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課大家談----高中生學駕駛,合適嗎?
羅文明(集美中學):中學生學駕駛不合適。中學生由于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期,受生理條件、客觀條件等方面的限制,當危及他們的安全的情況出現(xiàn)時,往往應變能力和處理能力較差。因此,交通法及中學生守則都規(guī)定,中學生不能騎摩托車。我們知道,駕駛汽車比駕駛摩托車的技術要求更高。如果他們學會駕駛,就很可能把家里的汽車開出去,從而產(chǎn)生極大的安全隱患。
吳秀華:高中生學駕駛,自然會影響學業(yè)。每個人的人生規(guī)劃都要合理一些,學駕駛完全可以放在今后嘛。高中生還是要把精力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況且,高中生還處在容易沖動的生理階段,學駕駛也是不適宜的。等將來成熟些再學,不是更好嗎?
沒有實踐機會還是別學
尤嘉:從“學以致用”的角度來講,高中生學駕駛并不合適。駕駛是一個純技能操作的課程,學了就要能用上,有越多的實踐機會才能越嫻熟。而實際情況是,高中的學業(yè)相對繁重,其他課程幾乎已占據(jù)大部分時間,而開車并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即使在學習時能把它當成一件相對有趣的事,真的駕駛車輛上路,就需要全神貫注,有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和車技才好。
小心孩子盲目攀比
陸豪(科技中學):高中的孩子心智都還沒有成熟,如果引導不好,很容易迷失方向,學習駕駛一旦成癮,耽誤了學習不說,如果就此炫耀一番,開車上學,就容易在同學中造成盲目攀比的情緒。如果現(xiàn)在就給孩子超前的消費(學習駕駛的費用至少在幾千元,畢竟這些錢都不是孩子憑自己的勞動取得的),他們將不懂得珍惜,也不懂得感恩,覺得父母給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最應該做的事,人生的道路漫長而曲折,但關鍵的就在幾步,走好這幾步,我們將收獲沉甸甸的果實。
專家觀點
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余文森教授(福建師大教科院院長)
學校開設汽車駕駛技術的選修課,應該這樣理解,這是一種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上佳手段,選修課是可以由學校自主決定的,但適合與否主要要看學生個體,學生如對駕駛感興趣,開設駕駛選修課也有利于增加其對于學習的興趣,使其在校學習變成一種有意思的過程。
對學校而言,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應組織學生規(guī)劃性選課,要開設這樣的技術課程,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如有幾位本校老師有駕駛專長,或者學校周邊教授駕駛技術的師資充足,就可以考慮開課。
高中生學開車,如果年齡已滿18周歲,就不用擔心這種成人社會化的技術課程對學生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相反的,像這樣的通用技術選修課學習必然要接觸社會,交往的層面增多了,在學校做好控制的前提下,這對高中生今后不管是走進大學還是畢業(yè)后的工作生活都是有好處的。
因此,對開設駕駛選修課而言,學生、學校包括家長都應該正面理解其所代表的改革意義,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對今后社會人才的多元化構成也是極為有利的。(小石)
培養(yǎng)交通文明意識
李建業(yè)(駕管處辦公室主任)
年滿18周歲的公民,只要符合條件都享有學習機動車駕駛的權利。年輕人反應快,對機械知識掌握也較快,但往往比較莽撞,所以說年輕人學駕駛有利有弊。
但更關鍵的不在此,我認為道路交通知識應該從小學習、從小普及。交通法規(guī)跟人、車、路都有關系,先學會走路,再來學習安全行車,我覺得很有必要。所以學校開一個相關的課程,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