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二輪復習跟蹤測試:文言文閱讀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漢末宦官專權,小人得志,綱紀大壞,但是正直之士為拯救國家進生了不懈努力,使得漢代的滅亡得以延緩。
b.徐孺子身處亂世,深知“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的道理,因而不為高官厚祿所動,表現了一位隱者的高潔情懷。
c.本文并沒有片面地褒揚徐孺子的退隱,而是用圣人的進退觀把“出仕濟世”“入世退隱”放到“仁義”這一高度來分析看待。
d.文章把“忘己以為人”和“獨善于隱約”兩種不同的處世態度攪和在一起,以互相抵牾的做法說明人生道路上這兩種態度只能選擇一種,不能統一。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抗其節于亂世,不以死生動其心,異于懷祿之臣遠矣。
譯文:
(2) 孺子不出閭巷,獨稱思至今。則世之欲以智力取勝者,非惑歟?
譯文: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韓思復,字紹出,京兆長安人。祖倫,貞觀中歷左衛率,封長山縣男。思復少孤,年十歲,母為語父亡狀,感咽幾絕,故倫特愛之,嘗曰:“此兒必大吾宗!比患腋挥,金玉、車馬、玩好未嘗省。篤學,舉秀才高第,襲祖封。
調梁調梁府倉曹參軍,會大旱,輒開倉賑民,州劾責,對曰:“人窮則濫,不如因而活之,無趣為盜賊!敝莶荒茉x。轉汴州司戶,仁恕,不行鞭罰。以親喪去官,鬻薪自給。姚崇為夏官侍郎,識之,擢司禮博士。五遷禮部郎中。建昌王武攸寧母亡,請鼓吹,思復持不可而止。坐為王同皎所薦,貶始州長史。遷滁州刺史,州有銅官,人鏟鑿尤苦,思復為賈他鄙,費省獲多。
入拜入拜給事中。帝作景龍觀,思復諫曰:“禍難初弭,土木遽興,非憂物恤人所急!辈灰娛 郎扑甲S王重福事,捕送詔獄,有司劾善思“任汝州刺史,與王游;至京師,不暴①王謀,但奏東都有兵氣。匿反罔上,宜伏誅”。思復曰:“往韋氏擅內,謀危社稷,善思詣相府,白陛下必即位。今詔追善思,書發即至,使有逆節者,肯遽奔命哉?請集百官議。”議多同,善思得免死,流靜州。
開元初,為諫議大夫。山東大蝗,宰相姚崇遣使分道捕瘞② 。思復上言:“夾河州縣,飛蝗所至,苗輒盡,今游食至洛。使者往來,不敢顯言。且天災流行,庸可盡瘞?望陛下悔過責躬,損不急之務,任至公之人,持此誠實以答譴咎,其驅蝗使一切宜罷!毙谌恢銎涫韪冻纾缃ㄇ菜紡褪股綎|按所損,還,以實言。崇又遣監察御史劉沼覆視,沼希宰相意,悉易故牒以聞,故河南數州賦不得蠲 ③。崇惡之,出為德州刺史。拜黃門侍郎。帝北巡,為行在巡問賑給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