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未來》高三通用技術教案
三、技術的未來
學習目標
了解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形成對技術的積極情感和理性態度。
在日新月異的21世紀,人類社會將繼續發生重要變化。技術將日益成為引導社會變化、塑造社會變化、應對社會變化的重要因 素。面對技術對人類、對社會所產生的重大影響,人們常常會問:未來的技術將走向何處?
案例分析
“無線家庭”一天的“無線生活”
文莉家安裝有無線家庭網絡,每個家庭成員都可接入無線高速因特網。退休在家的母親閑暇時,或者看看電視,或者上網與同齡人一起下象棋。家里的幾臺電視都無線連接到同一信號源,她既可以在臥室或客廳里用電視或電腦收看節目,也可以在浴室里使用防水掌上電腦收看。
文莉早晨上班前,先到機場接客戶。到了機場,發現客戶的航班晚點了,于是她便利用等待的時間用掌上電腦接 入辦公室的網絡收發郵件。與此同時,文莉的丈夫凱峰上班前,用電子鎖鎖上門。
中午,凱峰想起來要為母親準備生日禮物,于是他用手機上了因特網,選定合適的商品后,用手機的電子購物功能來購買商品。按一下自己的掌上電腦地圖,他看到代表文莉位置的點就在附近的一家快餐店里,于是他趕到快餐店,和文莉一起共進午餐。
下午文莉在駕車回家之前,先在車里查看了一下家里的溫度,她決定將暖氣調高2℃,用好怕掌上電腦或手機進行這種調節易如反掌。走進家門,家庭娛樂設備已探測到她的進入,頓時自動開啟她喜歡的音樂。文莉從冰箱里拿出晚餐需要的食物,取出的時候,內置傳感器自動記錄她取出的食物,家庭網絡同時更新了每周的補充購物單。此外,這些設備還可自動檢出已過期的食 物。凱峰回來了,他們一起做了晚 飯。
討論
請你根據自己所知道的技術,并結合案例,大膽設想,口頭續編文莉一家晚上的生活。
閱讀
《告后人書》
愛因斯坦曾寫下一篇“寫給五千年后人民”的《告后人書》,文中寫道:“我們這個時代產生了許多天才人物,他們的發明可以使我們生活舒適得多--------縱然有這一切------人人都生活在恐懼的陰影里,生怕失業------而且不同國家的人民還不時互相殘殺。因此一想到未來,大家都憂心忡忡。”
辯論
有人認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解決當前技術自身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我們要相信技術,依賴技術。
有人則認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固然可以消除它所帶來的一切已知的危害,但是誰能保證,它不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更為嚴重的災難呢?
請就上述觀點展開辯論。
對“技術的未來”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術迷惘中的曠世悲愴,也不需要技術崇拜中的盲目樂觀。應當從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從人類的共同利益出發,從人類的長遠利益出發,更加理性地看待技術,以更為負責、更有遠見、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術,以親近技術的情感、積極探究的姿態參與技術活動,并共同 建構個人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經濟與文化相協調的未來的技術世界。
閱讀
“月球城市”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在新近出版的《院士展望二十一世紀》一書中撰文認為,人類將于xx年在月球建立裝備加壓艙、發電設備、生活必需品和月球隊表面活動車等,使月球成為一個龐大、穩固而功能齊全的“天然空間站”;xx年將建立設備齊全的永久性居住地,研究人員可在月球表面滯留幾星期,以開展生命科學實驗和天文觀測;xx年將在月球建立小型的永久居住的月球基地;2020年將在月球興建實驗工廠、農場等,使月球的“地球村”自給自足,逐步建立“月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