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序言教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理解文中事物和人物象征意義,把握和評價故事中蘊含的哲理。
2.掌握本文虛擬情節,富有深意的特點。
二、過程和方法
誦讀、感悟、討論、鑒賞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理解“寬容”的深刻含義,培養寬容精神。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把握故事蘊含的哲理。此篇序言很特別,像散文詩,又像是寓言。以豐富的想像和聯想虛構的故事中包蘊著怎樣的深刻意味,學生不容易做到透徹理解。
解決辦法
(1)介紹《寬容》這部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對寬容有初步的了解。
(2)分析具體語句,理解本文豐富的想象與聯想的真正含義,把握形象。
(3)課堂討論。
教學設想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以點撥為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簡介作者
1.導入
16XX年,意大利著名的科學家、思想家喬爾丹諾•布魯諾被宗教裁判所判處死刑,燒死在羅馬。布魯諾進一步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反對天主教的地球中心說,震動了教會的統治,被天主教視為異端,最終將布魯諾處以極刑。
這種新舊思想、觀念的斗爭,可以說,自人類誕生以來,就一直在歷史的舞臺上不斷地上演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寬容〉序言》,來看看這種斗爭是怎樣的勢不兩立,如何的激烈,并進而想想我們該怎樣對待新思想、新事物。
2.房龍及其作品《寬容》。
房龍是荷裔美國人,著名學者。他的人生經歷豐富,曾在各種崗位上歷練人生,刻苦學習寫作,多才多藝,能說和寫10種文字,會拉小提琴、畫畫,他著作的插圖均出自于自己之手。且有追求,有堅定的信念。介紹這些意在引導學生思考,并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寬容》一書主要敘述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提倡思想解放,主張對異見的寬容,為什么要對異見進行寬容呢?序言作了含蓄的回答。介紹這一點有助于學生理解本文的中心。
本文用寓言故事形式寫成,本文學習要點是理解與評價故事中蘊含的哲理。
二、在預習的基礎上,概括每段大意。
課文9個自然段,各段大意:
1.寧靜的無知山谷里,人們過著貧乏而可憐的生活。
2.漫游者探索新生活,受傷而歸。
3.漫游者向人們講述他的新發現。
4.漫游者被守舊老人、一千年前的律法、無知的人們殺死。
5.無知谷面臨死亡的威脅。
6.律法要求人們墨守成規。
7.瀕臨絕境的人們叛逃,尋找新世界。
8.紀念先驅者。
9.希望這樣的事將來不要發生。
在一個無知的山谷,有著一群守舊的人們,他們固守著傳統,愚昧、落后、固執,決不允許新生力量的出現,面對一位敢于向外邊的世界探險,尋求解放和自由的青年,他們不予理睬,反而加以殘酷的鎮壓,最終青年被殘忍的殺害,而這些愚昧的人們也最終遭到了自然的報應。
三、細讀課文,思考討論,把握故事蘊含的哲理。
1.文中塑造了哪幾類形象?他們各自有何特點?
守舊老人——是無知山谷里律法的執行者,是陳舊思想的忠實維護者,是實施所有傳統對一切革新的鎮壓的代表,是殺害漫游者的罪魁禍首,是無知山谷里權威與權力的象征。
“守舊老人”象征著傳統的過時的帶有偏見的祖宗律法,它處處阻礙著新事物的發展。
漫游者——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一個敢為天下先的人。他敢于懷疑祖先鐵定的律法,敢于對人們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戰,敢于探索、追求真理,敢于向死水般的舊世界發出反叛的聲音。他有堅定的信念,有無畏的精神,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有從容赴死的氣概。他不畏艱險,敢于冒險。他勇敢無私,為喚醒麻木沉睡的心靈,宣告真理的存在,傳播美好希望,不惜犧牲生命重返山谷。他的死亡,是一出深沉的悲劇,留給人們永恒的回味。而當真理大白于天下的時候,他最終成了人們永遠愛戴、敬仰、歌頌和感恩的先驅。“先驅者”象征著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