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反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含義;
使學生了解和方程式的含義;
使學生了解發生的條件和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能力目標
通過對中和反應、碳酸根離子檢驗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情感目標
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教育。
教學建議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和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教學難點 :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建議
是電解質在溶液里發生的反應,或在溶液里生成電解質的反應。
要正確書寫方程式,必須掌握電解質、電離、電離方程式和酸、堿、鹽的溶解性等知識。
教學過程 可采用:實驗→觀察→分析→結論的程序進行教學。具體建議如下:
一、精心設計,并做好強弱電解質水溶液導電性強弱的實驗,再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推理,是建立強弱電解質概念的關鍵。教師要強調比較導電性強弱時,必須條件相同。在演示實驗中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燈光的亮度,討論推斷:燈光亮度不同→溶液的導電性不同→溶液里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不同→電解質電離程度不同→電解質有強弱之分。從而為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由于學生學過的化學反應不太多,本節只要求學生掌握離子互換反應和有離子參加的置換反應兩類,不要再擴大。
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實驗,讓學生展開討論,引導學生運用電解質在水中發生電離,電離方程式等知識進行分析,并聯系復分解反應趨于完成的條件,得出“電解質在溶液里發生反應的實質是離子間的反應”這一新課題。理解總是向離子濃度降低的方向進行的道理。最后過渡到為表示反應的本質,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來表示化學反應,即離子方程式的教學。
三、書寫方程式是本節的難點。
建議1.初學時按書寫步驟進行訓練。2.步驟中的第二步是正確書寫方程式的關鍵。學生的主要錯誤是不熟悉酸、堿、鹽的溶解性表。教師可幫助學生抓住若干條規律,記住常見物質的溶解性,這樣有利于教學。3.強調方程式所表示的意義,加強讀出離子方程式正確含義的訓練。學生練習化學方程式改寫成離子方程式和由離子方程式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和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難點 :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教學方法:創調情境→提出問題→誘導思維→激發興趣→分析歸納→解決問題
教學手段:實驗錄像、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投影
教學過程 :
[引言]通過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可將化學反應分為不同的反應類型。如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種類的多少可將化學反應分為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若根據化學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又可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那么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另一種重要的分類方法。
[板書]第二節
[復習提問]回顧初中物質導電性實驗——第一組物質是干燥的氯化鈉固體、硝酸鉀固體、氫氧化鈉固體、磷酸固體、蔗糖固體、無水酒精,第二組是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學生回答]還記得嗎?哪些物質能導電?哪些物質不能導電?干燥的 固體、 固體、 固體、 固體不導電,而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都能導電。蔗糖和蔗糖溶液,無水酒精及其水溶液均不導電。
[復習提問]為什么有些物質如 、 、 、 在干燥的固體時不導電,而溶于水后卻能導電了呢?
[學生回答]是因為這些物質的固體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而當它們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使這些物質電離產生了能夠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從而能夠導電。
[教師總結]可見酸、堿、鹽的水溶液都具有導電性。
[引出新課]
[板書]一、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1.概念:
[投影](1)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如: 、 、 等。
(2)非電解質:無論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例:蔗糖、酒精等。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酸、堿、鹽是電解質,它們的水溶液都能導電。那么,我們進一步來研究在相同條件下不同種類的酸、堿、鹽溶液,它們的導電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實驗]實驗1-1
[引導思考]學生認真觀察實驗,并對實驗現象加以分析、討論。
[學生回答]根據燈泡發光明暗程度不同,我們可以知道相同條件下,它們的導電能力不同。
[結論]電解質有強、弱之分。
[板書]二、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
[投影]圖1-10, 在水中溶解和電離示意圖。
[講述]離子化合物與某些共價化合物能夠在水分子作用下完全電離成離子,而某些共價化合物只能部分電離成離子。
[投影]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如強酸、強堿和大多數鹽類。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如 。
[學生練習]寫出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
[板書]三、:
[引導分析]由于電解質溶于水后就電離成為離子,所以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所起的反應實質上是離子之間的反應。
[板書]1.概念:離子之間的反應稱為。
[學生總結]2.發生的條件:
[板書]
①生成弱電解質,如 、弱酸、弱堿
②生成揮發性物質,如
③生成難溶性物質,如
[引導分析]由上述發生的條件,我們來分析的特征是什么?
