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 微型小說教學設計.
廣東實驗中學 申青山
教學目標 :
1.了解微型小說的基本特征,欣賞微型小說的藝術魅力
2.學習微型小說的創作技巧,嘗試微型小說的創意寫作
3.把握微型小說的主題思想,豐富廣大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學設想:本著認知規律,本課擬從“主題思想探究——創作技巧欣賞——片斷寫作導引——完篇寫作實踐”等環節逐層深入,教學需二課時,第一課時是課文的探究鑒賞,第二課時是學生習作的講評與展示。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幻燈片1)(馬克吐溫的一篇微型小說)
招聘女打字員的廣告費……(支出金額)
提前一星期預付給女打字員的薪水……(支出金額)
購買送給女打字員的花束……(支出金額)
給夫人買衣服……(一大筆開支)
給岳母買皮大衣……(一大筆開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員的廣告費……(支出金額)
1.師生探究:微型小說也叫小小說,這兩個名稱哪個更恰當一些?
明確:小小說——短小(僅就篇幅長短而言)
微型小說——精短(不僅篇幅短,而且要素全——教師可聯系“具體而微”作一闡釋)
2.師生探究:本篇小說如何?
明確(1)人物: 丈夫——好色之徒 (形象鮮明)
妻子——性格潑辣
明確(2)情節: 聘小秘——起色心——老婆吃蠟——岳母翻臉——老婆為永絕后患,小秘滾蛋,老秘上崗(情節曲折)
明確(3)主題: 見異思遷(既是家庭糾紛,又有社會背景)
明確(4)手法: 借賬單來表現情節、刻畫人物
教師總結:微型小說雖短小卻精悍,形象鮮明,情節曲折,主旨深刻,反映了深廣的社會問題。
(以上問題學生較易明確,為引入下文,教師引導應重點圍繞主題展開,以突出其意蘊深刻的特點,1、2、4三個環節可打亂先后次序,一語帶過即可)
(幻燈片2)微型小說的最大特點
一粒沙上說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
過渡:下面我們就看看課文的兩篇微型小說反映了什么樣的社會問題?
二、新課教學
1.主題思想探究(《差別》一文學生較易把握,因此重點應放在《等待散場》):
(1)學生討論交流(課前已作預習)
《等待散場》——愛情故事
《差 別》——職場困惑
(2)教師提示引導:
《差別》中布魯諾與阿諾德的“差別”到底是什么?是布魯諾懶惰,還是口拙?是阿薩德勤奮,還是嘴巧?還是另有差距?
《等待散場》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是否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一番風順?為什么一定要看《天鵝湖》?換成別的劇本,甚至是周星弛的電影不可以嗎?
(幻燈片3、4)《天鵝湖》劇情展示(略)
(3)師生共同明確:
《天鵝湖》暗示了男女青年的愛情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阻力,小伙子一片癡情,而妙齡女郎卻有些徘徊觀望,而正由于小伙子的執著守候,以及《天鵝湖》劇情的啟示,姑娘終于下定決心,并對愛情充滿憧憬與向往。與《天鵝湖》一樣,男女主人公“沖破阻撓而終于圓滿”。
(4)教師總結:無庸諱言,愛情與工作都是我們生活中所不能回避的兩個問題,哪個少男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誰不對美好的愛情充滿憧憬與夢想?而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誰不希望能“芝麻開化節節高”?我想通過這兩篇小說的研討,大家收獲的一定不僅僅是語文層面的知識,還有眾多的人生哲理,人生的寶貴經驗。
(新教材立足點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結合,本課的兩篇微型小說便很好地體現了這一宗旨,《等待散場》中的愛情故事,《差別》中的職場困惑,都極易引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對社會的關注,在這方面,教師如果相機引導,其作用遠勝于空洞的說教。)
2.創作手法欣賞:
學生討論交流:兩篇小說是如何表現主題的?
教師啟發引導: 《等待散場》——敘述了青年男女由相識相知到相依相戀再到愛情受阻的詳細經過?
《差 別》——寫了兩個人何時進廠,工作中又如何展開競爭,布魯諾又如何產生不滿,以致最后向老板宣泄?
