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苯酚經常通過與蛋白質結合從而改變蛋白質的活性而發揮作用,因此,科學家重點研究了同時攝入病毒和樹葉對蛾幼蟲產生的影響。他們發現,含有大量苯酚的橡樹葉,其病毒對蛾幼蟲的殺傷力遠遠小于苯酚含量較低的白楊樹葉。一般而言,樹葉中苯酚含量越高,病毒就越缺乏致命的殺傷力。因此,雖然苯酚可抑制蛾幼蟲的生長,但正是這些苯酚也能使萎蔫病毒喪失能力,從而幫助蛾幼蟲存活。橡樹葉含有大量苯酚,能為蛾幼蟲提供一個安全庇護所,不受萎蔫病的影響。然而,在以白楊為主的樹叢中,處于初級階段的吉普賽蛾突發態勢很快地被病毒流行病所抑制。
深入研究表明,蛾幼蟲對萎蔫病毒產生免疫,這與它們賴以生存的樹木的愈發嚴重的掉葉現象相關。樹木自身的防御反而提高了蛾幼蟲受萎蔫病毒感染的閾值(臨界值),致使蛾幼蟲種群日趨密集,但與此同時卻不會變得更加易受病毒感染。由于這些原因,攝入苯酚給蛾幼蟲帶來的益處似乎超過了它們付出的代價。
8.下列對苯酚作用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苯酚可使吉普賽蛾的生殖能力變弱,蛾卵變小,蛾幼蟲的數量減少。
b.苯酚能抑制吉普賽蛾幼蟲生長,而對吉普賽蛾的天敵萎蔫病毒殺傷力更大。
c.樹木受到蛾幼蟲侵擾時會釋放出苯酚,苯酚能夠改變蛾幼蟲蛋白質活性。
d.蛾蟲病大量爆發的情況下,帶有萎蔫病毒的樹木釋放過量的苯酚不如少量的好。
答案 b
解析 b項中“苯酚”對“萎蔫病毒殺傷力更大”的說法在原文中沒有。
9.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能夠產卵的雌蛾更容易感染萎蔫病,這使它們生產出的蟲卵變小。
b.苯酚作用于蛾幼蟲,使其對萎蔫病毒的免疫力增強,成活率提高。
c.樹葉中苯酚濃度越高,越能夠成功地保護樹木免受吉普賽蛾蟲病的侵擾。
d.被包裹在蛋白質小球體中的萎蔫病毒進入蛾幼蟲體內之后能夠大量繁殖。
答案 d
解析 a項說法與原文不符,“能夠產卵的雌蛾更容易感染萎蔫病”于文無據;使“蟲卵變小”的是“苯酚”。b項說法與文章第三段說法不符,“苯酚”可直接使“萎蔫病毒”喪失能力。c項說法錯誤,看文章最后一句
即知。
10.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 ( )
a.蛾幼蟲體內的萎蔫病毒的生存和繁殖依靠它所寄生的蛾幼蟲中的蛋白質。
b.在白楊樹叢初發吉普賽蛾蟲病時,萎蔫病毒的抑制作用超過苯酚的抑制作用。
c.萎蔫病毒雖然對吉普賽蛾有致命殺傷力,但它們也無法影響蛾幼蟲的種群密度。
d.蛾幼蟲吞食帶有萎蔫病毒的葉子后,有可能種群日趨密集,且免疫力不會減弱。
答案 c
解析 c項說法與文章最后一段矛盾。
四、(08安徽)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我們的宇宙外面是什么
在宇宙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常數,叫做宇宙學常數。這個常數在我們的宇宙中起著一種斥力的作用,使得我們的宇宙加速膨脹。20世紀80年代末,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溫伯格指出,如果宇宙學常數顯著地大于它現在所具有的數值,那么它的排斥作用就會過于巨大,以致萬有引力根本不可能把物質吸引到一起形成恒星和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