[總結]3.的特征:
[投影]向著減少某些離子的方向進行,反應速率快,部分有明顯的現象。
4.類型:
①離子之間交換的非氧化還原反應
如:
②離子和分子之間的非氧化還原反應
如:
③有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如:
[板書]四、方程式:
[學生實驗][實驗1-2]中的實驗Ⅰ、Ⅱ、Ⅲ,并要求學生們仔細觀察,記錄現象,思考原因。
[投影]
[提問]實驗現象?
[學生回答]實驗Ⅰ無明顯現象。
實驗Ⅱ中出現白色沉淀,濾液為藍色。
實驗Ⅲ中生成不溶于稀 的白色沉淀。
[引導思考]實驗Ⅰ中無明顯現象,原因?
[學生回答]只是 溶液電離上的 和 與 溶液電離出的 的簡單混和。
[1] [2] 下一頁
- 離子反應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含義; 使學生了解和方程式的含義; 使學生了解發生的條件和方程式的書寫方法。能力目標 通過對中和反應、碳酸根離子檢驗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
- 離子反應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含義; 使學生了解和方程式的含義; 使學生了解發生的條件和方程式的書寫方法。能力目標 通過對中和反應、碳酸根離子檢驗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
- 離子反應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含義; 使學生了解和方程式的含義; 使學生了解發生的條件和方程式的書寫方法。能力目標 通過對中和反應、碳酸根離子檢驗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
- 《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教案(通用4篇)
教學目標概覽(一)知識目標1、使學生了解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含義。2、使學生了解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布驟。(二)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2、培養學生通過實驗現象分析、探究化學反應實質的能力。...
- 離子反應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 了解離子反應的含義。2、 了解離子方程式的含義。3、 學會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教學重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教學難點:離子方程式的含義教學內容: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第一課時)[前置練習]書寫電離方程式H2SO4 NaOH NaCl Ba...
- 第二節 離子反應教案(通用2篇)
離子反應考點要求:1.離子共存問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是每年必考的題型。今后命題的發展趨勢是:(1)增加限制條件,如強酸性、無色透明、堿性、pH、甲基橙呈紅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等;(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電離出的c(H+)=1×10-4m...
- 必修1 第二章·第二節 《離子反應》(精選8篇)
【課題】:第二節 離子反應 (高一化學必修1 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教學目標】:1.了解電解質的概念,知道酸、堿、鹽在水中能發生電離;2.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教學重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教學難點】:電...
- 第二節 離子反應教案
離子反應考點要求: 1.離子共存問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是每年必考的題型。今后命題的發展趨勢是: (1)增加限制條件,如強酸性、無色透明、堿性、ph、甲基橙呈紅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等;(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電離出的c(h+)=1×10-...
- 2016屆高考化學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
第6講 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考點一 電解質、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1.電解質、非電解質電解質非電解質定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均不能導電的化合物本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夠電離的化合...
- 離子反應 離子共存 離子方程式
電解質在溶液里所起的反應,實質上就是離子之間的相互反應。離子間的反應是趨向于降低離子濃度的方向進行。離子反應通常用離子方程式來表示。理解掌握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正確書寫離子方程式是學好離子反應的關鍵。...
- 必修1 第二章·第二節 《離子反應》
【課題】:第二節 離子反應 (高一化學必修1 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教學目標】:1.了解電解質的概念,知道酸、堿、鹽在水中能發生電離; 2.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教學重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教學難點】:...
- 第二節 離子反應 學案(第1課時)
教學目標1.理解電解質的含義及強、弱電解質的區別;2.學習酸、堿、鹽在水溶液中電離方程式的書寫;3.從電離角度進一步認識酸、堿、鹽。教學重點:電解質的判斷、電離方程式的書寫;教學難點:電解質的判斷、電離方程式的書寫;教學過程【...
- 第二節 離子反應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含義;使學生了解離子反應和離子反應方程式的含義;使學生了解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 第二節 離子反應 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 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對溶液的導電性,電解質、復分解反應的知識已有一定的認識,知道了電解質在溶液中能電離出離子,知道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 《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第二課說課稿
教材分析 《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屬于高一課本第三章第五節,這一節我把它分成二課時。第一課時講離子反應,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第二課時講離子方程式及其書寫方法。把難點分散,重點突出。學好這一內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學反應的本質。...
- 高三化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