師生共同明確:
(1)截取片斷——
《等待散場》并沒有如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正面描寫小伙子與妙齡女郎的愛情故事,更沒有談及他們在現實生中所遇到的阻力,而只是選取了小伙子與姑娘在劇場內外互相守候的一個場面,但卻表明了雙方心的歸屬。《差別》也是這樣,布魯諾的滿腹牢騷一帶而過,老板的生硬說教只字未提,而只是表現了二人在相同事情上的不同表現,從而鮮明地表達出了二者的“差別”——能力、辦事效率上的差異。
由此可見,微型小說往往精心選材,巧妙構思,大膽采用截取片斷的方法,留出空白,給讀者留下再創作的空間。
(2)環境烘托——
主要是《天鵝湖》優美的旋律和淅淅瀝瀝的如酥小雨。《天鵝湖》不僅引發了故事情節,而且為青年男女營造了一個極盡優美的、富有詩意的典型環境,“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不只是陶醉于劇中的音樂,更是陶醉于生活的美好,“但原人長入久,千里共嬋娟”,簡單的一句話,包蘊了作者多少豐富的思想情感啊。小雨也是這樣,既不狂野如暴雨,也不纏綿如梅雨,而是溫潤如酥的天街小雨,既浪漫而又溫馨,給戀愛的男女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3)細節點染——
細節不是瑣屑的毫無意義的細枝末節,而是于細微之處深刻點化出人物性格、情節發展的重要手段。《等待散場》一文中的“忽然咬緊嘴唇,眼里閃出異樣的光……”一句,看似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實則給讀者留下巨大的想像空間,讓讀者去揣摩,去理解人物內心當時的激烈思想斗爭,而正是這有如人物速寫一樣的細節描寫,避免了人物的簡單化與概念化,從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獲得了一種難得的審美效果。
(4)詳略適宜,對比見義——
《差別》所要表現的主題是二人的“差別”,而在具體的行文上,作者也因人而異。敘述布魯諾做事,作者不厭其煩,極盡詳細,連用了多個小自然節鋪敘;敘述阿薩德做事,則惜墨如金,要言不煩,僅僅用了一個自然節,在鮮明的對比中,二者的“差別”昭然若揭。可以說在內容和形式上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教師總結:微型小說雖篇幅短小,但卻是“字無可刪,句無可削”,有如東家之女,“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對此,不能蜻蜓點水,一掠而過,而要細加體會,慢慢咀嚼,以感悟作者的良苦用心。
(幻燈片5)《永遠的蝴蝶》flash,進一步欣賞微型小說的創作藝術,尤其是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文章內容:(略)
學生明確:環境描寫的作用①推動情節,雨是不幸和災難的起因。②營造籠罩全文的陰冷氣氛。③“雨”是淚水和內心痛苦的象征。
教師總結:一切景語皆情語。同樣是雨,《等待散場》是溫馨的,《永遠的蝴蝶》則要凄冷很多。微型小說正是借助這些典型的環境烘托渲染,達到了言簡意豐、曲盡音存的藝術效果,讓人回味無窮。當然,《永遠的蝴蝶》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語言的平靜,情節的反差,都給讀者心靈以最大程度上的震撼。
(幻燈片6)微型小說的特點的總結與歸納
短小精悍,寓意深遠
截取片斷,以小見大
布局謀篇,獨具匠心
人物速寫,傳神寫照
(微型小說有如微雕藝術,方寸之間卻展現著大千世界,無論從藝術手法還是反映生活方面都絲毫不遜色于中長篇小說,跌宕起伏的情節,生動傳神的人物,拍案叫絕的構思,都彰顯著微型小說的魅力,對微型小說特點的歸納,既有益于學生的認識,又有助于學生的寫作,可謂一箭雙雕,一舉多得)
三、片斷寫作導引
(幻燈片7)片斷補寫訓練(1)
在柏林
(美國)奧萊爾
一列火車緩緩地駛出柏林,車廂里盡婦女和孩子,幾乎看不到一個健壯的男子。在一節車廂里,坐著一位頭發灰白的戰時后奮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個身體虛弱而多病的老婦人。顯然她在獨自沉思,旅客們聽到她在數著:“一,二,三,”聲音蓋過了車輪的“咔嚓咔嚓”聲停頓了一會兒,她又不時重復起來,兩個小姑娘看到這種奇特的舉動,指手劃腳,不加思索地嗤笑起來。一個老頭狠狠掃了她們一眼,隨即車廂里平靜了。
“一,二,三,”這個神志不清的老婦人又重復數著。兩個小姑娘再次傻笑起來。這時那位灰白頭發的戰時后備役老兵挺了挺身板,開口了。
