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自序教學設計[推薦]
《吶喊》自序
魯 迅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圍繞中心,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選擇典型事例反映思想發(fā)展過崐程,以及夾敘夾議的寫法。
2.了解魯迅寫作《吶喊》的緣由,學習魯迅不斷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崐路的革命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抓住作者介紹《吶喊》這條線索,理清脈胳。
2.難點: 通過作者的歷程表現(xiàn)他的思想發(fā)展過程。
[教學時數(shù)]
課內自讀課文 兩課時
[教學步驟 ]
第 一 課 時
預習思考題:
1.本文在敘述中述說了幾個時期的事,這些事與《吶喊》的寫作有什么聯(lián)系?
2.作者有沒有發(fā)議論? 如果有,哪些是議論?
3.魯迅創(chuàng)作小說并結集命名為《吶喊》的緣由是什么?
詞語注釋:
*困頓:⑴勞累得不能支持。⑵生計或境遇艱難窘迫。P148注⑥
*奚落:用尖刻的話諷刺、嘲笑,使人難堪。P149注③
小康: 指家庭經濟比較寬裕。P148注⑤
隨喜: 佛教用語,原意是隨著別人參拜佛殿或做善事,這里是跟隨別人一崐起活動的意思。P150注②
久違: 好久沒見。P150注③
不名一錢: 沒有一文錢。名: 占有。P151注③
曲筆: 這里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實情況的一種寫法。P154注③
憤懣: 氣憤;抑郁不平。
解題:
我們學過或將來要學魯迅的小說《孔乙己》、《故鄉(xiāng)》、《一件小事》、崐《藥》、《社戲》、《阿Q正傳》、《狂人日記》、《祝福》,除《祝福》(收崐集在《彷徨》)外,都收集在《吶喊》里,《吶喊》一共收集魯迅小說14篇。崐《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另外,還有兩部小說集《彷徨》和《故事新崐編》。
寫作《吶喊》這一時期,正值"五四"新文化運動高峰,經歷了對中國長崐期深刻觀察和思考的魯迅,懷著強烈的反對舊文化、反對舊道德的激情,積極崐地投入了這一劃時代的偉大運動,創(chuàng)作了雜文、詩歌、小說等許多輝煌的新文崐學作品,尤其是他的短篇白話小說,"多取材于病態(tài)社會中不幸的人們,意在崐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引自魯迅《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以其震撼人崐心的光輝思想和高超精湛的藝術技巧,充分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并使作者崐贏得了不朽的世界聲譽。1922年12月3日,《吶喊》集結成書前,作者寫了這崐篇《自序》。它成為人們了解和研究魯迅的最重要的資料之一。
本文是這部小說集的序言,魯迅在這篇序言中,通過回顧自己從19世紀末崐到五四時期的經歷、自己的思想發(fā)展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歷程,說明了寫作崐《吶喊》的緣由及《吶喊》的主題,也反映了作者的觀點。
在藝術上,《〈吶喊〉自序》別開生面,獨具一格,不同于一般書序的寫崐法。娓娓而談,侃侃有議,在夾敘夾議中述說了自己的經歷,表達了自己的社崐會觀點和文學觀點,成為一篇杰出的散文。
"自序"指作者為自己的著作所寫的序文。
課文簡析:
第一部分(1─10自然段)19世紀末到五四時期,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思想發(fā)展崐歷程。
