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句教案
仿句〖考點闡釋〗
仿寫語句試題有一定的綜合性,它往往涉及語法結構、表達方式、語意連貫、修辭運用、風格諧調等。許多方面,也間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識范圍及文化修養,反映出理解、表達運用等多層級的能力要求。
平時應以閱讀為基礎,關注社會現實,給自己以更多的材料儲備;掌握常用的句式和修辭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應用能力。
〖基本思路〗
1.分析格式定方向。每一個仿寫題拋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可以分析,這個分析出來的基本格式,就是我們仿寫句子的大致方向。
【例】以我國自然景觀為例,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寫兩個句子,構成一組排比句。
巍峨的喜馬拉雅山,猶如一位昂首挺立的巨人,屹立于廣闊天地之間,她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的象征;……
[分析]考題例句的基本格式是:“對象+比喻+描述+評價”,即先拋出明確的寫作對象,再對這個對象使用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然后根據需要選準角度進行描述,最后對對象作出切實而中肯的評價。四個句子簡明生動,意義連貫,構成一個完整的表意整體。明確了這一點,考生答題就容易多了。
2.看清要求選題材。通過分析,把握了例句的基本格式之后,下一步就是看清題目要求,準確選取題材。比如上面的例句,考生單看例句,很可能在答題的時候馬上想到一個寫作對象:萬里長城。但細心的考生是不會這么盲動的,他很快會否定這個題材,因為他看到了題目的要求是“以自然景觀為例”,萬里長城不是自然景觀,當然就不在仿寫之列。
3.拓寬思路廣獵取。把握住了仿寫的基本格式,看清了題目的寫作要求,第三步,就是拓寬思路,廣泛搜尋適合仿寫要求的對象和內容。比如例句,自然景觀中,除了喜馬拉雅山之外,還有很多的大山大江大河,都可以成為寫作題材。有同學想到了“奔騰的黃河”,“寬闊的長江”,“廣闊的蒙古大草原”,甚至想到了初中教材中的“溫柔的南廣河”等等,都是符合要求的寫作題材。
4.煉字煉詞求精工。煉字煉詞的功夫,不單是在作文中需要,仿句中也同樣需要,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功夫在仿句中體現得更為直接,更為明顯。與例句的和諧一致,結構勻齊;分句間的意義連貫,邏輯嚴密;用字用詞的簡明準確,不重復啰索,都表現為煉字煉詞的功夫。在例句中,如果我們仿寫出這樣的句子:“奔騰的黃河,像一個年輕強健的運動員,奔馳在運動場上……”,這很顯然缺少字詞錘煉的功夫。開始用了“奔騰”,后面再加“奔馳”,無論如何是有些拗口的。從分句間的邏輯聯系來看,說“運動員”奔馳在“運動場上”是可以的,說“黃河”奔馳在“運動場上”,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而該句的主語是“黃河”,所以仿句欠準確。如果對應例句中的“屹立于廣闊天地間”,將其改為“馳騁在遼闊土地上”,就比較妥貼了。
〖遵循原則〗
1.話題要統一
話題在此指仿寫句子的中心,它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
(1)顯性話題式,指題目中規定了陳述對象,在仿寫時必須時以給定的陳述對象為主語。
(2)隱性話題式,指給定文段所隱含的中心主旨,仿寫時根據上下語境,弄懂文意,把握主旨,并在此基礎上發揮聯想和想象,理選材。
2.句式要統一
仿寫句子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形式上的約束性,即嚴格按要求去寫。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弄清例句的結構特點、句型、語氣,是常式句還是變式句,是陳述句、疑問句還是祈使句、感嘆句;同時還要弄清句子內部的語意關系,是轉折、遞近、并列,還是因果、假設、總分等,仿寫時須嚴格按例句的句式特點去造句,做到句式的統一。
3.修辭要統一
仿寫句子的考查一般與對運用修辭的考查聯系在一起,因此,仿寫時要仔細分析給定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格,或比喻或排比,或對偶或比擬等。
4.色調要統一
仿寫句子除了必須做到前三項要求外,在選材和造句上還要注意色調的統一。色調即色彩和情調,在這里,既指語境色彩也指感情色彩,同時還包括仿句的創意和境界。值得說明的是,此項 要求與前三項相比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只要色調統一,內容是靈活的 ,但它更能體現學生的 創造力和審美情趣。
〖范例透析〗
【例1】模仿給出的句子,以“我喜歡”開頭,再造兩個句子,使整個句式形成排比。
我喜歡婉約中透出英氣的李清照,雖是“人比黃花瘦”,也高歌“不肯過江東”的項羽。
[分析]第一分句與第二、三分句構成解說關系,第二和第三分句構成轉折關系。第二分句中的 “人比黃花瘦”,第三分句中的 “不肯過江東”分別照應第一分句中的“婉約”和“英氣”。
[參考答案]我喜歡意氣豪邁又沉郁冷峭的陸游,雖只能“夜闌臥聽風吹雨”,但“位卑未敢忘憂國”才是他的初衷;我喜歡嫉惡如仇又心懷柔腸的魯迅,雖多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但也有“憐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例2】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只有”開頭,寫一結構與之相似的復句。
只有波濤澎湃的大海,才能創造出沙灘的光潔與柔軟;而平靜的湖邊,只好讓污泥環繞。
[分析]這是一個并列關系復句,分號前后的句意構成對比關系,畫面迥異。而且大海“沙灘”的“光潔柔軟”和“湖邊”的“污泥環繞”在意義上構成“大”與“小”的關系。
[參考答案]只有一望無際的森林,才能創造出大地的翠綠與嬌美;而孤獨的樹木,只好任狂風摧殘。
【例3】(02·全國)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寫一組句子。要求選擇新的本體和喻體,意思完整。(不要求與原句字數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____ __
濤聲是音序, ____ __
魚蝦、海鷗是海的文字。 __ ____
[分析]第一句的比喻領有下面三個比喻,四個比喻構成一個完整的意思,四個比喻合理貼切。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語句的仿寫。能力層級為D級。
此類試題往往涉及語法結構、表達方式、語意連貫、修辭運用、風格諧調等許多方面,反映出識記、理解、表達運用等多層級的能力要求;既能比較好地考查考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能間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識范圍及文化修養;特別是其答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對發揮考生個人的創造性思維大有好處,此題型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
知識依托:修辭知識,這里主要涉及暗喻的有關知識。
參考答案:山林是大自然之家:/山是圍墻,/溪流是自來水,/鳥鳴、蟲唱是孩子的歡鬧。
錯解分析:此題出錯主要在兩個方面:①內容不合理。第一句本體應能領起后三句,或者說,后三句皆應在第一個本體的范圍之內。喻體也是這樣。②比喻不恰當。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