“小姐,”他說,“
。”
車廂里一片靜,靜得可怕。
教師提示:本篇小說揭示了法西斯的罪惡,表現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后備役老兵”雖不是主要人物,但卻借他的口道出這個沉重的主題,可以說老兵的話正是文章中的點睛之筆,主旨所在。
參考答案:當我告訴你們這位可憐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時,你們大概不會再笑了。我們剛剛失去了三個兒子,他們是在戰爭中死去的。現在輪到我自己上前線了,在我走之前,我總得把他們的母親送往瘋人院啊。
(幻燈片8)片斷補寫訓練(2)
書法家
書法比賽會上,人們圍住前來觀看的高局長,請他留字。
“寫什么呢?”高局長笑瞇瞇的提起筆,歪著頭問。
“寫什么都行。寫局長最得心應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獻丑了。”高局長沉吟片刻,輕抖手腕落下筆去。立刻,兩個勁秀的大字從筆端跳到宣紙上:“ ”
人群里發出嘖嘖的驚嘆聲。有人大聲嚷道:“請再寫幾個!”高局長循聲望去,面露難色地說:
教師提示:本文作者構思非常巧妙,雖以書法為切入點,但卻不是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表現局長的多才多藝,題目《書法家》似褒實貶,其實是以此來諷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官員不作調查研究的官僚主義作風。看似出乎意料,實則又在情理之中,針砭時弊,入木三分。
參考答案:同意
不寫了吧——能寫好的就數這兩個字……
(幻燈片9)片斷補寫訓練(3)
德軍剩下的東西
戰爭結束了。他回到了從德軍手里奪回來的故鄉。他匆忙地在路燈昏黃的街上走著。一個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喝醉似的口氣對他說:“到哪兒去?是不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說:“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以前的戀人。”他回看了女人一眼,兩個人走道路燈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來:“啊!”
教師提示:“德軍剩下的東西”,標題耐人尋味,發人深思,德軍走了,到底剩下了什么呢?是對城市的破壞,滿目瘡痍?還是對人心靈的摧殘,靈魂的扭曲?
參考答案:他不由得抓住了女人的肩,迎著燈光。他的手指嵌進了女人的肉里。他們的眼睛閃著光,他喊著“約安!”把女人抱起來了!
(微型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短小精悍、可讀性強,深受廣大學生喜愛,擇取一些品位高、藝術性強的作為教材,對學生的寫作訓練無疑會大有幫助。現今的學生在寫作記敘文的時候,一個通病就是平鋪直敘,淡如白水,乏善可陳,而通過微型小說的學習與寫作訓練,可引導學生在人物的刻畫、情節的設置、主題的呈現上細加推敲,從而克服如上所述的明顯缺陷。片斷補寫三則,既是寫作上的訓練,也是寫作上的導引,教師教學中可有所側重,《在柏林》可重在引導如何揭示深刻的主題思想,《書法家》可重在引導如何確定支點并以此來組織材料,《德軍剩下的東西》可重在引導如何巧妙安排情節,運用懸念與巧合來獲得意不到的效果。)
四、課后作業
(幻燈片10)微型小說完篇訓練
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各色的人,紛繁的事,洋溢的情……請加以觀察、思考和提煉,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自行立意,寫一篇微型小說。字數不限
(課外的完篇訓練是對課內片斷寫作的很好的延續。片斷寫作,是在一些細節上加以雕琢,而完篇作文,則是對主題的擬定、材料的選擇、結構的安排、人物的塑造等方面的綜合的演練,是最終形成能力的必要一環。)
板書設計 :
探究 主題 等待散場:愛情……對人生的思考
差 別:工作……對社會的關注
賞析 藝術 等待散場:環境描寫——音樂——婉轉悠揚
細雨——溫馨浪漫 營造氣氛
細節描寫——小伙——張望門口
——姑娘——咬唇閃光 點染性格
差 別:詳略得當——布魯諾——不厭其煩——拖沓
——阿薩德——一段帶過——干練 對比
實踐 訓練 片斷補充
完篇練習
作者郵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