第一層(1自然段)總括全文,點明創(chuàng)作《吶喊》的緣由。
《吶喊》的緣由是青年時代的許多"夢"。"夢"是理解全文的關鍵──崐即全文的"文眼"。是指魯迅在青年時代對革命思想的追求,對社會前進道路崐的探求,對光明富強的中國的憧憬,而這些都像夢幻一樣未能實現(xiàn)。回首往事,崐固然可因未荒廢時光,內心無愧而"歡欣",卻也難免因無人理解而"寂寞"。崐但是,不管怎樣,那救國救民的愿望在作者心中縈繞,那"我以我血薦軒轅"崐的壯志使作者心潮難平。當反帝反封建的戰(zhàn)斗號角吹響的時候,那長期埋藏在崐心底的理想和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就成為投入新的戰(zhàn)斗的動力,并凝結成為崐革命的文藝作品,這就是《吶喊》的緣由。
第二層(2─10自然段)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變遷,著重敘述棄醫(yī)從崐文的經過,具體說明"夢"的產生和破滅的過程。
應該根據(jù)地點的變換,來整理作者的生活經歷,從中看出他的思想發(fā)展過崐程。(選用典型事例)
1.紹興父親患病: 反映作者飽嘗世態(tài)炎涼,痛恨黑暗的社會,埋下后來學崐醫(yī)的種子。(選用典型事例)
2.南京求學: 反映了作者學習西方科學,接受進化論啟蒙,促成他選擇學崐醫(yī),以醫(yī)學治療國民身體疾病,促進維新的思想。(選用《全體新論》《化學崐衛(wèi)生論》等課程)
3.仙臺學醫(yī): 表現(xiàn)作者棄醫(yī)從文的思想轉變,認識到第一要著是要改變國崐民的精神,決心用文藝作武器喚起民眾。(突出一次時事畫片放映情景)
4.東京治文: 表現(xiàn)作者善于解剖自己,克服知識分子單憑熱情,只信自己崐輕視民眾的思想,認識到救國救民的大業(yè),需要團結很多的人。(選用《新生》崐雜志流產一事)
在這一部分中,先寫父親患病一事,再寫上南京求學,學習西方自然科學崐知識,接受進化論思想的啟蒙,促成他抉擇學醫(yī),并由此而形成了一個美好的崐"夢": 平時治病救人,戰(zhàn)時從軍報國,一面又能促進國人對于維新的信仰。崐──表現(xiàn)出他青年時代救國救民的熱情。仙臺學醫(yī)只選了一個最集中、最強烈崐的鏡頭──一次時事畫片放映情景,它是作者回憶中再不能忘卻的一件事,正崐是這件事給了作者以強烈的刺激,形成了他對"國民性"弱點的認識,促使他崐棄醫(yī)從文──第一個"夢"破滅了,第二個"夢"產生了。
棄醫(yī)從文這一行動,標志著魯迅思想發(fā)展的重大進步,說明他早期的愛國崐主義思想已經提高到更加自覺的階段,他已經把人民群眾的覺悟與祖國的前途崐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而且決心著手做提高人民群眾覺悟的工作。按照魯迅當時的崐認識,認為文藝對改變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的作用最大,于是他開始提倡新文藝運崐動。然而,那時社會上像魯迅這樣的革命民主主義者還是少數(shù),在一般知識分崐子中,如魯迅那樣決心從事新文藝運動的更是寥若晨星。因此,周圍的空氣是崐冷淡的,他得不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熱烈的愿望得不到人們積極的響應。崐但他還是克服重重困難,籌辦《新生》雜志,雜志的命名正表明魯迅催促"新崐的生命"的誕生的希望。結果,《新生》雜志流產了,他的美好的"夢"又一崐次遭到破滅,使魯迅感到寂寞痛苦。然而他并不怨天尤人。痛苦的經驗,促使崐他嚴格地解剖自己,認識到"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英雄",救國崐救民的大業(yè),要團結很多人,決不是一個人振臂一呼所能成功的,因此克服了崐知識分子單憑熱情的弱點。
作者為什么具體敘述他當時那種寂寞悲哀的心情?
