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創新“六步曲”
河北省懷來縣沙城中學 佟彥華
時代呼喚創新教育,創新教育呼喚創新人才。江澤民同志指出:“教育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而語文學科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學科,以及該學科本身的性質特點和功能,決定了它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呢?筆者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從中有了點滴體會,愿請教于同仁。
一、緊扣教材,潛移默化,培養學生創新人格,使學生有創新的基礎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養其創新人格。尤其在中學階段,培養創新人格比訓練創造技能更為重要。因為我們知道,高中學生還未進人直接創造的黃金時期,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繼承前人的創造成果,在繼承學習中培養創造力和創新人格。培養創新人格,實質上就是讓學生學會做人,使他們具有進取心、獨立性、堅韌性、責任心、求異性等創新品格。一句話,即培養學生日后成為創造型人才所必備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中學語文課本中能培養學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們要在教學中注意滲透這些品格的教育,如《石鐘山記》中蘇東坡黑夜駕舟尋訪石鐘山,大膽否定前人假說,探訪自己認為的石鐘山命名原因;《裝在套子里的人》文章所反映出的守舊必死,創新求活的觀點。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各種高尚人格力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他們日后發揮創新能力、實現人生價值備下深厚的人格底蘊。總之,我們語文教師應該是以語文為載體的學生的人生導師。
二、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使學生想創新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聯想活躍、思維敏捷、激情勃發。濃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調動智力因素,釋放巨大的學習潛能,極大地激發創新敏感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創設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在這種氛圍中,任想象馳騁,任思路縱橫,多種想法涌動、交匯,自然會碰撞出創造的火花,引發創新的潛質。 如,教學《項鏈》一課,要求學生自己課下閱讀文章,畫出“瑪蒂爾德”的命運曲線,并說明為什么這么畫,上課后,學生爭先恐后到黑板上來畫,相互修改,積極發言,動中有節,亂中有序,畫出的曲線不僅符合教學要求,而且有許多的講解讓人驚喜。
三,鼓勵創新,允許有錯,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敢于創新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表自己與教材與教師與權威的不同見解。俗話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不進!八忌谝伞。疑問往往是一系列積極思維的開端,是創造發明的起點。為了鼓勵創新,讓學生敢于創新,允許學生出現學習上的錯誤。在教學《藥》時,為了領悟小說主題,在理出明暗線的雙線結構后,我提問為什么要以華老栓買“藥”為明線,夏瑜就義為暗線?有一位學生回答:為了更突出革命者的悲哀。這一看法不無道理,但更準確的應該是明寫老栓買藥突出了群眾的愚昧,而且讓人看到因群眾的愚昧而帶來革命者的悲哀,從而達到作者“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的寫作意圖。當時我沒有直接否定他的回答,而是和其他同學一起分析文章,讓他在分析中認識錯誤。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后仍敢于發表見解。
四、構建探索性合作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學會創新
探索性合作的學習模式由“激趣----質疑----討論----合作----創新”五步構成。如教學《裝在套子里的人》第一步:導語 激趣引入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統治下的俄國,在一所中學男職工宿舍發現了一具中年男尸。據查,死者為該校希臘文教師別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個世紀以后,2003年春,沙城中學高二153班學生組成專案組,對這一事件進行調查。第二步:質疑。自殺?他殺?-----別里科夫之死專案組調查報告。第三、四步:討論、合作。6人一組,選定調查選題(共四個:案發背景、現場勘查、本人檔案資料、有關人士采訪。任選一個)。小組討論,一人執筆,15分鐘準備。第五步:創新。每組選 一人宣讀調查報告內容。這一步最讓教師欣喜,學生調查的不僅周密詳盡,精妙獨到,而且有些措詞用語頗具刑偵專業水準。課堂上氣氛熱烈,思想活躍,頻頻創新。學習至此,小說的主題一目了然,人物形象躍然眼前,達到教得輕松,學得愉快的效果。
五、采取現代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使學生樂于創新
教學方法要因教材、因學生、因時間、因地點而靈活多變。或講授法,或討論法,或練習法,或點撥法,或讀書筆記法,或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如幻燈、錄像、多媒體等。學習《智取生辰綱》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一節課完成了教學重點,而且學生耳聽劉歡演唱的《好漢歌》,眼看楊志等人物的畫面介紹,頭腦中想象雙方的矛盾沖突,興趣盎然、思維靈活,不斷創新。只有教學方法上不斷推陳出新,才能保護學生學習語文的鮮活性、求知的進取性、思維的活躍性,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作文教學中訓練創新思維,方式靈活,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使學生善于創新
一方面進行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兩個方面的創新思維訓練。吉爾福特說:“正是在發散思維中,我們看到了創造性思維的最明顯的標志!卑l散思維具有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而變通是關鍵。只有一條思路,只會從一個方面看問題,其結果只能是流而不暢,獨而不特。培養發散思維要抓住變通性這個關鍵,著重啟發思路,引導思維換向。在寫作教學中,我們可經常進行“一題多做”的多角度思維訓練,達到“一樹梅花萬首詩”的效果。逆向思維即“唱反調”,是從反面、對立面對一些常理進行審視,從而得出新的結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過分夸大了環境的作用,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則正是在看到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的發展變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后提出的一種新的觀點。又如“弄斧必到班門”、“‘東施效顰’好”、“祖傳的未必就好”等均是進行逆向思維得出的結論,觀點新穎,蹊徑獨辟,令人耳目一新。
另一方面:寫作文的方式要多樣、作文的形式要創新。
