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把握思維的奧妙
幽默表明: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鸚鵡只有感覺心理,沒有第二信號系統上的思維,只能機械模仿人的語言,而不能看情況說話。
【課堂探究】p36頁
a對動物說“梅”,能不能使動物“止渴”?對動物談“虎”,能不能使動物“色變”?
b人對外界刺激產生的反映和動物對外物刺激產生的反應有什么區別?
【探究提示】a不能。(人和動物饑腸轆轆時見到食物都會分泌唾液,這是人和動物都有的本能)
b對人來說“望梅”可能“止渴”,“談虎”可能“色變”。這是因為,人腦對外界的刺激就有一種精神性的反映。人腦有第二信號系統,而動物沒有。
【舉 例】馬戲團訓獸方法
因此,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沒有人腦就不可能有人類意識的產生。
3、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內容)
【圖表】 加工廠 人腦
產品 意識
作用于
原材料 客觀存在
(1)人腦是意識生成的廠房和機器
(2)客觀存在是意識生成的原材料
不管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觀存在通過生活和實踐的環節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因此,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舉例】兩個住在茅屋里的姑娘暢想當上皇后的享受。一個說:“我若當上皇后,一定找兩個丫鬟,一個幫我喂豬,一個替我打草”。另一個說:“我若當上皇后,一定預備兩個大罐子,一個盛紅糖,一個盛白糖,想吃紅糖有紅糖,想吃白糖有白糖”。由于她們的生活非常貧困,決定他們的想象如此簡樸。
【課堂探究】p36頁
a離開了客觀對象,能不能產生人類的意識?
b離開了客觀對象,會不會有鬼神觀念?
【探究提示 】a離開了客觀對象不會產生意識。如科幻片重的外星人的樣子大體也都是人的形狀。
b離開了客觀對象不會有鬼神的觀念。鬼神形象能在現實中找到它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