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大連一中 常玉晶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目標 : A、引導學生探究、理解的主題。
B、通過分析人物形象體會其性格的復雜多樣性。
教學重點: 小說的主題(包括小說標題的含義、小說的環境與人物命運的必然聯系等)
教學難點 :小說主要人物性格(祥林嫂性格的探究、造成悲劇的原因
參考資料:《教參》、《中國現代文學史 》、《魯迅作品研究》等
授課步驟:
一、課前預習
(一)應注意的正確讀音
祝福 暫寓 享用 悚然 照例 膽怯 即刻 謬種 負疚 形骸 兩頰
窺探 荸薺 訕訕 窈陷 洞穴 歆享 牲醴 朱拓 監生 蹙縮 剝豆
炮烙 陳摶老祖 間或一輪 捺上花冠 不更事
(二)應掌握的詞語
書上的:朱拓 形骸 訕訕 窈陷 歆享 牲醴 不更事 間或一輪 沸反盈天
補充的:暫寓(暫時居住)
本家 鄙薄 大抵 聘禮
(三)要注意的字型
寒暄 (喧) 煙靄(藹) 走投無路 (頭) 形骸 (駭 劾) 惴惴 (揣 湍)
(四)要知道的常識
康有為 四 書 送 灶 祝福 國子監(監生)
(五)具體語境中理解詞義
投機:談話總是不投機。(見解相同)
他是一個投機取巧的人。(利用時機謀取私利)
躊躇:我在極短的躊躇中,想…… (猶豫)
什么躊躇,什么計劃,都擋不住三句問。(猶豫的事)
看他躊躇滿志的樣子。(得意的樣子)
儼然:四叔儼然的 陪著。(形容莊重、嚴肅)
村莊里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
這孩子說起話來,儼然是個大人。(好像)
但是:她但是嗚咽,說不出話來。(只是)
本來他說要來的,但是沒來。(表轉折的連詞)
二、作家作品和時代背景
(一)導入 新課
1、回憶魯迅及其作品
2、關于《吶喊》和《彷徨》(這兩部小說集的大概內容及作者的思想)
(二)交代時代背景( 教參第2頁“背景及意義”)
把握要點:適應新文化運動的需要,抨擊、揭露封建文化思想,推進
民主新文化的進程。
三、小說情節概括(教參第五頁“祥林嫂的人生悲劇”)
(一) 學生快速閱讀,理解課文的內容,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分析結構特點
序幕 —— 寫祝福景象
結局 —— 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 —— 祥林嫂初到魯鎮
發展 —— 祥林嫂初賣改嫁
高潮 —— 祥林嫂再到魯鎮
尾聲 —— 再寫祝福景象
(二)請學生按照時間順序,概括祥林嫂的悲劇人生
開端——丈夫死后逃出婆家,第一次到魯鎮四老爺家做傭工
發展——被婆家抓回買給山里的賀老六做老婆
高潮——夫死子亡,第二次到魯鎮四老爺家做傭工
結局——淪為乞丐,在魯鎮人們祝福時寂然死去。
四、人物形象分析( 教參第2——5頁)
(一)小說三次寫到“祝福”,在魯鎮人們祝福時,祥林嫂都在做什么?(此問意在引導學生注意女主人公的際遇的悲慘和不公)
第一次“祝福:(徹夜干活 “一人擔當” 能干 受稱贊)
第二次“祝福:(只能燒火 “不得沾手”)
第三次“祝福:(滿懷恐懼,寂然死去)
分析要點:生活悲慘 命運不公
(二)小說三次寫到祥林嫂的分析外貌,都有什么變化?(此問意在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女主人公的外貌變化, 挖掘其社會根源。)
初到魯鎮時的外貌:(死了丈夫,悲哀,但年輕,精神還好)
再到魯鎮時的外貌:(夫死子亡,十分悲哀,精神不濟,)
臨死前的外貌變化:(被趕出門,成為乞丐,精神已徹底麻木)
分析要點:精神打擊一次比一次大 每況愈下
(三)討論:(教參第4頁 “封建思想”“祥林嫂的心理”)
(這些討論意在引導學生全面把握祥林嫂性格的多樣性,從人物形象的塑造與主題的關系上加深對封建禮、教封建思想的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該小說的主題。)
祥林嫂是否有過幸福和滿足 ?
祥林嫂是否有過反抗和抗爭?(參見教參第5頁)
婆家憑什么將她抓回?
為什么要捐門檻?
對她精神打擊最大的事情有哪些?
為什么要捐門檻?
對她精神打擊最大的事情有哪些?
有人說,祥林嫂之死,魯四叔是首惡,柳媽等是幫兇,你怎樣看?(參教參第5頁)
造成祥林嫂悲劇的根源是什么?(社會原因——參見教參第4頁“封建思想”)
(內在因素——參見教參第4頁“祥林嫂的心理” 參見教參第14頁最后一段)
分析要點:封建思想毒害當時社會的人們, 封建禮教害人、吃人。
(四)概括人物形象(教參3——4頁)
祥林嫂:勤勞、善良、能干的勞動婦女,但咱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摧殘下一步步走
向死亡。
四老爺: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捍衛者。
“ 我 ”:思想進步、有同情心,但軟弱的小知識分子。
五、分析小說的環境(教參第3頁;“冷漠的社會環境”)
(一)對祥林嫂的不幸,她周圍的人持什么態度?
(二) 祥林嫂被逼著一步步走向死亡,與哪些人有關?究竟誰是真正的劊子手?
明確要點:封建統治造成國民愚昧和冷漠,這正是祥林嫂悲劇產生的社會環境。
封建思想、封建禮教是殺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劊子手。
六、主題探討
(一)的主題是什么?
通過描寫祥林嫂悲劇的一生,表現作者對受壓迫婦女的同情,對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無情揭露。
(二)作者以“祝福》為標題的含義?
第一,在情節結構上起線索作用。
第二,在思想內容上諷刺揭露現實、表現小說主題的作用。
七、作業 布置
(一)試比較祥林嫂和秀禾(電視劇《橘子紅了》)的性格和命運。(練筆)
(二)書后作業 第四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