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答案】d
13.下列句子用語得體的一項是( )
a. 日前丟失支票,蒙您及時送回,感激不盡。明天我將于百忙中專程前來致謝,請在家等候。
b. 學(xué)生會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寫出了《我校食堂服務(wù)質(zhì)量調(diào)查報告》,文中提出了改進意見,并且責(zé)成學(xué)校領(lǐng)導(dǎo)研究落實。
c. 聽說貴公司在經(jīng)營方面存在困難,你們?nèi)缧枰更c的話,我們將不吝賜教。
d. 閣下訪問寒舍,我深感榮幸。
【解析】a項中說自己“將于百忙中專程前來”措詞不妥,b項中學(xué)生會對校領(lǐng)導(dǎo)“責(zé)成”“研究落實”用語不當(dāng),c項中說自己對別人“不吝賜教”顛倒了使用對象。
【答案】d
14.同是“殺頭”之意,但為什么下面幾乎是同一個時期的兩人,他們的說法截然不同呢?想想這是什么原因?
《阿q正傳》中阿q痛恨假洋鬼子不準他造反,要告他一狀,說:“……看你進縣里殺頭,——滿門抄斬——嚓!嚓!”
電影《林則徐》中寫林則徐召見外商,申明中國政府的對鴉片的禁令,說:“如有違令者,船貨交公,人即正法。”
【解析】本題考查用語得體。應(yīng)該從不同的語境、不同的身份,用語也有差別的原則出發(fā)來考慮。
【答案】因為這兩處說話人的身份不同,語境不同。林則徐是以朝廷大臣的身份,宣讀國家的政令,語氣大義凜然,故用“正法”一詞;而阿q是個目不識丁的農(nóng)民,阿q精神又使他時常有幾分得意,所以用“殺頭”,而且之后還用上“嚓!嚓!”一詞,形象地表示他的快意。
15.下面一個故事,出自林語堂的一篇文章。
一人將由地獄投身到人間,他對閻王說:“要我做人,須答應(yīng)我的條件。”他接著說:“我要是宰相兒、狀元父。家宅四周有一萬畝田地,有魚池,有果實;一個美麗的妻,一些妖艷的妾,她們都待我很好。要滿屋金珠,滿倉五谷,滿箱銀錢,而我自己則要做公卿,一生榮華富貴,活到一百歲。”閻王說“ 。”
請你設(shè)身處地替閻王說一句話,表明他的要求是絕對辦不到的,趁早死了這條心。字數(shù)不超過25個字。
【解析】此題有一定的趣味性,閻王的話既要扣住自己掌管生死的身份,又要這人聽到后死心。閻王可能會從“這樣的美事我自己也想去,還輪得到你”的角度明確加以拒絕。
【答案】如果世間有這種人可做,我便自己去投生,不讓你去了。
16.閱讀下面一段話,根據(jù)其他三位的話,在橫線上補上恰當(dāng)?shù)脑挘笸怀稣f話人的身份特點。
從前有個村子里有四個能說會道的人。一個是廚師,一個是裁縫,一個是車夫,還有一個是船夫。村里人家有事經(jīng)常請他們幫忙。有一次,本村一戶哥倆分家,請這四人去調(diào)解。四人先在廚師家碰頭。廚師說:“我看咱們?nèi)チ耍斓稊貋y麻,別鍋啦碗啦,分不清。”裁縫說:“我們辦事不能太偏了,要針過去,線也過去才行。”車夫接著說:“咱們也不是沒管過這號事,前有車后有轍,別太出格就行。”船夫最后說:“ 。”
【解析】此題涉及到語言得體,有較強的趣味性和一定的難度,難度在于要從船夫的話中突出他的身份特點。從前面廚師、裁縫和車夫的話來看,他們都是“三句話不離本行”,用自己慣使的工具做比方,能分析到這一層,答案應(yīng)該也能組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