首先,作文要常寫,要打破每學期8 篇的限制。每周寫二至三篇 寫在周記本上,每二周給發四頁稿紙,按正規的格式抄寫好;練習本上的簡單改,稿紙上的細致些。稍好的就張貼在教室后的學習園地上,再好的就裝入信封寄出去;差的多鼓勁,能完成寫的量也很不錯。
其次,寫和課文內容有聯系的練筆。如學《祝福》,可讓寫《祥林嫂小傳》或《“我”的日記》或寫《祥林嫂死因調查報告》。這樣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進行了多體裁的練筆。
再者,試用“各自寫----集體改----各自改”的作文課模式。寫一篇新作文時先讓學生課下寫,課上找一生讀自己寫的作文,大家從各方面幫助他一起修改,教師趁機講授寫作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然后每個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這樣針對性強,積極性高,思維活躍,效果良好。
最后,積極鼓勵學生在作文形式上大膽創新。作文形式的解放與內容的解放同步進行,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寫作創新能力。
教學實踐證明,語文教師只有努力探索創新性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讓學生想創新、敢于創新、學會創新、樂于創新、善于創新,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造就一代創新人才。
- 中專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
啊,這一天終于盼到了,我們終于可以知道期末考試的成績了,開始發語文卷時,我心里既有緊張又有期盼,拿到卷子時,我很遺憾,因為我語文只考了95。...
- 借生日語文教學反思(精選3篇)
《借生日》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第18課,講的是小云過生日時,媽媽送一只布熊給她并祝她生日快樂,小云又把禮物送給媽媽。同時也把生日借給了媽媽,體現了母女之間的真情。...
- 一年級漢語文教學反思(精選2篇)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著變化。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
- 北師版語文教學設計(精選6篇)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根據本課圖文并茂的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插圖,進行大膽想象。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悟集郵冊“美”在哪些方面,深入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對偉大祖國的贊美之情,激發自己的愛國情懷。...
- 《識字4》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2篇)
這是一組形聲字的歸類識字,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新課程標準要求,低年級學生主要的識字為主,同樣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如果過少,回拖閱讀寫作的后退,因此我在識字教學時,由于低...
-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5篇)
關于高中語文教學,我最初的認識主要有兩個轉變:一是轉變教的方式;二是轉變學的方式, 就是要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 《埃及的金字塔》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4篇)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埃及的金字塔》。...
- 《司馬光》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2篇)
《司馬光》是一篇文言文,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進行了大膽嘗試,改變了以前教學文言文時直接講解課文含義的方式;仡櫛竟澱n的教學,我認為可以歸納為“兩個亮點、兩個不足”。兩個亮點:1、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形式多樣,效果顯著。...
- 學期語文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3篇)
提高學生現代文閱讀成績的唯一方法當然是老套的做題戰術。但初三上半期及下半期開端,不應該是學生的題海戰術,而應該把重點放在教師身上。其實我發現初一初二時,學生基本上不明白現代文閱讀得分技巧,問十個同學十個同學回答現代文閱讀...
- 《有的人》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2篇)
這一單元我們都是學習的有關魯迅先生的文章,有的是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有的是別人寫的有關魯迅的文章,無論怎樣,都加深了我們對魯迅先生的了解。...
- 有關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3篇)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家鄉的美景,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件樂事,學生們生在牟平,長在牟平,對自己的家鄉充滿了感情,但是,要全面了解家鄉的風光美景,只憑老師的說教和灌輸是不夠的,因此在設...
- 初三語文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通過對環境描寫的分析,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情感。2.理清小說的線索和故事情節,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3.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外貌等描寫的體會,分析人物性格,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情感,進而理解作品主題。...
- 中職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精選3篇)
轉眼間,本學年已近尾聲。一學年來,我在思想上嚴于律己,熱愛教育事業。在工作中對自己要求更為嚴格。我們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
- 二年級《山寨》語文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一、教學目標1、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上山人急切和欣喜的心情。2、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及組成的新詞,學習認讀字。3、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詩歌。...
- 語文教學反思四年級(通用5篇)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我上完這節課的感受,那只能用“陶醉”這個詞了。我和我的學生們都陶醉在這迷人的景色當中,陶醉在這優美的詞句當中。讀著讀著,自已仿佛已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中,看著碧澄澄的水嘩嘩地流著,有一種驚奇自在心中。...
- 高三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