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類文本閱讀
考試說明對本考點的要求為:理解。b級,分析綜合,c級。論述類文本閱讀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一般論述類文本以以理性思維為主要思維方式,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具有理論性強、邏輯性強、針對性強的特點。論述類文章一般以議論文的面目出現,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以闡述觀點、說明道理、分析事實、辯駁舊說、介紹新見等為主要內容,它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等。
縱觀XX年高考試卷,考到了論述類文本閱讀的試卷有江蘇卷、安徽卷、天津卷、上海卷4套,從上述試卷中發現,從選材上看,選文既體現時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實用價值,從題型上看,題型相對靈活,既有客觀題,又有主觀題,形式多樣,從考查內容上看,均涉及對語句理解、信息篩選、文意把握、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等能力的考查,這種趨勢為今后備考提供了借鑒。
一、(XX年天津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 ~17題。
①進入21世紀后,質疑達爾文進化論的聲音此起彼伏。
②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是自然選擇,以及與自然選擇相關的生存競爭和漸變,所以達爾文一再宣稱“自然界沒有飛躍”。達爾文認為生物個體在長時間的演化中,經過自然選擇,其微小的變異積累為顯著的變異,于是形成新的物種或新的亞種。①在大量古生物化石發現的基礎上,1972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古爾德和埃爾德雷奇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生物進化理論“間斷平衡論”認為生物的進化是漸變與躍進交替的進化模式,是基因突變或地理隔絕造成新種出現的過程。該理論比較合理地解釋了地球生物演化史上許多物種突然爆發式出現的現象,指出了生物界不但有漸進式進化,也有飛躍。
③“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是達爾文進化論自然選擇學說的前提和基礎。②達爾文認為動植物界在十分劇烈的競爭下,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物種有利的變異將被保存下來,不利的變異則被淘汰,逐漸積累的有利變異結果就形成了新的物種。③但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科學研究表明,在自然界中,任何物種或生物個體,都處在一定的生態系統中。生態系統內的生物個體、物種、群落的內部以及它們之間,它們與環境的關系,不但有競爭,更有協同發展,人們熟悉的一個例子是,昆蟲在采集花粉的同時,也為植物完成了授粉的任務。在這一過程中,昆蟲得到食物,花得以授粉,動物與植物彼此受益,相得益彰。
④ 地球上的生物物種經歷了萌發、發展、壯大的過程之中,其最后歸宿則是消亡,達爾文只承認漸滅,不承認突然絕滅。④達爾文之后的古生物發現與研究明確地表明,自然界不單存在著達爾文所主張的漸滅,還存在著達爾文所堅決否認的突然絕滅.⑤在較短的地質歷史時期內,曾出現過生物大量整體的突然滅絕,從距今5.4億年的寒武紀以來,這種明顯的生物突然大滅絕就發生過4次。
⑤需要指出的是,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確存在著時代局限性,但我們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苛求他,被恩格斯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的達爾文進化論,其歷史功績是必須充分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