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實詞教案
文言文實詞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實詞意義推斷的方法
2.提高文言知識的遷移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掌握實詞意義推斷的方法并靈活運用
三、教學課時:3課時
第1、2課時
一、考點闡釋
“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是《考試大綱》保留內容。我們要注意兩點隱含信息:一是“常見實詞”,這是考查范圍,關鍵是理解教材中150個左右的實詞;二是“在文中的含義”,“在文中”這一限制成分是所給的條件。綜合這兩點,再加上“理解含義”的具體要求,既是考查學生掌握文言實詞知識的情態,又是考查學生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的復習備考中,必須積累一定數量的實詞。然而,文言文實詞絕大部分具有多義性,關鍵是要確定一個實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具體含義,這就不是僅僅靠積累就能解決問題的了,還必須在積累的基礎上掌握一些詞義推斷的具體方法,以便靈活運用,形成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歸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據上下文的語境推斷重要實詞的詞義,同時“理解并翻譯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終也要落實到實詞的推斷上,因而掌握推斷的技巧至關重要。
二、文言實詞詞義推斷法
(一)字形推斷法
漢字中形聲字占80%以上,其形旁為我們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條件。如:“理”,從玉(左偏旁寫作王),凡形旁從“玉”的字,本義都與玉石珠寶有關,據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韓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
“禾”與五谷有關; “貝”與金錢有關;“皿”與器具有關; “宀”與房舍有關;“阝”與地名有關; “求”與毛皮有關;“言”與說話有關; “隹(zhuī) ”與鳥雀有關;“尸”與身體關; “冖”與籠罩有關;“系”與捆綁有關; “纟”與絲織品有關;“歹”與死亡有關 ;“月”與肉有關;“頁”與首有關; “自”關鼻,“目”關眼。“攴(pū) ”與敲擊有關;
【推斷練習】
(1)刑天舞干戚 形旁為戈,意思為一種兵器(斧子)
(2)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 形旁為舟,意思為 大船
(3)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 形旁為 石 ,意思為 石階
(4)徑造廬訪成 形旁為走 意思為 到
會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斷詞義。
(5)豐則貴糴,歉則賤糶 上 入 下 米 ,意思為買入糧食
(6)家人瞷見者,悉駭愕 左 目 右 間 ,意思為 從門縫中看,“窺視”
(7)其仆亦來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歸覲(1998年高考題) “覲”為形聲字,義符為“見”,聯系下文推斷為“拜見”之義。
(8)方其系燕父子以組(繩子)
(9)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井繩)
(10)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田地)
(二)、字音推斷法
古代漢語中,語音和語義有一定的關系,在本義或引申義解釋不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運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則,大膽逆推,找到通假關系,用本義去解釋借義,從而釋出符合語境的意思。
【推斷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