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秩序呼喚誠信倫理
第2課時
課 程 導 入
制假售假、合同違約、商業欺詐、劣質工程、偷稅騙匯等等,失信行為時有發生;“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真誠到永遠”、“誠信天下,穩健一生”,更多的企業注重用誠信塑造形象,以誠信贏得市場。
思考:失信的代價是什么?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為什么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如何構建社會誠信機制?
探 究 新 知
學點1 誠信的回報與失信的代價
1. 誠信是社會生活和經濟交往中應該遵循的倫理原則。
失信破壞了市場經濟的運行秩序,阻礙經濟的健康發展,使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遭受損害。
2. 誠信具有保證市場經濟有序運行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1)經濟主體的雙方誠實守信,才能實現各自合理的利益。
(2)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沒有誠信,就沒有健全、發達的市場經濟。不講誠信,破壞信用關系,就會導致市場經濟的混亂。
誤點提示
講求誠信,才能實現交易雙方的利益,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誠信關系的確立,可以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道德環境,有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這才是誠信的最大回報。
問題研討1
小王和小李在簽訂合同后,有如下的對話。小王:我們簽訂了合同,這說明我們是互相信任的。小李:訂立合同時的信任固然重要,但我們更要信守諾言,履行合同。小王和小李的對話說明了什么道理?
。
例1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誠信的最大回報是 ( )
a.企業獲得豐厚的利潤 b. 消費者獲得更大的實惠
c. 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 d. 生產者之間資源共享
解析 本題考查誠信對市場經濟的意義。從一定意義上說,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沒有誠信,就沒有健全、發達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就是誠信的最大回報。
答案 c
學點2 誠信是立業之基
1. 與人合作,誠信是首要原則。
(1)堅守誠信,會贏得客戶的尊重與信任,從而使交易成本降低、獲得真正持久的經濟效益。
(2)少數人為賺錢不擇手段、破壞信用,雖有時得利,但不可能長期牟利,就多數情況而言,不守信者最終將被市場所淘汰。
2. 創業經營,誠信是企業之魂。
(1)買賣之間只有形成可信賴的關系,才能營造正常的交易和交換的市場。
(2)誠信是企業擁有的無形財富,良好的信譽能夠支撐企業的長遠發展。
(3)誠信是企業經營的首要方略,離開誠信這個前提,企業的任何經營策略都難以施展、奏效。
(4)企業都遵循誠信倫理,才能消除不正當競爭和擾亂市場的行為,使企業在有序、規范和制度化的市場環境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