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效應 光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知道光電效應現象
(2) 知道光子說的內容,會計算光子頻率與能量間的關系
(3)會簡單地用光子說解釋光電效應現象
(4)知道光電效應現象的一些簡單應用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分析一:課本中先介紹光電效應現象,再學習光子說,最后用光子說解釋光電效應現象產生的原因。本節內容說明光具有粒子性,從而引出量子論的基本知識。
分析二:光電效應有如下特點:①光電效應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②入射光的頻率大于金屬的極限頻率才會發生光電效應現象;③在已經發生光電效應的條件下,逸出的光電子的數量跟入射光的強度成正比;④在已經發生光電效應的條件下,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
教法建議
建議一:對于光電效應現象先要求學生記住光電效應的實驗現象,然后運用光子說去解釋它,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
建議二:學生應該會根據逸出功求發生光電效應的極限頻率,但可以不要求運用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進行計算。
教學設計示例 光電效應、光子
教學重點:光電效應現象
教學難點 :運用光子說解釋光電效應現象
示例:
一、光電效應
1、演示光電效應實驗,觀察實驗現象
2、在光的照射下物體發射光子的現象叫光電效應
3、現象:
(1) 光電效應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
(2)入射光的頻率大于金屬的極限頻率才會發生光電效應現象;
(3)在已經發生光電效應的條件下,逸出光電子的數量跟入射光的強度成正比;
(4)在已經發生光電效應的條件下,光電子最大初動能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
4、學生看書上表格常見金屬發生光電效應的極限頻率
5、提出問題:為什么會發生3中的現象
二、光子說
1、普朗克的量子說
2、愛因斯坦的光子說
在空間傳播的光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份的,每一份叫做光量子,簡稱光子。
三、用光子說解釋光電效應現象
先由學生閱讀課本上的解釋過程,然后教師提出問題,由學生解釋。
四、光電效應方程
1、逸出功
2、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
對一般學生只需簡單介紹
對層次較好的學生可以練習簡單計算,深入理解方程的意義
例題:用波長200nm的紫外線照射鎢的表面,釋放出的光電子中最大的動能是2.94eV. 用波長為160nm的紫外線照射鎢的表面,釋放出來的光電子的最大動能是多少?
五、光電效應的簡單應用
六、作業
探究活動
題目:光電效應的應用
組織:分組
方案:分組利用光電二極管的特性制作小發明
評價:可操作性、創新性、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