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備考沖刺詞曲鑒賞專題復習教案
蘇 軾
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踏散芳英薄酒卮。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注:這首詞是蘇軾任杭州通判時(1074年初春),與杭州知州楊元素的唱和之作。
(1)填空:這首“梅花詞”凡56言,竟不見 ,但通篇透露著 的訊息,稱得上“不著一字,盡顯風流”。
答案:(1)一個“梅”字 梅花報春(意思對即可。)
(2)簡答: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它與上片起首“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聯系?
答:
答案:(2)以味覺代替視覺,暗寫“梅子”已初掛枝頭,頗有新意。照應了上片起首描寫的梅花盛開的情景。(言之成理即可)注:“寒雀滿收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寒雀爭鬧枝頭,側面表現梅花之盛。
6 閱讀陸游的《鵲橋仙•夜聞杜鵑》,完成后面題目。
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 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昏,春曉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夜常啼杜鵑。催成清淚,驚殘①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②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閱讀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陸游在南鄭(今陜西省)做四川宣扶使王炎的幕僚,積極參加抗金戰爭,戰績顯著。正當前線節節勝利,即將收復長安之際,王炎調往都城臨安樞密院,陸游也被調任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離開抗戰前線。此作是他到
成都之后所寫,是“借物寓言”之作。
注:①驚殘:驚醒。②故山:即家鄉。
(1)這首詞“茅檐人靜,蓬窗燈昏,春曉連江風雨”描繪了怎樣一種景象?詩人描繪這樣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