皆放還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齊初,為寧朔將軍、錢唐令,治煩以簡,獄無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謙在職不受餉遣,追載縑帛以送之,謙卻不受。每去官,輒無私宅,常借官空稻薔友傘 明帝將廢立,欲引謙為心膂,使兼衛尉,給甲杖百人,謙不愿處際會,輒散甲士,帝雖不罪,而弗復任焉。天監六年,出為輔國將軍、零陵太守,已衰老,猶強力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謙至絕跡。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 謙為郡縣,常勤勸課農桑,務盡地利,收入常多于鄰境。九年,以年老,征為光祿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潔,甚禮異焉。每朝見,猶請劇職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 謙自少及老,歷二縣五郡,所在廉潔。夏日無幬帳,而夜臥未嘗有蚊蚋,人多異焉。年逾九十,強壯如五十者,每朝會,輒先眾到公門。力于仁義,行己過人甚遠。從兄靈慶常病寄于謙,謙出行還問起居。靈慶曰:“向飲冷熱不調,即時猶渴。”謙退遣其妻。有彭城劉融者,行乞疾篤無所歸,友人輿送謙舍,謙開廳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禮殯葬之。眾咸服其行義。十五年,卒官,時年九十二。 1.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孫謙為政清廉的一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