因為他當時的心情,與后來《吶喊》的創(chuàng)作密切有關。后來《吶喊》所反崐映的許多重大問題: 舊社會的積弊、國民性的弱點、辛亥革命的教訓等,幾乎崐都在這種"寂寞和悲哀"的沉默之中進行了思考和探索。這是好"夢"破滅與崐勇猛戰(zhàn)斗之間的過渡,是爆發(fā)前蓄積力量的沉默,正是《吶喊》創(chuàng)作的重要醞崐釀準備。著重記敘當時的心情,可以幫助讀者更清晰地把握《吶喊》產生的過崐程。
憙拑
第 二 課 時
第二部分(11─20自然段)介紹寫作《吶喊》的緣由、經過和為革命而創(chuàng)作的文崐藝觀點、創(chuàng)作態(tài)度。
第一層(11─17自然段)創(chuàng)作小說的動機。
5.北京S會館抄古碑: 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了作者在辛亥革命失敗以后寂寞、苦崐悶但不悲觀的心境,這是冷靜分析、深刻思索的時期。
6.北京朋友索稿: 詳寫寓意深刻的關于"鐵屋子"的對話,生動反映了十崐月革命給魯迅以"新世紀的曙光",認識到喚起民眾,就能毀壞鐵屋子,從此崐他就投入到反封建的洪流中去。這就是五四時期魯迅的思想情況。
從以上魯迅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發(fā)展大致經過: 敇抉擇學醫(yī),崐敇治病救人;棄醫(yī)從文,救治麻木;悲哀沉默,思想孕育;披掛上陣,吶喊戰(zhàn)斗崐四個階段,而貫穿于其中的,則是他不斷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崐精神。要實現(xiàn)救國救民的美"夢",喚醒沉睡的大眾,正是《吶喊》的由來。崐 第二層(18─20自然段)說明創(chuàng)作《吶喊》的指導思想,對小說能成集的心崐情和小說集《吶喊》的命名。
創(chuàng)作是為慰藉猛士而發(fā)出吶喊,當然須聽將令,這就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指導思崐想。
先交代一下從寂寞到吶喊的變化,并非"不能已于言",就是說,年青時崐候經歷了提倡文藝運動的"夢",破滅以后,已處于寂寞之中。在寂寞之中開崐始動筆,為什么"仍不免吶喊幾聲"? 就因為"還未能忘懷于當日自己的寂寞崐和悲哀"。不是要慰藉自己年青時候做過的"夢",而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崐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有前軀"。(不畏懼向前沖鋒)
"聽將令"魯迅在另一篇文章里有解釋,是指"那時革命的前軀者的命令,崐也是我自己愿意遵奉的命令,決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揮刀"。崐(《〈自選集〉自序》
"聽將令"反映到現(xiàn)實里,產生了顯著的效果──"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崐寫出了積極的因素。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吶喊》含義的兩個方面:
1.為了驚醒精神麻木的人們,使他們起來抗爭,而發(fā)出的戰(zhàn)斗的吶喊;
2.為勇猛的革命前軀助威幫陣的呼喊。(出于魯迅的謙虛)
小結:
一、圍繞中心,按時間順序選擇典型事例反映思想發(fā)展過程:
作者抓住《吶喊》緣由這條線索,敘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發(fā)展過程,崐這條線索即是: 好夢──寂寞──吶喊(敘事線索)
以"夢"的產生、破滅為線索,這樣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確,重點突出,體崐現(xiàn)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二、夾敘夾議:
本文是按作者經歷的幾個階段進行敘述,所以以記敘為主,但作為序言,崐要說明小說創(chuàng)作的動機、意圖,自然離不開議論。本文議論主要有三種形式:
1.在敘事的關鍵地方作畫龍點睛的議論
寫父親的病,說"在敁侮蔑敋里接了錢";寫上南京求學"仿佛是敁走異路,逃崐敁異地敋";學洋務是"將靈魂敁賣敋給洋鬼子"。這些敘事已透露了當時社會的世態(tài)崐炎涼,而作者在記敘之中又特意在兩段敘事的聯(lián)結處,加入幾句承上啟下的議崐論: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崐人真面目"寥寥數(shù)語,使敘述中所含意思更加顯豁。
2.記錄作者的思想變化的感受的議論
它往往交織在敘事中,但由于它更多的是作者歷史上思想認識的結論,所崐以應該說主要是議論。如: 記敘看時事畫片刺激后寫的一段話,把棄醫(yī)從文的崐原因和啟蒙主義文學觀揭示得很透辟,論述了醫(yī)治身體的病和醫(yī)治精神的病的崐關系。又如毀壞鐵屋子爭論后的一段話,更是鮮明的議論,結論是: 希望是不崐能抹殺的。
3.總結性的議論
結尾處對《吶喊》和文學革命的關系論說。這段議論旗幟鮮明,闡述精辟,崐落在文章的結穴處,是全文敘事的理論歸結。議論的末句,又與文章第一句自崐然呼應。
三、比喻貼切,寓意深遠
關于鐵屋子的爭論:
鐵屋子: 比喻黑暗濃重的舊社會,極深刻地說明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
示眾的材料看客: 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們。
置身于毫無邊際的荒原: 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卻毫無反響而感到狐獨。
聽將令: 比喻適應新民主主義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 比喻寂寞如何纏住了靈魂。
作業(yè) :
[思考和練習]第三題。
- 《〈吶喊〉自序》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一、 了解魯迅寫作〈吶喊〉的緣由和思想發(fā)展過程,學習魯迅追求真理探求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 學習本文圍繞中心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選擇典型材料說明思想發(fā)展過程的寫法,并了解序這種文體的特點。...
