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把握思維的奧妙
【分析】a勞動推動了古猿向人類的進化,促進了人腦的發展
由于勞動,如用前肢覓食,促進手腳的分離,原始人能直立行走,使頭部各種感覺發達起來,腦子能接受更多的信息。
由于勞動,人類的食物由少數果實發展到多種植物、肉食和熟食,輸入人體的養料日益豐富,為腦髓的發達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由于勞動,腦容量加大,腦的結構復雜化,促進了腦的機能。
b勞動推動了語言的產生
原始人在生產中互相幫助、共同協作,就產生了交流思想的必要,在到了非說不可的地步時就產生了語言。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有了語言,人們能夠交流思想積累經驗,形成了日益豐富的人類認識,促進了人類意識的產生和發展。
可見,沒有勞動就沒有從古猿到人的轉變,就沒有意識的產生。
b意識是社會的產物
意識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更重要的還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意識不僅產生時是社會的產物,而且一直是社會的產物。一個人即使生理正常,如果脫離社會,同樣不會有意識。
【舉例】我國明代,明成祖為了奪取建文帝的皇位,就把建文帝的兒子朱文圭(gui)囚禁起來,不準任何人同他交談。當時朱文圭2歲,放出來時57歲,但連牛馬都不認識,智力低下如同白癡。
【舉例】狼孩
1920年,在印度加爾各答東北的一個叫米德納波爾的小城,人們常常看到一種神秘的生物出沒于附近森林。一到晚上,有兩個四肢走路像人的怪物尾隨在3只大狼的后面。后來人們打死了大狼,在狼窩里發現這兩個“怪物”,原來是兩個裸體的女孩,大的有七八歲,小的只兩歲。這兩個女孩被送到孤兒院去撫養,還給她們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瑪雅,小的叫阿瑪雅。第二年阿瑪雅死了,卡瑪雅一直活到16歲。
【舉例】豬孩重返人類社會
遼寧省有一個女孩出生后無人照顧,不滿周歲時就與母豬相依為命。餓了吃豬奶,吃豬食;困了,與母豬睡在豬圈里。夏天,她與母豬一起打泥,冬天擠在豬群中取暖。9歲時她聽不懂一句話,也不會說一句話。她象豬一樣爬行走路,完全養成了豬的生活習性。被稱之為豬孩,是一個智力低下、心理嚴重畸形的純生物人。1984年,這個在豬圈里活了XX年的豬孩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政府采取了種種措施對其進行社會化訓練,幫助她重塑人性。后來她能進行簡單的數學計算,認識漢字1200多個,能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并學會騎自行車、使用縫紉機,具備了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發育正常,并有了求偶要求。(84年前無意識,因為她脫離了人類社會)
因此,意識是自然界的產物,是社會的產物,即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2、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生理基礎)
(1)人腦是意識產生的生理基礎
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人腦結構的復雜性和組
織的嚴密性,決定了它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好比是人體的司令部)
【介紹】人腦的復雜結構
人腦由小腦、腦干、間腦、后腦、大腦等組成,約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大腦是最高級的部位。大腦分成左右兩半球,表面覆蓋厚2-3毫米的大腦皮層,上面購回密布,皮層上的140億個神經細胞可以儲存1000萬億信息量。大腦皮層有許多功能區:視區、聽區、運動區、語言區,這些功能區分工協作,形成復雜的神經網絡,并同全身各個器官相聯系,接受體內外的信號,進行分析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