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蜀道難
李白 這首詩描寫蜀道的雄奇險峻,含有入蜀艱難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詩中想象奇特、豐富,氣魄的宏偉、豪邁,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學習這首詩,要仔細品味詩人奔放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新奇大膽的夸張和生動活潑的語言,用心感受詩的意境美和聲韻美。 課文 注釋 練習 | |
課文: 噫吁@a②,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③,開國何茫然④!爾來⑤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⑥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⑦,可以橫絕峨眉巔⑧。地崩山摧壯士死⑨,然后天梯石棧10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11,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12。黃鶴13之飛尚不得過,猿猱14欲度愁攀援。青泥15何盤盤16,百步九折縈巖巒17。→ 注:@a為字庫未存字,左口右戲 | 注釋: ①選自《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77年版)。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初年(742),從詩的內容來看,很可能是詩人在長安時為送別友人入蜀而作。《蜀道難》,古樂府舊題。 |
問君西游何時還③?畏途巉巖④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⑤!連峰去天不盈尺⑥,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⑦瀑流⑧爭喧豗⑨,砯崖轉石萬壑雷10。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11! 劍閣崢嶸而崔嵬12,一夫當關,萬夫莫開13。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14。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15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16! | ①〔捫(mén)參(shēn)歷井〕意思是,山高入天,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觸摸星星,甚至要從它們中間穿過。參、井,皆星宿名。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將黃道帶分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個星宿為星官,分別配屬于各諸侯國,稱為分野。秦是參宿的分野,蜀是井宿的分野;由秦入蜀,故稱“捫參歷井”。捫,摸。 11〔嗟(jiē)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唉,你這遠方的人為什么到這里來呢?這是用蜀人的口氣勸說“西游”的人不要來蜀地。嗟,嘆惋之辭。胡為,為什么。乎,語助詞,無義。 |
練習 一 這是一首樂府詩,以七言為主,卻有不少雜言句,節奏多變化,與散文句法相似。試給下面的詩句劃分節奏,朗讀幾遍,說說它們對本詩的風格起什么作用。 ①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②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③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④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二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它重復出現三次,有什么作用? 三 回答下面的問題,體會詩人熱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 1詩的開頭分幾層敘述蜀道的來歷?引用五丁開山的傳說有什么作用? 2細讀“上有六龍回日……坐長嘆”這幾句,說說詩人用了哪些寫法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 3詩人給這個“畏途”營造了怎樣的氣氛? Δ 4寫劍閣的那一段包含哪些內容?聯系當時的背景說說詩人這樣寫的意圖。 四 背誦這首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