- 《〈吶喊〉自序》教學設計5
胡慧瓊南昌二中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關于序言的文體知識 2、汲取信息,明確《吶喊》創(chuàng)作的緣由及《吶喊》的創(chuàng)作經過。 3、學習魯迅反抗絕望,不斷追求真理的精神。對魯迅《吶喊》中的作品做大致觀照。...
- 《〈吶喊〉自序》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了解魯迅的思想發(fā)展過程 2、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命名為“吶喊”的原因 3、學會從關鍵的詞句入手分析解決問題 學習重點: 1、抓住作者介紹《吶喊》這條線索,理清脈胳。...
- 《〈吶喊〉自序》教學設計3
作者何翔 學習目標:了解魯迅的思想發(fā)展過程 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命名為“吶喊”的原因 學會從關鍵的詞句入手分析解決問題 學習重點: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 學會從關鍵詞句入手分析解決問題 一、導入新課: 現(xiàn)代社會信息量特別...
- 《〈吶喊〉自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了解魯迅生活經歷和思想發(fā)展過程; 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 教學設想: 本文內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難度,教學時擬突出重點,扣住“好夢”的具體內容,領會作者思想發(fā)展過程。...
- 《〈吶喊〉自序》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一、 了解魯迅寫作〈吶喊〉的緣由和思想發(fā)展過程,學習魯迅追求真理探求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 學習本文圍繞中心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選擇典型材料說明思想發(fā)展過程的寫法,并了解序這種文體的特點。...
- 《〈吶喊〉自序》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了解魯迅的思想發(fā)展過程 2、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命名為“吶喊”的原因 3、學會從關鍵的詞句入手分析解決問題 學習重點: 1、抓住作者介紹《吶喊》這條線索,理清脈胳。...
- 《吶喊》自序教學設計[推薦]2
《吶喊》自序魯 迅 [學習目標]了解魯迅的思想發(fā)展過程 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命名為"吶喊"的原因 學會從關鍵的詞句入手分析解決問題 學習重點: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 學會從關鍵詞句入手分析解決問題 一、導入新課: 現(xiàn)代社會信息...
- 《吶喊》自序——(精選16篇)
教案示例一教學目標1.了解魯迅生活經歷和思想發(fā)展過程;2.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教學重點魯迅自身經歷與其思想發(fā)展的歷程教學難點魯迅嚴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認識作者...
- 語文教案-《吶喊》自序(通用12篇)
教案示例一教學目標1.了解魯迅生活經歷和思想發(fā)展過程;2.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 教學重點魯迅自身經歷與其思想發(fā)展的歷程教學難點魯迅嚴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認識作者...
- 《吶喊》自序(精選15篇)
教案示例一教學目標1.了解魯迅生活經歷和思想發(fā)展過程;2.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教學重點魯迅自身經歷與其思想發(fā)展的歷程教學難點魯迅嚴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認識作者...
- 《吶喊》自序——(精選14篇)
吶喊自序教案(給閑人參考) 教學目標:了解魯迅生活經歷和思想發(fā)展過程;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教學設想:本文內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難度,教學時擬突出重點,扣住“好夢”的具體內容,領會作者思想發(fā)展過程...
- 《〈吶喊〉自序》教案(精選10篇)
教學目標: 了解魯迅生活經歷和思想發(fā)展過程; 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 教學設想: 本文內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難度,教學時擬突出重點,扣住“好夢”的具體內容,領會作者思想發(fā)展過程。...
- 高三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