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思維的奧妙
(2)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求我們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這是我們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和依據。
◇課堂探究:(1)該地區是針對什么來制定自己的發展戰略的?
(2)如果你是這個地區的負責人,你會根據什么來制定你所管轄地區的經濟發展政策?
◇探究提示:(1)該地區在制定發展戰略時,堅持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客觀要求,從本地客觀實際出發,制定出符合客觀情況的政策,促進了本地經濟的發展。
(2)①根據該地風景秀麗、四季如春的實際,發展旅游事業。②根據該地屬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民族特色文化,帶動旅游業發展。③根據風景秀麗,但資源貧乏、基礎產業薄弱,發展綠色經濟產業。④根據該地地處邊陲,發展邊境貿易。
(3)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4)反對錯誤觀點: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課堂練習:據報載:某地幾年前耗資上百萬元修建的噴灌工程,由于脫離當地實際幾乎成了擺設,當地百姓稱之為“廢品工程”。這一材料說明( )
a.意識對事物的發展都具有阻礙作用 b.農民不懂得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c.主觀背離客觀的主觀唯心主義做法最終是要失敗的
d只有正確意識才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答案:c 解析:意識無論正確與否,都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但作用是不同的,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消極的阻礙作用,故a、d項說法錯誤。b項說法錯誤,舍去。題中反映某地修建的噴灌工程成為“廢品工程”的主要原因是“脫離當地實際”,即主觀背離客觀,故應選c。
本課小結:
本課從意識的含義人手,講解了意識的含義和能動作用兩大意識誰是第一性的問題,二是物質和意識有沒有統一性的問題。因此,要樹立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正確的可知論,就必須要明確意識的本質和意識的作用,明確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而學習哲學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學會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因此,要認真學習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本課板書設計: