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二輪復習跟蹤測試:文言文閱讀
供備庫副使李允則知潭州,始至,州大火,民無居舍,多凍死。允則亟取官竹假民為屋,及春而償,民無流徙,官用亦不乏。馬氏暴斂州人,歲出絹,謂之地稅;計屋每間輸絹三尺,謂之屋稅;營田戶有牛者。歲輸米四斛,牛死猶輸,謂之枯骨稅;民輸茶,初以九斤為一大斤,后益至三十五斤。允則請除之,稅茶則以十三斤半為定制。又,山田可以蒔①禾而民惰不耕,乃下令,月給馬芻.由是山田成墾。會歲饑,欲發官廩,先賑而后奏,轉運使以為不可,允則請以家資為質,乃得發廩賤糶。因募饑民堪征役者隸軍籍,得萬人。轉運使請發所募兵御邵州蠻.允則曰:“今蠻不擾,無名益戍,是長邊患也。且兵皆新募,饑瘠未任出戍。”遂奏罷之。
后遷邊郡。始民多以茅覆屋,允則取材木西山,大為倉廩營舍。教民陶瓦甓,城上悉累甓,下環以溝塹,蒔麻,植榆柳。廣閻承翰所修屯田,架橋引水,作石梁,列堤道,以通安肅、廣信、頃安軍②。州北舊設陷馬坑.城上起樓為斥堠③。允則曰:“南北既講和矣,安用此為?”命撤樓夷坑,為諸軍蔬圃,浚井疏洫,列畦壟,筑短垣,有隙地悉種榆,久之,榆滿塞下。
一日,民有訴為遼人毆傷而遁者.允則不治,與傷者錢二千,眾以為怯。卒有亡北界者,允則移文督還.遼人報以不知所在。允則曰:“在某所。”遼人駭,不敢隱,即歸卒,乃斬以徇,后無敢亡者。允則不事威儀,間或步出,遇民可與語者,延坐與語,以是洞知人情,盜發輒獲,人亦莫知其由。身無兼衣.食無重羞,不蓄資貨,當時邊臣鮮能及之者。
《續資治通鑒 · 宋記》
[注]①蒔(shi):種植。②軍:末代在邊疆設置的行政區。③斥堠:偵察、放哨。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允則亟取宮竹假民為屋 假:借給
b.允則請以家資為質 質:抵押
c.身無兼衣,食無重羞 羞:羞愧
d.即歸卒。乃斬以徇 徇:示眾
9.下列各組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 /始至,州大火,民無居舍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b /乃得發廩賤糶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c /且兵皆新募,饑瘠未任出戍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d /始民多以茅覆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10.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